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情緒管理的本質是在理解和完全接納自己情緒的前提下,能夠理性地思考和控制自己的行為。
談到情緒管理,人們常有兩個根深蒂固的誤解:
一、情緒管理只是負面情緒的管理。
人們只有在產生焦慮、憤怒、躁狂等情緒時才會想到需要管理自己的情緒。實際上,歡喜和憤怒其實是情緒的“一體兩面”——我們需要管理的是情緒這一整套系統——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狂喜,那你同樣也控制不了自己的狂怒。
二、情緒管理等同于情緒“壓制”。
有不少人將情緒管理理解為怎樣將自己的情緒“壓”住。不少人在找我咨詢情緒問題時,他們希望我能夠告訴他們,當他們憤怒的時候該怎樣才能不憤怒,當他們悲傷的時候該怎樣才能不悲傷,當他們焦慮的時候該怎樣才能不焦慮……
他們想要的是一種外在的、可以將他們自身的負面情緒“打敗”的力量,或是希望能夠有一種方法將他們的負面情緒徹底消除掉。
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只要讓情緒消失,或是將情緒死死地“摁”住,情緒就會乖乖聽話了。
但實際卻是,情緒管理如同治水一般,水是不可能憑空消失的,也更不可能被永久地堵住。情緒既然存在,那么在它存在的時候,我們就沒有任何辦法讓它消失;情緒系統是人體的生理系統與認知系統交叉結合而成的,你根本無法壓制它。
所有被你拒絕、逃避、壓抑的情緒,最終都會到達情緒抑制的閾值,然后以一種更加猛烈、更具破壞性的方式爆發出來。
所以,我在一開始就說,情緒管理的本質,其實是在理解和完全接納自己情緒的前提下,依舊能夠理性地思考和控制自己的行動。
注意,這里不是讓你用理性“壓制”你的情緒,而是在理性層面上擺脫情緒對你的影響。
由此,我們才能夠找到情緒管理的根本目的——不讓情緒影響自我決策。
這句話意味著,學習情緒管理不是為了讓你逃避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也不是為了讓你能夠不再產生某種情緒。
無論你產生了多么糟糕的情緒,情緒本身都不是問題的根本。
因為情緒系統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你的各種情緒都只是自身各種內在反應的先發信號。
所以,真正困擾你的,真正令你覺得糟糕的并不是你的情緒,而是情緒帶給你的感受,以及你對情緒的負面理解。
02
基于以上對“情緒”的認識,我們接著繼續討論如何管理情緒。
第一,正視并感受你的情緒。
絕大多數的“情緒問題”之所以會成為“問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們對于自身情緒的刻意壓制。
也就是說,情緒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情緒,而在于刻意壓制。
比如說,你是一個國王,傳令官來匯報:敵人把王后搶走了,你當然會很苦惱。
那么令你苦惱的是什么呢?
是敵人搶走了王后這個具體的事件,而不是傳令官向你匯報了這件事,對不對?
同樣的,對于我們的情緒而言,情緒就相當于那個傳令官,它的作用就是“提醒”。情緒的提醒作用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對外界異常的提醒,二是對內在異常的提醒。
比如,當老板黑著臉把你叫到他的辦公室的時候,你會感到對危險的恐懼情緒,這是對外界異常的提醒。
又比如,當你在看一篇文章寫到“工資低不配有女朋友”時,你感到憤怒,這是對你內在異常的提醒,因為你的憤怒其實反映了你將自己認定成了一個“工資低的人”,并且,你在戀愛方面也有過失敗的經歷。
雖然這篇文章說的不一定是你,但卻挑起了你內在的、潛意識中的一些創傷或者不愉快經歷。
情緒之所以難以管理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這里——我們的內心世界和內在感受會與外在的現實世界相互作用,我們產生的情緒往往都是外界和內在因素摻雜在一起的。
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往往會在情緒面前手足無措,尤其是當一些情景引起我們內在創傷時,我們是絕不會承認那些創傷的。同時,為了逃避面對自己,我們會讓自己被情緒控制。
既然如此,情緒對你提醒的目的是什么?
