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低谷期,我們該如何與痛苦相處?

不久前,一個同事在社交網站上曬出了一張自己的照片,并配文:“準備開學啦,有點兒緊張。”照片中的她,一襲清純的學生裝扮,白衣長發,回眸嫣然,神采飛揚。

和男友分手之后,她一夜之間清空微博,只在朋友圈留下一句:壞事總會發生。之后便沉寂了很久。

被交往10年的男友欺騙、劈腿,男友還和別人有了孩子,這對于一個美麗、優秀、自信的女人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這段沉寂中經歷了怎樣的痛苦和煎熬,想必只有她自己才清楚。但令人欣慰的是,從她更新的狀態來看,她從這段陰影中走出來了——她用一紙北大碩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瀟灑地開啟了嶄新的人生旅程。

生而為人,我們都免不了經歷痛苦,而如何面對痛苦,將決定你成為怎樣的人。

01 沉溺痛苦,因為享受痛苦

同樣是遭遇感情創傷,朋友小蕓卻遲遲走不出來。

從發現老公變心開始,小蕓就日日以淚洗面,離婚鬧了一年多,她想盡辦法挽留,然而老公還是決心離開。整個過程傷心、傷神,也傷身,小蕓元氣損耗過度,整個人暴瘦了20斤。

本以為最終的離婚對小蕓來說是一種解脫,可她從此一蹶不振,郁郁寡歡,幾個月前還檢查出了中度抑郁。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是個命苦的女人。”

當我告訴她,她現在的狀態可能是潛意識自愿選擇的時候,她完全不能接受:“人人都渴望幸福快樂,怎會有人愿意沉溺于痛苦呢?我不會這么傻的。”

確實,痛苦令人受盡折磨,苦不堪言。為了保護人的正常生存,大腦甚至發展出了對應的防御功能:快速忘記事情最痛苦的部分。比如,很多人失戀后,心碎的時刻忘得很快,回憶起的都是曾經的甜蜜時光;親人離世,睹物思人的時候,想起的也是曾經相處的快樂;女人在生產后,甚至會忘記高達十級的分娩痛苦。正常狀態下,痛苦來了,停留一會兒,事過境遷之后,在復原力作用下,就會離開。

如果有人一直沉浸其中無法自拔,是因為他在不斷地反芻,享受痛苦帶來的好處。

這種人以受害者自居,一邊吸引更多的關注和同情,一邊逃避自我成長:我都已經這么慘了,你還要我怎樣?

“原生家庭”理論流行之后,很多年輕人都把鍋甩給了父母,豆瓣上甚至有個“父母皆禍害”的小組,他們把很久之前父母對自己造成的痛苦挖出來,一邊咀嚼,一邊抱怨,甚至不惜決裂:我自卑、孤僻、缺愛、缺錢、缺安全感,混得不像個人樣,全是你們害的!他們把責任推得干干凈凈,自己則繼續躲起來,縮成一團,拒絕成長。

對于自我能量缺乏的人而言,現在的狀態再差,也是熟悉的、安全的,而改變才是可怕的、痛苦的。

“全世界只有我最痛苦”,是一種自戀滿足。

無論是最“好”還是最“壞”,都意味著獨一無二、有著特殊的對待,這種“特別”能讓人產生自我價值感。小蕓就認為,她是最不幸的女人。可是,天下沒有定制的痛苦,她只是選擇用這種方式屏蔽別人的苦難,專心反芻自己的痛苦。

02 把陰影留在身后

浸泡在痛苦里的人,在享受痛苦保護的同時,也要付出代價。選擇只看見事物的陰暗面,就會錯過它美好的一面:咒罵著原生家庭的,可能只看到了父母曾經的過失,卻看不見父母的恩情;在感情里遭受過創傷的,也許只記得對方帶來的傷害,卻不記得愛情的美好;經歷過天災人禍的,只會抱怨老天的不公,卻想不起人生也曾被幸運眷顧過。

痛苦越咀嚼,越有味。不斷放大的情緒讓意識范圍變得狹窄,人無法看清事情的全貌,就容易走上極端。

小蕓告訴我,她好像被命運掐住了脖子,只能在痛苦的泥沼中掙扎,卻越陷越深。我說:“也許是你看不到還有其他的選擇,所以拱手讓出了自由。”

