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存儲器”之問題抽象:四大數據結構原語

春秋時期,“齊國公司”“董事長”齊桓公任命管仲為“CEO”,定下富國強兵、徐圖霸業的“企業愿景”,以及“兩步走”戰略,一是國強民富、企業成功,二是稱霸中國成為“行業領袖”。

管仲推薦了與自己治國理念相同的五位“副總裁”,隰朋、寧戚、王子城父、賓胥無、東郭牙,改組了核心領導班子及“齊國公司”的治理結構(一命:觀念與組織創新)。

業務層面,管仲把齊國分為21個縣鄉,主營兩大業務,其中15個繼續以農為本(守正:現有業務運營);6個利用齊國瀕海之利(三風水:知地善用),生產創新產品食鹽(“官山?!保?,兼產陶器、紡織等工商新產品(出奇:創新業務開拓),行銷各國。

“農業+工商業”的業務奇正組合,以及支撐的二元體制機制的創新使齊國迅速崛起為春秋首霸,管仲再打出“尊王攘夷”的口號(二運:審時任勢),最后“九合諸戎,一匡天下”。

管仲案例高度囊括了企業面臨的經營與環境約束。虛擬機“存儲器”對之進行結構化抽象,結果為四大數據結構原語,即“天地人”“上中下”“左中右”“前中后”。

第一,環境約束原語“天地人”。不妨套用傳統口訣“一命二運三風水”,亦即“人和”“天時”與“地利”,或簡稱“天地人”,如圖4-1所示。其中,“一命”是主導創始人或統帥的觀念與稟賦約束,“二運”是時代約束;“三風水”是地利約束。而創始人所創立的企業系統,則是資源與能力的約束。企業經營的所有業務從數學上可抽象為兩類:一類是現有業務的運營,或曰“守正”;一類是創新業務的開拓,或曰“出奇”。細節會在第五部分展開。

圖4-1 環境約束的結構化抽象——“天地人”或“一命二運三風水”

經營層面按關注點分離的原則,切割為三組原語共九大基礎創新,如圖4-2所示。

圖4-2 經營的“接口”:三大原語

第二,經營原語“上中下”——人類的行為過程模型。在本書第8章該模型被設為第一工具,具體內容會在第六部分敘述。其中:“形而上”是觀念,一切創新始于思想解放與觀念創新;“樞而中”是結構,包括戰略、商業模式、公司治理等;“形而下”則是器物層面的資源、能力、組織與過程等。

第三,經營原語“左中右”——創新的實體關系模型。在本書第9章該模型被設為第二工具,具體內容將在第七部分展開。其中,“左”是行業極的生產者,采用技術推動;“右”是市場極的消費者,采用需求拉動;一切創新創造則落地于“中”間的產品,即由產品驅動,而一切產品均包含服務、體驗與設計。

第四,經營原語“前中后”——企業運營的三端流程。這部分內容會在第八部分展開。三端流程分別為:作為“前端輸入參數”的內容、原材料采購、供應鏈等創新;作為“中端處理參數”的生產、制造、運營、工藝、業務系統等創新;作為“后端輸出結果”的品牌、營銷、銷售、物流、售后、客服等創新。

“半面”視圖——以感性的藝術形式把握創新創造的無限絕對

基于多年詩詞創作的直覺,我想為方法論體系創構一種美的感性藝術形式。這種形式既能把創新創造的各要素及其關系整合于一身,又能傳神地表達創新創造的本質特征,如此則是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藝術美。經過三個版本的迭代,形成了由“半”字和“面”字(將第二筆畫的“撇”改為“豎”,進行對稱處理)創構的“半面”視圖。

(一)藝術形式要整合創新創造的要素與關系邏輯

通過否定之否定來思考創新切入的視角,就是圖4-3(a)的“半”字,其中“第一鏈”就是圖4-2的行業鏈九大創新,是對當前業務狀態下企業價值鏈的抽象,是已建構好的“格局”,此外還有其他的創新視角嗎?

