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心理診斷:101種心理異常揭秘
- 胡文婷
- 2091字
- 2021-08-20 16:08:11
序1
進入新世紀,特別是當今的新時代,社會飛速發展,信息傳播途徑多樣化,心理學也逐步走入各行各業及大眾日常生活中。但由于宣傳和教育的不足,社會大眾對心理學還普遍存在一些偏見或錯誤認識,有的人把心理學神秘化,認為學了心理學可以猜透別人心里想什么;也有的人以為心理學就是治療精神疾病的;還有不少人認為心理學主要是做心理咨詢。盡管不少人都有心理咨詢的需求,卻不主動尋求幫助,甚至對心理咨詢避而遠之;此外,許多人不了解心理問題是在發展變化中的,往往一刀切,要么認為自己沒有任何心理問題,要么把輕微的心理問題看得過于嚴重……因此,面向全社會開展心理學知識的普及是非常急迫的任務。
在建設和諧社會進程中,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國家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社會心理服務試點工作也在各地展開。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各個年齡群體各自面臨著不同的社會環境,承受相應的工作、學習、生活壓力,也通過自我調節、與他人溝通、參與社會生活等途徑不斷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提高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因此,在這經濟、文化、生態各領域飛速發展的新時代,人人都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調節方法,各類組織機構也要關注內部成員的心理健康,政府相關部門應做好統籌協調工作,從而真正將心理健康納入國民大健康體系中,為建設健康中國打好基礎。各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還需要著力做好社會心理服務工作,處理好人際矛盾,解決社會大眾普遍關注的現實問題,引導公眾形成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在這一進程之中,一方面需要專業人士的介入,特別是培育一大批具有專業資質的心理學工作者,另一方面,還有待于公眾心理科學素養的提升。
對于公眾的心理科學素養來說,應當涵蓋以下領域:(1)認識自我,即個體應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接納自我,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2)提高認知水平,根據工作、學習、生活的需要,提高自身在感知能力、注意力、記憶、思維等方面的認知水平,能夠與身份、年齡、職業及環境的要求相適應;(3)提高情緒調控能力,了解基本情緒,能夠合理表達情緒,提高情緒穩定性,克服消極情緒的影響等;(4)完善自身人格,在實踐中克服人格方面存在的不足,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5)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通過溝通,理性平和地處理好人際關系;(6)維護良好的家庭關系,做好在家庭中的角色分工,形成家庭內部的良好氛圍;(7)積極融入組織,組織文化的建設不光是靠組織的領導者和職能部門發揮作用,每個成員都應為組織文化的建設貢獻力量。(8)了解一般心理問題、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的不同,克服對心理問題的消極片面理解,能夠識別一般的心理問題,并能根據心理問題的輕重程度主動尋求幫助。
要提升公眾的心理科學素養,就需要有適合非專業人士的讀物,《自我心理診斷——101種心理異常揭秘》正是在這樣的現實需求下應運而生的。作者胡文婷有著豐富的心理咨詢、心理輔導、心理培訓等實踐經歷,并且努力提升自己的學術修養,考入了陜西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應用心理專業,獲得了碩士學位。在校期間就參加了對航空公司、地鐵運營公司等企業的員工幫助計劃項目,積累了大量的實踐案例,靈活應用心理學方法,開展了心理咨詢、心理測評、團體心理輔導、心理講座、新媒體宣傳等多種形式的心理服務工作,獲得了員工的好評,所參與完成的成果獲得了陜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三等獎。在工作之余,她發揮專業特長,將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所接觸的心理輔導案例加以系統梳理,根據提升公眾心理科學素養的需要,撰寫了這本書。通讀該書,我認為該書具有通俗易懂、科學性強、密切結合實踐的諸多優點,相信讀者們可以從中獲得很多啟發。
漢代枚乘所撰寫的漢賦《七發》,用寓言故事揭示了克服身心疾病需要從心理疏導入手的道理。故事中楚太子由于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病得很嚴重。吳客自薦為太子治病,先后提出了聽樂曲、吃美食、騎馬、游園、射獵、觀潮等六個建議,楚太子雖有所動,但是仍然托病不起。最后吳客建議太子“與智者言”,即讀書、求知、探索真理,楚太子聽后恍然大悟,一身冷汗后,病就好了。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也可以獲得對維護身心健康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如參加旅游活動、聽音樂、多運動、多讀書等。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新的休閑方式出現了,諸如欣賞影視、社交網絡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古代的休閑放松方式。而與智者言,其現代意義就是要多讀書,讀好書。然而,受網絡媒體和快餐文化的影響,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遠離了書本。如果我們長期這樣忽略了讀書對身心健康的積極作用,就像楚太子那樣,當心理“感冒”時找不到原因,靠吃藥、打針也不管用,其實從根本上是人的生活方式改變了,心理漸漸地出現了一些影響健康的癥狀,而自己還不能察覺。而現實中,確實有很多人在迷失自我、誤入歧途、茫然失措時,偶然聽到某些中肯的建議或讀了勸人積極向上的美文,茅塞頓開,心態轉變帶來了身體健康。這就是“與智者言”的魅力。
蘭繼軍博士
陜西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陜西省行為與認知神經科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