有網友分享自己的經歷:當初與前妻的離婚奪子大戰,各種狗血劇情將自己硬生生折騰成了一個頹廢邋遢的中年大叔。

他帶著一身傷,消失在大家眼里,低迷了很久。花了一些時間舔舐傷口后,他選擇從痛苦中涅槃,瀟灑歸來。經過沉淀的他,用痛苦贈予的靈感塑造了一個張力十足的劇本,完成了職業轉型,成功打開了新事業的大門。

另一位網友則飽受原生家庭之痛:她從小不被父母待見,受盡了冷落和委屈。長大后從事銷售工作,事業如日中天,卻在生病急需手術時,儲蓄被母親席卷一空。好不容易借錢治好病,剛想重新發展事業,父母卻為了錢故意造謠她私生活混亂,將她的事業毀于一旦。

一連串來自至親的打擊,足以讓她懷疑人生,她也完全可以將事業失敗、人生坎坷歸咎于父母,從此自暴自棄,但她選擇了放下一切,一邊自我療愈,一邊積蓄力量,再一次重新開始。五年之后,她開了自己的公司,狀態比從前更平和、飽滿,事業經營得風生水起。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說:“若不能把痛苦與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實我仍在獄中。”

不要被痛苦囚禁了自由,向著遠方的光明奔跑,把痛苦的陰影留在身后,人生下半場,一切仍大有可為。

03 穿越痛苦的姿態

走吧,走吧,人生難免經歷苦痛掙扎。滯留在痛苦中,猶如被毒液浸泡的花,無法活出生命力,只有穿越痛苦,才能收獲生命贈予的珍貴禮物。

低谷時期,我們該如何與痛苦相處?

①覺察

痛苦與其他情緒一樣,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有生也有滅。

當它呼嘯而來的時候,給它一些時間,看見它、接納它、放下它。但是如果長時間地沉溺其中,就需要自我覺察:究竟是痛苦周期真有這么長、這么難挨,還是自己缺乏改變的勇氣和力量,自愿選擇留在痛苦中?

②停止反芻

如果覺察到自己正在強迫性回憶,不斷地喂養痛苦,滋養它成長,那么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停止反芻。

你可以做一些有意義的行為來調整注意力,比如宣泄和表達。

臺灣知名作家羅蘭曾說:“我會在痛苦還沒有消失的時候,把眼淚化成詩歌或者故事。而痛苦就在我打算把它寫成故事的那一刻,離開了現實,終于淡去,離遠了。”

除了寫作,還可以畫畫、寫字、彈琴、唱歌、舞蹈,任何一種表達都可以把那些不能言說的復雜感受條理化、意識化,打個包,從心底深處遞送上來。

處理好了痛苦的情緒,自我的力量就會釋放出來,這便是療愈。比如做一些與未來相關的事:制作一份旅行計劃,訂一張偶像的演唱會門票,完成一項手頭的工作……這份預定的滿足和快樂,會把你從回憶的沼澤里拉出來,送向充滿期待的未來。

當然,你還可以尋求其他人的支持,借一些力量來自我滋養,走出深淵。

③反思和成長

當你真的穿越痛苦之后,將擁有更宏大、整合的視角來看待曾經發生過的一切,痛苦給予的經驗和反思將作為一份饋贈融入你的生命。而此時,你才能真正領悟痛苦的意義。

華晨宇唱道:“開始仰望未來,傷疤就丟給回憶吧,放下才得到更好啊。”愿我們都能從痛苦中穿行而過,重新擁有發光的人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州市| 上饶县| 惠州市| 萨嘎县| 桦甸市| 固镇县| 昌邑市| 安国市| 绥宁县| 乌什县| 宝山区| 沾化县| 德令哈市| 新郑市| 平顶山市| 红原县| 台北县| 精河县| 福海县| 南溪县| 澄江县| 老河口市| 泰州市| 白城市| 应用必备| 扎赉特旗| 建水县| 汝城县| 武城县| 崇明县| 九龙坡区| 金寨县| 措勤县| 玉田县| 安顺市| 红安县| 扬中市| 莱西市| 黎城县| 永昌县| 盱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