情緒提醒你,是為了讓你能夠去解決產生的問題,而不是令你糾結于情緒本身。
而“刻意壓制”就好比傳令官告訴你敵人把王后抓走了,你不去捉敵人,而是不停地懲罰傳令官,或是強迫傳令官告訴你王后沒被抓走。
我們不愿意面對現實,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于是情緒就成了一個用來逃避真正問題的借口。
我們甚至可以認為情緒管理能力差的人,基本上都是自我接納程度較低的人。
因為,刻意壓制導致你無法面對真正的問題,問題自然就遲遲不能得到解決。于是,你的情緒便會一直不停地提醒著你,而你的情緒就變得越來越“暴烈”,直至這些情緒——你的焦慮、不安、憤怒,將會全面爆發。
自此,我們便知道了,情緒管理的第一步就在于面對、理解和接受你的情緒。
你要意識到情緒并不是你的敵人,你的痛苦不是情緒帶給你的,而是基于你的認知系統,你的思維習慣,你久而久之形成的對于外部事件的自發性反應。
所以,你首先要面對自己的情緒,沒錯,你的確在憤怒,你的確在悲傷,你的確很不安……但那又怎樣呢,你還是得接受它。
這個接受意味著全然地體會和感受你的情緒。
體會和感受情緒的過程,就是情緒不被隨意驅使的過程。
我們的情緒之所以會令我們做出不好的行為,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們放棄了對自己的控制,任由情緒控制我們。
比如說當你憤怒時,你的大腦根本什么都想不了,你滿腦子都是令你憤怒的人或事,以及將其毀滅的破壞欲。
這個時候,體會和感受情緒就意味著“你”要爭奪對自己的控制權,當情緒成客體而存在,它便無法再控制你。
當你感受和體會你的情緒時,就意味著你與你自己的情緒分離了,你在感受和體會著它,而不是情緒變成了你。
對于一些來找我做情緒問題咨詢的人,我最后都會建議他們做“體會練習”。
所謂體會練習,就是練習面對你的負面感受,在體會它的過程中逐漸地切斷情緒和自我認知及決策系統之間的聯系。
而且,當你能夠體會和感受自己的情緒時,你會發現你的情緒好像瞬間消失了。
當然,我們的情緒系統和傳令官有著很大的區別,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我們的情緒系統“太傻”,它經常會報錯信號,所以我們還要進行下一步。
03
第二,分析你的情緒。
人有兩套思維系統:
一套是自動化思維,即在千萬年的進化過程和個人成長過程中形成的無意識的條件反射。比如,敲你的膝蓋,你會下意識地踢腿;看到心儀的異性,你會下意識地衡量她或他是否符合自己的“心動標準”,等等。
另外一套是理性思維,也就是你對事物進行客觀思考,然后再做決定的行為。
這兩套思維系統在生活中交替影響著我們,而情緒屬于前者,即情緒是一種自動化思維過程。
情緒系統有它自己的一套信息處理機制,這種機制會和你的認知能力自動對接。
比如,你認為蝙蝠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于是見到蝙蝠后就會害怕。
比如,你認為你老公不回你的消息就是不愛你了,所以你沒收到他的回復就會覺得很擔心。
問題就出在這里——情緒只會按照我們自身認知系統的標準做出反應,而我們每個人的認知系統中又有許多不合理的信念。
比如,戀人不回你消息就是不愛你了,別人和你持不同的觀點時就是傻瓜,服務人員沒對你說敬語“您”就是看不起你,等等,我們每個人都有著太多類似的不合理的觀念,而這些不合理的觀念,自然就會導致不合理的情緒。
我們為什么要分析自己的情緒呢?
