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自我心理調適技巧100問
- 劉明主編 徐佳 榮濤 劉雨佳副主編
- 1859字
- 2021-08-20 16:08:48
十三、自我心理調適方法

97.什么是放松訓練?包括哪些方法?
放松訓練是指通過意識控制使肌肉放松,同時間接地松弛緊張情緒,從而達到心理輕松的狀態,以達到降低機體喚醒水平,調整因緊張刺激而紊亂了的功能。要求環境安靜,避免干擾,溫度適中,光線柔和,舒適體位,衣著寬松。放松訓練包括深呼吸放松、肌肉放松及想象放松。可處理日常遇到的緊張恐懼、焦慮不安、憤怒等負性情緒。
(1)深呼吸放松訓練:深深吸進一口氣,保持一會兒(大約 15 秒),然后慢慢地把氣呼出來,越慢效果越好。反復深吸氣慢呼氣 10 分鐘。吸氣:緩慢地深深地吸氣,使胸部充滿空氣。屏住呼吸:“1、2、3、4、5……”呼氣:慢慢呼氣,讓氣流緩慢地從口中流出,呼出盡量多的氣,使肺活量降到最低處,覺得自己很放松,肩部、胸部、隔膜都放松了。呼氣的時候,想象緊張也從你的身體中流了出去。改善你的呼吸技術,放棄淺的胸腔呼吸、用口呼吸和換氣過度的呼吸方式,轉而多練習增加大腦和肌肉組織供氧量的腹式呼吸。
(2)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準備工作是拿掉或松開緊束身體的物品,舒服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雙眼微閉,排除雜念,意念集中,逐步緊張及放松身體各個肌群,讓肌肉體會緊張和放松的感覺。基本步驟如下:①集中精神,感受身體各個部位的放松;②吸氣時,緊繃肌肉,大約 5 秒鐘;③呼氣時,緩緩地放松肌肉,約 15 秒;④當一部分肌肉進行訓練時,盡量使其他肌肉保持放松。可以參照以下順序進行放松:優勢的手,前臂和肱二頭肌;非優勢的手,前臂和肱二頭肌,前額,眼,頸和咽喉部(雙臂向前,雙臂向后,聳肩),肩背部,胸,腹,臀部,大腿,小腿(腳尖向上,腳尖向下),腳(內收外展);⑤訓練過程中體會緊張與松弛時肌肉的差異,身體的每個部位分別做 2 次。
(3)想象放松:主要是通過想象放松情景來逐漸達到放松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想象出來的放松情景應該是自己曾經感受到放松的那些環境和地方,例如:草地、樹林、海灘、陽光等。要求放松身體,閉上雙眼,然后開始播放指導語(伴隨舒緩、中性的音樂),進而自主想象放松。身體放松時,負面思維會減少,心理上也就放松了。
98.什么是正念減壓法?包括哪些方法?
正念減壓法是一種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心理健康調適方法,是一種接納的、不評判的方式。它可以幫助個體以一個觀察者的身份觀察自己的內在,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接納自己,建立真實的身心連接,強調以一種“有目的的、非評判的、當下的”態度注意身體內外的體驗,活在當下,并將心理能量從消極思維中抽離出來,緩解情緒。常用的正念減壓法包括靜坐冥想、正念呼吸等。
(1)靜坐冥想:是正念訓練中核心技術之一,在進行冥想的過程中,個體有意識地、不回避、不加評價地覺察身體的各種感覺,從外部的感覺導向內部的感覺,感知四周的聲音,感知自己想法的升起、發展、變化,不進行任何評價,直至消失。
(2)正念呼吸(身體掃描):是正念訓練的主要方式之一。雙腳平放在地面,雙手放在大腿上,挺直脊背,肩膀放松,通過呼吸的方法,先把注意力放到腳上,從下到上,若注意力游移一次,就把它帶回來一次。吸氣時吸得越深越好,最好能“氣沉丹田”。“丹田”是中醫的說法,大約位于身體的肚臍下 4 個橫指的地方。將這種覺知逐漸擴展到全身,可以幫助我們的身體從緊繃狀態中舒緩下來。
99.什么是著陸技術?具體包括哪些技術?
當您感到焦慮或驚恐時,可以使用著陸技術,其核心是使人回到自己的身體,專注于平靜,從應激事件上暫時離開。著陸技術包括精神著陸、身體著陸、撫慰性著陸。
(1)精神著陸:環顧四周,并詳細描述周圍環境,例如:“我在火車上,我看見一些樹和一條河。”
(2)身體著陸:把雙手泡在冷水或溫水中(也可以是其他無害的、你喜歡撫觸的東西),重點是試著去感受這個物體,將注意力集中在它的觸感和溫度上。
(3)撫慰性著陸:對自己說些善意的話,比如“你會熬過去的”。想想你期待的事,比如見一個親密的朋友、進行一次旅行等。
著陸技術需要反復練習,練習越多,效果越好。
100.什么是安全屋技術?應該怎么做?
在內心構筑一個只屬于自己的不受任何外來人或者生物打擾的地方,一定強調是一個只屬于自己使用和支配的安全的環境,可以是熟悉的床、一個小院、一間小屋等。借用自己的視、聽、嗅、味、觸等多個感覺通道去回憶那張床、那個安全的小屋。在回憶的過程中,我們就已經在去感受那種休息、放松的感覺了。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在內心暗示自己:“我在那個地方是特別舒服的、安全的,而且那個地方是有邊界的、放松的。”去激發和喚起軀體的感受,讓身體充分放松休息后再重新恢復戰斗。
劉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