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天上的彗星和人間的政治
光緒七、八年清廷朝野對異常天象的反應

1881年出現的彗星

光緒七年(1881)五月,軍機大臣左宗棠奉旨察閱北京周邊地區水利狀況。他出京去涿州,二十三日抵達天津,會見多年未見的老對頭、直隸總督李鴻章。兩人把盞言歡,似乎從前種種齟齬,都付笑談揮去。二十五日分手,左宗棠乘舟沿大清河西去,二十七日抵趙北口。二十八日(1881年6月24日)清晨,在換轎返回涿州的路上,忽然看到一顆明亮的彗星自北指南,劃破寧靜的天際。

我們今天知道,彗星是星際間物質,是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天體。當彗星離太陽較遠時,只有一個暗而冷的彗核,當它接近太陽的時候,才在太陽引力的作用下,由頭部噴出物質,形成彗尾。英文Comet,是由希臘文演變而來的,意思是“尾巴”或“毛發”,也有“長發星”的含義。而中文的“彗”字,則代表“掃帚”。由于古人對彗星缺乏科學理解,作為一種異常天象,彗星往往被暗示著兵災、饑荒,或者重要人物死亡、國家動亂,也預示上天對人間帝王施政行為的警示。正因這種神秘力量,每當一些持續時間較長的彗星出現后,必然引起統治階層的高度關注和敬畏。左宗棠后來把這個觀察寫信告訴李鴻章,并說:“占者言人人殊。特詔修省,以儆天戒,想熒惑退舍,亦不遠矣。”(1)

住在北京的人們,觀察到這顆彗星是在次日。張之洞說:“二十九日夜間,彗星見于參、井之分。”(2)(參、井為二十八宿中的星名)六月初一日,翁同龢在日記中寫道:“破曉醇邸書來,云彗星見于西,其光可駭,蓋家人輩亦于是夕亥初見之矣。”顯然,醇親王奕也將彗星的出現視作大事,漏夜寫信與翁師傅溝通情況。初二日,翁同龢繼續記錄:“亥初彗星見于西北,其光白,長丈余,乍明乍晦,因有云氣也。北斗直北,約在井宿分,恨窺天不識耳,悶甚愁甚。”他向光緒帝反復陳說“星變可畏,上意悚然”。(3)

彗星拖著長長的尾巴每天都在天穹出現,引起國家上層廣泛的不安和焦慮。初四日,翁同龢發現,慈禧太后“因星變兢惕,串涼熱,痰中血沫,筋骨軟,健忘更甚”。(4)初七日,翁同龢在李鴻藻家,聽到來自天津的訪客劉文錦講,彗星已入紫微,光指北極,不由“中懷如搗”。他還記載貝勒奕劻說,街上路人聚觀天象,流傳著各種謠言,“聞之心悸”。(5)

李鴻章的幕僚薛福成也觀察到彗星。他在十一日日記中寫道:

五月廿八、九夜,彗星見于北方,光芒約長二丈內外,在紫微垣西北內階、八谷之間,其余芒似已射入垣內。厥后連夕陰云遮蔽,至初七日夜,則見彗星已移入垣內,長不過三四尺,與右垣上衛一星相近,其芒尾所指約在勾陳、天樞之間。若以甘、石家言占之,或宮門內有變,或近臣有災,或后宮有憂,三者或有其一,應在一半年內。(6)

六月初九日,清廷發布上諭:

數日以來,彗星見于北方,仰維上天示警,祗懼實深。方今時事多艱,民生未遂,我君臣惟有交相儆惕,修德省愆,以冀感召祥和,乂安黎庶。爾在廷諸臣,其各勉勤職守,力除因循積習,竭誠匡弼,共濟艱難。各省封疆大吏,務當實事求是,認真整頓,訪察閭閻疾苦,盡心撫綏,庶幾日臻上理,用副朝廷恐懼修省,應天以實,不以文至意。(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高县| 安图县| 云龙县| 丹寨县| 城步| 黔南| 易门县| 盐池县| 临泽县| 纳雍县| 屏山县| 湘乡市| 武平县| 平乡县| 化德县| 怀仁县| 基隆市| 柘城县| 安丘市| 温泉县| 广元市| 霞浦县| 江安县| 石楼县| 邵阳县| 新竹县| 青浦区| 汨罗市| 曲水县| 南部县| 黔西县| 乌鲁木齐市| 黔西县| 西吉县| 榆中县| 镇宁| 肃北| 太保市| 石楼县| 曲周县| 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