因為,首先我們要確認從情緒系統中接收的提醒是否正確,然后才能決定如何去處理這些信息。
比如,傳令官告訴你王后被敵人抓走了,你首先要做的是驗證這件事的真實性,確定王后被抓是否屬實,如果不是真的,那你就要和傳令官溝通為什么會這樣認為?我們在分析自己的情緒時,也是同樣的道理。
先要弄清楚,我們究竟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情緒,是哪個人或哪件事令你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你的妻子和你說,我們單位的小劉又勤奮又能干,聽說上個月炒股賺了三十多萬!
你馬上就急眼了,他勤奮又能干,你怎么不跟著他過去啊!賺三十多萬就了不起?指不定哪天就賠個精光呢!
這個時候你就要分析:妻子的話為什么會令你憤怒?
那是因為妻子的話令你產生了你不如小劉的感覺,你認為妻子是在向你暗示,她對小劉產生了興趣,她認為你很沒用。
在這個時候,你首先要做的是確認你的想法是否合理。也許,你的妻子僅僅是隨口向你分享這件事,而你想多了。
更有可能的是你內心極度自卑,你很厭惡自己的懶惰、不求上進。而你妻子的這些話刺傷了你,刺傷了那個真實的、你一直不愿意面對的自己。
由此可見,唯有分析清楚情緒產生的原因,我們才能夠真正地解決問題。
04
第三,用理性思考。
情緒管理最終的目的,是令你能夠在情緒激動時切斷情緒對決策系統的影響,轉而理性地思考問題。
你能夠學會不管多么悲傷、多么憤怒、多么恐懼,你的行動和選擇都是由理性思維所做出的。
你能夠意識到情緒的激動和理智的決斷在本質上是兩回事,任何時候你的決策系統都將情緒因素隔絕在外,這才是情緒管理的真正目的。
就像一輛車上有兩個司機,理智司機負責掌舵,情緒司機負責偵查。
你以往的情況是,只要情緒司機發現任何風吹草動,你就馬上將方向盤從理智司機的手中奪過來。而情緒管理就是訓練你,無論遇到多么大危險,無論遇到怎樣緊急的情況,你都必須讓方向盤牢牢地握在理智司機的手中。你可以任由情緒司機瘋狂地大喊大叫,也絕不能讓他染指方向盤。
一方面,你要訓練你的理智思維,讓其始終掌控決策權;另一方面,你要不斷地完善你的情緒系統,令情緒系統不斷地調整對于現實情況的反應。同時,你也要不斷升級自己的認知系統,只有合理的認知,才能產生合理的情緒。
我們來總結一下,情緒管理的練習究竟有哪些具體、可操作的練習方法呢?
第一,情緒體會練習。
當你陷入情緒中時,要全然地感受和體會你的情緒。
第二,情緒分析練習。
分析和思考情緒形成的原因,最好能夠寫在紙上:
你現在的情緒和感受是怎樣的?
令你產生這種情緒的誘因是什么?
使你產生這種情緒的事、人或話給了你怎樣的感覺?令你產生了怎樣的信念?
這些信念是否合理?
第三,理智思維練習。
每一次情緒激動的時候,你都可以設想你的大腦現在就像一座宮殿,坐在正中間的是你的理智國王,旁邊喋喋不休的是你的情緒傳令官,你將情緒傳令官趕出了大殿。于是,你的頭腦被理智充滿,當你思考的時候,你要有意識地將情緒、情感等因素排除在外。
需要提醒的是,情緒管理是一件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養成的習慣,你必須從現在起就樹立一個長遠的目標。
在自我提升的道路上,最忌諱的就是想立刻得到反饋,并馬上開始改變。
在教給你情緒管理的方法后,我還要告訴你,你要按這個方法練習至少兩年時間,才能夠隨心所欲地掌控情緒,而不被其輕易影響。
這意味著,在你開始做這個練習的兩年內,你都不大可能達到理想的狀態。
很可能,只有在承受了兩年的枯燥練習之后,你才能獲得對自己情緒的永久掌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