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自然存在辯證法

一、《一般自然史與天體理論》也是一部哲學著作

康德前期主要從事自然科學探索,但是也非常關注哲學研究。從中文版《康德著作全集》第一卷中可以看到,在11篇著作中只有一篇單純討論哲學問題。其余10篇是用來討論自然科學的,但都與哲學問題有密切聯系。它們往往以哲學原理作為一部分依據,對自然科學問題做出闡述與論證。其中《一般自然史與天體理論》一書卻被誤認為純粹的自然科學著作。實際上,它卻運用大量大量的天體與天體體系形成與運行的客觀事實,無可辯駁地論證了自然存在辯證法,極為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存在的本原,不僅彰顯了“存在是什么”,而且非常透徹地澄明了“存在是怎樣地存在”,因而稱譽這部著作為哲學著作并不過分。

第一,它從哲學理論上論證了宇宙的存在、大自然的運作與神明毫無關聯。雖然在18世紀中期的德國神權與政權專制主義仍然處于絕對統治地位,康德在這部著作中不得已作了一些妥協,但這只是表面文章,用于應付書報檢察機關而已。無論從總體上還是從根本上說,康德對神的統治是采取否定與抵制態度的,他曾經明確地指出:

“如果秩序井然且美好的世界結構只是服從其普遍運動規律的物質的一種結果,如果各種自然力的盲目機械性能從混沌中如此美妙地發展出來,并自動地達到如此的完善性,那么人們在觀察世界大廈之美時所得出的神話創造者的證明就完全失效了。大自然本身就夠了,神的統治是不必要的。”1

世界的存在并不是至高無上存在者創造的結果,世界的美好結構與至高無上智慧的設計無關。大自然的運動變化完全遵循它本身的普遍運動規律。康德甚至非常肯定地說道:“一種非神 的世俗智慧就會把信仰踩在腳下。”在近代哲學界能夠站出來從哲學理論上否定“上帝存在論”康德還是第一人。他為什么能夠這樣說,這樣做?

首先,他從自然科學研究中已經深刻地了解到,世界是物質的,而物質及其普遍運動規律是獨立存在與獨立起作用的。大自然的和諧、美、目的以及手段的完善關系都可以從物質的自然傾向本身得到說明,大自然與神明天意無關。人們能夠為世界結構的所有秩序發現自然的根據,這些自然根據能夠從物質最一般的根本的性質出發造成世界結構的所有秩序。康德舉出例子證明,普遍自然規律本身能夠產生盡善盡美的結果。中美洲加勒比海牙買加島,每當太陽高高升起,地面顯得灼熱之時,上午九點之后大海就開始起風,從四面八方向陸地吹來,陸地上顯得涼爽宜人。太陽升得越高,越是灼人,風力也就越大。大約下午一點天氣最熱,風力也就最大。隨著太陽向西下落,到傍晚時就與太陽升起時一樣平靜了。海風的這種運動變化在沒有人居住的島上也會發生。這種變化是一種周期性有規律的運動,同太陽的升起與下落緊緊地連接在一起。太陽升起,曬熱了陸地上的空氣,空氣受熱開始上升,而海面上空氣雖然同樣受熱,但受大面積海水較低溫度的調節,溫度上升不高,仍然大大低于陸地上的空氣;所以,當陸地上空氣受熱上升天空時,溫度低的多的海面空氣就乘機刮向陸地,形成強烈對流。而當太陽下落時,則發生相反過程。陸地空氣逐漸降溫,太陽進入地平線以后,不再受熱;當著陸地與海面溫度一致時,海風不再刮向陸地。由此可以看到,自然事物的這種運動變化是受自然本身普遍規律調節的,與天意神明毫無關聯。康德非常肯定的指出:“整個大自然特別是無機自然,到處都有這樣的證明。”

其次,所以會這樣,完全是物質本性導致的。大自然是物質的。物質憑借其自然而然的活動,憑借一種盲目的機械性,造成了合理的結果。這結果僅僅看起來是一個至高無上智慧的設計,但事實恰恰相反。不同性質的事物相互結合,完全能夠共同致力于造成突出的和諧與完美。康德指出:

“我假定所有世界的物質都處于一種普遍的分散狀態,并用這些物質構成一種完全的混沌。我看到材料按照已揭示引力規律形成,又看到斥力改變它們的運動。看到不需要任意的虛構,按照已揭示的運動規律的安排就可以產生出一個井然有序的整體,這整體與我們眼前所看到的世界體系如此相似,以致我情不自禁地把它們視為同一個東西。此時,我感到愉快滿足。”2康德進一步指出:“這就是我相信世界學的物理學部分將來可望臻于完善所根據的原因。牛頓已經提出了世界學的數學部分。除了世界結構得以保持現狀所遵循的規律之外,也許在整個大自然研究中沒有比世界結構的產生所遵循的規律更適宜于進行這樣的數學規定了。毫無疑問,一個勇于探索的測量師在這里是不會一無所獲的。”3

由于有了這樣的認識,所以康德認為,他在《一般自然史與天體理論》著作中,“試圖只用力學規律從大自然的最簡單的狀態出發闡明世界結構的狀態。”

第二,《一般自然史與天體理論》這部著作的根本性內容是研究基本物質微粒怎樣構成與形成天體與天體體系的,這也就是探索宇宙存在的本原、本性、本質與本因。這即哲學研究的最根本任務。康德寫道:“我清晰地指出,在自然學說里面進行的種種研究中,正是這種研究使人們最容易、最有把握地一直追溯到起源,就像在自然研究的所有課題中,再也沒有在動力機制上更能得到正確、可靠的解決了。在這方面,牛頓的世俗智慧具有這樣的洞察力,類似的東西在世俗智慧的其他部分中是見不到的。正因為如此,我認為,在人類探索其初始原因的所有事物中,世界體系的起源和天體的產生以及它們運動的原因是人們可望首先徹底、可靠地認識的事物。這方面的原因是很容易看出來的。”4