●第二鏈是對本行業的否構?!安蛔R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個行業的老生常談可能是另一行業的驚人洞見,借鑒勢差,他石功玉,命名為“行差鏈”。

●第三鏈是對前兩者的否構,前兩者都著眼于行業和實體經濟,求反則是虛擬經濟的金融維度,命名為“產融鏈”。當然,產業為本,金融為器。

●第四鏈是對前述三者的否構,即“跨界鏈”。其一是“仍在五行內”的在場跨界,將不同文明文化、學科領域、各行各業各自為營的概念、技術、產品等相互關聯。其二是“跳出三界外”,進行在場的現實與不在場的想象之間的跨界。

●第五鏈是再對前述四者的否構。前述四者均是立足于系統或子系統視角,要素層面呢?把創新創造的各類屬性匯總——原創還是模仿,漸進式還是顛覆式,封閉式還是開放式,降低成本還是提升價值,市場驅動還是政府影響,正向、逆向還是全球整合等——命名為“屬性鏈”,它是每一類創新都具有的要素屬性。

圖4-3 (a)“半面創新”具象:“半”為創新切入的視角

圖4-3 (b)“半面創新”具象:“面”為思考創造的框架

圖4-3(b)是“面”字的具象創造,它是對“左中右”——創新的實體關系模型的否定之否定。行業(第2極)是生產者的集合,對行業的“自我”否定則是競爭;當然,行業最大的對手其實是自己,或曰“自否定”。市場(第1極)是消費者的集合,對它的否定有兩種:一種是在社會層面,稱為非用戶;一種是在社會的對立面,即大自然,因為這個模型還須囊括學術與藝術創造。于是這二極世界共同創構為一個創新創造的時空格局。

然而,創造的生發常常來自第3極時空,其對此前時空格局的否定,一是在任意維度——不同文化、不同領域、不同階層的異質化的人的交流、協作而觸發新創意,代表一種開放接口的價值網絡;二是在于此前都是理性的建構,而哈耶克指出理性具有“致命的自負”,它是文化進化的產物而非向導,人類不可能以理性預設良好的體制機制,其進化具有自發的秩序,所以“面”字上部的一“橫”,也是對理性自負“橫加其上”的警惕與干涉。

(二)藝術形式要反映創新創造的內涵——陰陽交合、相反相成的無限可能

首先,“半”“面”各自的美,反映了大自然的簡單與對稱和諧。其次,兩字之間象形出陰陽交合、相反相成的創生本質,即“半”呈陽態而“面”具陰相。最后,合在一起的“半面創新”則表征了創新創造的多樣性與復雜性是由原子“半面”構件通過組合拼裝而達到“全面”的。細節將在第12章從哲學層面闡述。

如此一來,構成大型軟件系統的三層架構確立了。這三層分別為:表示層,即半面模型,它們是創新創造者的操作界面;中間層,即業務邏輯層,即下一章將展開的創新算法“起、承、轉、合、跨、否、重”;數據層,即創新的結果集合。

人類創新創造領域歸總:求真、求善、求美

最后強調一下,四大數據結構原語及“半”字與“面”字模型雖是從企業經營中抽象出來的,但同樣可用于學術和藝術創造。我在《創經:人類創新主脈與結構之演進邏輯》一書中,將人類創新創造的各大領域加以總結,并以半面模型分類歸總,如圖4-4所示。本書外篇將重點闡述圖中的商業創新部分,補篇一示范學術創造,補篇二示范藝術創造。

圖4-4 人類創新創造領域總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泉市| 什邡市| 遂平县| 隆安县| 阿合奇县| 红桥区| 昌吉市| 新沂市| 沁源县| 璧山县| 临澧县| 上林县| 锦州市| 邵阳县| 漯河市| 肥东县| 孟州市| 来宾市| 南陵县| 怀集县| 奇台县| 谷城县| 筠连县| 诏安县| 金秀| 广汉市| 崇礼县| 淅川县| 石阡县| 西盟| 遂平县| 庄浪县| 九台市| 高密市| 堆龙德庆县| 蒙阴县| 青龙| 锦州市| 旬阳县| 锡林郭勒盟| 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