- 誤讀全書
- 蕭蕭樹
- 1670字
- 2021-01-14 17:02:08
布蘭登·布雷默
2005年,布蘭登·布雷默自殺,只有14歲。
他是一個公認的天才,3歲時便可以彈奏鋼琴,5歲時接受比奈標準智商測試達到驚人的187。11歲時,被科羅拉多州立大學錄取,并開始音樂事業(yè),作曲、灌唱片。
他的感知與常人不同,他能知道世界更深層的結構,他的音樂,那張名為《元素》的唱片中,人們所感知的不只是音樂,還有另一些深層的荒涼,源自對于維度認知的局限,對宇宙中思維元素的隔膜,布雷默制作音樂,是想觸摸到那層隔膜之外的東西。
是那張唱片讓你自殺嗎?我問他。
唱片?不,它們幾乎很少源于構思,仿佛自然產生于我的大腦中,他說,但的確有一些部分,神奇般地出現(xiàn)后,我便試圖去理解,就像試圖理解我自己。
你理解了嗎?我問。
不,遠遠沒有,那似乎是一種額外的感知,是失誤之中保留下的奇跡。
什么失誤?我問。
你相信上帝嗎,或者是造物主之類的,其實在他創(chuàng)造的時候便用一種幾乎完美的編碼控制我們的生命信息,人是來探索和傳遞知識的,但是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生命信息的傳遞和復制極其復雜,因而,再厲害的程序員也難免犯錯,造物者的目的是創(chuàng)造完美生命體以及它生生不息的復制者,而知識則靠人的活動積累和傳播。
完美生命體是什么?我問。
是理想狀態(tài)下的人,他們擁有極高的知覺和感知力,可以感知自己的生命刻度。這一點至關重要,死亡是所有生命的歸宿,但人類總會忘記它。沒有死亡感的人會變得恐怖,被生存的欲望控制,但完美生命體則不會。除非意外的物理損傷,他們的生命長度都是相同的,每個人大腦中都有一個刻度表般的構造,而只有完美生命體可以聽到它的聲音,它提醒那些不同的人時時將生命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中,去發(fā)現(xiàn)美和真理,他們不會有時間關心微不足道的東西。
人已經不是如此了,我說,大多數人不會去關注你所思考的問題。
因此人不完美,人類有許多丑惡,他說。
我知道,布蘭登,這個卷發(fā)的帥氣的年輕人肯定是那種完美生命體了。
還有什么不同?我問,如果僅僅是時刻感知死亡,難道不也是一種消極的生活嗎?
不,不僅是時間上的死亡,任何感知對于完美生命體都有精準的刻度。他說,我跟你講講那天的故事吧,就是我自殺的前一天,我從錄音棚出來,突然聽到一個聲音,來自大腦中的刻度表,或者,來自真正的造物者,但我知道,別的人無法接收這個信息,那是對我們這一代人感知力消亡時間的報道,同一批完美生命體都會接收這個消息,我因此知道,我們的視覺還有十年,心靈感知還有三年的期限,而如果失去這些能力,我們便與死亡無異。
時間還不算短,我說。
是的,但也并不多,他說,我還知道一件事,當完美生命體在地球上徹底消失后,造物者就會毀滅地球。
地球上有多少完美生命體?我問。
曾經幾乎所有的新生兒都是,但隨著生活的改變,許多人喪失了那種感知能力。現(xiàn)在,隨著遺傳信息突變的增加和整個人類社會的變遷,成年的完美生命體呈指數級減少,目前,大概只有不到一萬人,他們幾乎都是科學家、哲學家和藝術家。
這么少,那對于人類豈不每一個都非常珍貴,可你為何還要自殺?我問。
每個完美生命體選擇不同的傳承生命的方式,我很早便知道,自殺并不會破壞我的感知,那些信息在永恒的宇宙中從未消失,正如回蕩在茫茫太空的元素。而我只是不想被人類社會破壞,14歲,我看到了世界的樣子,如果我的肉體繼續(xù)存在下去,我感知力的剩余時間也許會急速減少。而現(xiàn)在,我將自己的感知寫入音樂,人們聽到后會或多或少地重新理解那些我們感知的美好和真理,那些東西依舊在傳遞著。而我也并未死去,我會像電磁波一樣傳遞我的信息給人類,更何況,我還把身體的部分捐給了兩個孩子,他們也許會完美。
我不知該怎么說,我理解不了他的思想,但他的音樂的確感動了我,而他也的確沒有死去。我嘆了口氣,看著他,他似乎有什么疑問。
我是怎么死去的?他終于問我,在我決定死去的時候,我的感知就不會記錄后面的故事了。
用手槍,你朝自己的腦袋開了一槍,跟很多天才一樣,我說,你的父母很悲傷。
我知道,但我早已告訴他們,無論發(fā)生什么,我都會愛他們,而我也會時時回到他們身邊,他平靜地說。然后他走進人群,消失了,沒有人再看到他,他成為了人類大腦中的聲音,去傳遞他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