康德表明,《一般自然史與天體理論》這部著作的任務就是追溯世界結構的真實狀態。牛頓智慧的洞察力已經做出光輝的榜樣,人們在探索世界的體系的起源與天體產生的原因方面完全可望首先徹底、可靠地認識事物,能夠確有把握地揭示存在的本原。

在經歷一番艱辛努力和深刻具體探究以后,康德清晰地指出:“世界乃是以一種從普遍的自然規律出發的力學發展來作為自己的狀態的起源,其次,我們已經介紹過的力學的產生方式是真實的產生方式。如果要判斷大自然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憑借其運動規律的機械發展來促成世界結構的安排,就必須事先考慮到,天體所遵循的運動是何等的簡單,與自然力的普遍規則所造成的相比,它自身沒有任何需要做出更精確規定的東西。”5

康德在深刻的探索中已經建立起一種可靠的信念,他在完成哲學的任務上已經邁出了穩健的步伐。宇宙的本原出自于物質的本身特性。在虛空的空間中,正是憑借一次性置入的發射力與根本性的自然力中產生的引力的結合而產生了宇宙存在本身并且就這樣地維持下去,這就是哲學根本性任務所要追問的根本性本原。所以,康德所建立的天體與天體體系形成與運行學說具體科學實證地演示了這種過程。從這個方面說,它屬于自然科學;而從另一個方面看,這種內容又深刻涉及一切天體與一切天體體系,也就是宇宙的總個存在,所把捉到的是這個總體存在最普遍、最本質、最原初的本原,即它的本真本相。因而這種學說也應該屬于哲學存在論。

第三,康德在探討大自然的存在本原中,不僅不斷地援用種種哲學原理作為他的自然科學理論的基本根據,而且反復用自己的學說同其他哲學家的理論進行對比分析,指出異同。其目的在于證明,他的理論分析是有深刻的哲學真實性的。康德把自己的基本物質微粒運動學說同伊壁鳩魯、留基波和德謨克利特等人的原子論作了對照性分析。

康德認為,他的理論與他們的理論“有很多相似之處”。

同他們的觀點一樣,認為大自然的初始狀態是所有原初材料或者如他們所說的那樣是原子,處于普遍分散狀態,充滿宇宙大廈的整個空間,是一片混沌。他們雙方考察的對象相同,都是物質微粒。

這些基本物質微粒在其本原狀態中相互之間存在吸引與偏離作用。在伊壁鳩魯那里,這些基本微粒或原子有一種重力,驅使它們下沉;康德認為,這與他所接受的牛頓力學所說的“吸引”區別不大,而伊壁鳩魯所說的原子的偏離現象也同他所主張的“斥力”有某種相似之處。

留基波和德謨克利特認為,原子從混亂運動中會產生各種漩渦;康德認為他的學說也包含這種漩渦論。這種漩渦會演化成物質運動的不同中心。這是在物質微粒運動的結果上有相似之處。

但是,康德指出,盡管有這些相似之處,“在古代的宇宙生成論和當前的宇宙生成論之間還是有著根本的區別,從后者可以得出迥然不同的結論。”根本區別點在于:原子的運動是偶然的巧合還是受必然規律的制約這個具有根本性意義的問題上。古代原子論認為原子的運動是偶然巧合的,正是“這種偶然的巧合會使如此幸運地匯合在一起,以致構成了一個井然有序的整體”。康德寫道:“伊壁鳩魯甚至如此厚顏無恥,竟然要求原子無須任何原因就能偏離其直線運動,以便能夠碰撞到一起,他們都把這種荒唐發展到如此地步以致把一切有生命的造物的起源都歸于這種盲目的匯合,真要從無理性中派生出理性。”顯然,康德這種指責十分尖刻,無益于哲學研究的科學發展。不過,康德又說:“我的學說則相反,我認為物質是受必然規律制約的。我發現,從物質的分離和分散中能夠完全自然而然地發展出一個美好的、井然有序的整體。這種情況之所以發生,并不是由于一種巧合與偶然,相反可以看出大自然的特性必然造成這種情況。”6

康德這種分析顯然有其合理之處,各種自然物體的形成和產生受某些自然規律的制約,而這些必然規律又受制于大自然本身的特性。這是把問題的實質透徹分析到底了。但是,康德卻要進一步追問:物質究竟為什么必然具有這樣一些旨在秩序和合理性的規律呢?這種井然有序是怎么可能的?康德自己回答說:這“難道不是無可辯駁地證明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原初起源,這起源必然是一個充足的至高無上的理智,按照統一的目的來設計萬物的本性嗎?”康德把萬物的本性最終歸結于至高無上的智慧的設計,這不能說不是對神權與政權絕對專制主義的退讓與屈從。不過,無論怎樣,康德所做出的各種哲學對比無疑地充實和豐富了他的學說的哲學內容,人們可以從中觀賞到一種哲學的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水| 青川县| 类乌齐县| 万宁市| 余姚市| 全州县| 滦南县| 青冈县| 郧西县| 兴义市| 仲巴县| 修文县| 阜康市| 马公市| 甘泉县| 兰溪市| 庆安县| 金塔县| 金沙县| 宝丰县| 云和县| 阿拉尔市| 镇康县| 万宁市| 昌平区| 连江县| 永泰县| 新竹市| 攀枝花市| 久治县| 修武县| 西藏| 遂川县| 辉南县| 盐边县| 南汇区| 沙河市| 万盛区| 仁布县| 宜城市|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