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康德哲學二元論的形成過程

康德的哲學二元論并不是突然之間心血來潮的產物,它經歷了長時期思想孕育過程,幾經曲折變化,受多種多樣、錯綜復雜因素的影響而綜合統一,才得以形成。

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學受到的是萊布尼茨一沃爾夫哲學教育。這種哲學在當時德國是舊形而上學的典型代表。《純粹理性批判》最后一段中,康德曾經對沃爾夫哲學做出這樣的評論:

“至于那些遵循科學性的方法的人,那么他們在這里有一個選擇,要么是獨斷論地來操作,要么是懷疑論地來操作,但在一切情況下他們都有義務系統地進行操作。如果我在這里為前一種方法舉出著名的沃爾夫,為后一種方法舉出大P·休謨,那么根據我目前的意圖,我就用不著舉其他人的例子了。”22

沃爾夫哲學就是獨斷論唯理論,它追隨萊布尼茨,稟承萊布尼茨單子論,倡導純粹理性哲學,它絕對地主觀武斷,把觀念確立為唯一本原。康德受沃爾夫哲學教育的影響有多深,是否影響到了整個哲學體系,可以從這樣一件事的解剖中得到明示:1783年康德出版《未來形而上學導論》,他自己在《導言》中說到,多年以前休謨的提示首先打破了他的獨斷論迷夢,使他扭轉了對哲學研究的完全不同方向。這就是說,在此之前,康德是全部沉浸在獨斷論迷夢中了,哲學研究的方向完全是沃爾夫唯理論。康德把休謨的提示比喻為一顆火星,引導著從黑暗走向光明。康德在大學學習期間這種情狀可能是真實的。

大學畢業以后,康德較多地轉向研究自然科學。這種研究與當時哲學研究完全不同。那時,哲學研究專精于思辨探究,沉迷于純粹理性推論,而自然科學研究則直接以自然為對象,必須對自然事物進行深入觀察、思量與分析,還時時要進行科學實驗,所取得的知識主要來自自然,立足于堅定的客觀事實。因而,對自然科學的研究很可能使康德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1747年康德寫第一部著作《活力的真正測算》,屬于自然科學研究作品。其中對萊布尼茨一沃爾夫派的“活力學說”提出了批評。這部著作中雖然提到有關哲學的根本性問題,但主要還是討論自然科學理論,因而不能說,康德的哲學思想已經發生變化,但也表現出康德與沃爾夫哲學之間已經出現裂縫。

1755年,出版《一般自然史與天體理論》一書。這部著作既是一部十分重要的自然科學研究著作,記敘了康德的偉大天文發現,也標志著康德哲學思想的重大轉折,至少在自然宇宙形成上、自然存在的本原這個根本大問題上,康德已經轉到唯物論立場上。這是康德哲學思想發生的第一次轉折。康德運用牛頓力學原理探索了從大自然的初始狀態推演出天體以及天體體系形成及其運動的起源,確認宇宙存在的本原在于物質自身,大自然是聽任自己的普遍規律的支配而形成的,康德明確地指出:

“如果秩序井然且美好的世界結構服從其普遍運動規律的物質的一種結果,如果各種自然的盲目機械性能從混沌中如此美妙地發展出來,并且自動地達到如此的完善性,那么,人們在觀察世界大廈之美時所得出的神性創造者的證明就完全失效了。大自然本身就夠了,神的統治是不必要的。伊壁鳩魯就又在基督教里面復活了,一種神圣的世俗智慧,就會把信仰踩在腳下,而信仰本來奉獻給世俗智慧一片燦爛的明光,照耀著世俗智慧。”23

同年,康德寫《形而上學認識各首要原則的新說明》一篇長篇論文。主要討論存在的另一個重要本原問題,即存在如何存在的問題,比較深入地分析與研究了普通邏輯的“不矛盾律”,指責這條規律是一種簡單化思維——即“賭單雙”,猜測“先邁右腳還是先邁左腳”。論文中,雖然還沒有肯定地形成康德自己建立的辯證邏輯規律“矛盾律”,但卻明確指出了“彼此不同的實體相互作用(因為一個在另一個里面規定著一些東西),眾實體總是必然與某種反作用相結合的復雜作用就構成了空間概念。普遍的作用與反作用……通過……空間的整個范圍相互接近,這種表現就被稱為引力”。由此顯然可以看到,1755年對天體問題的研究所取得的對自然存在辯證法的認識已經開始引入哲學。這是一個相當顯著的變化,顯示出在思維方式上已經與沃爾夫派獨斷思維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裂痕。這篇論文還嚴重地譴責了萊布尼茨-沃爾夫的哲學理論。

第二年,即1756年,寫《物理單子論》一文,這是明顯地與萊布尼茨的“單子論”唱對臺戲,萊布尼茨的“單子”是純粹觀念性的東西,康德卻提出“物理單子”與它相抗衡。不過,康德的批判還主要依據于自然科學理論。康德借助于當時所取得的自然科學成就進行分析論述。不過,哲學的色彩和成分已經越來越嚴重了。康德依據1755年關于天體問題的著作中形成的基本物質微粒內在結構的學說,即論述基本物質微粒是由斥力與引力兩種基本力相結合而構成的學說,用以反對萊布尼茨單子論。康德闡明物質的存在即為在空間中出現在場,而物質在場的實態即為基本物質微粒之間的相互排斥與吸引、作用與反作用。因而“單子”,即物質原子,構成各種物體最原初的單位元素不是不可分割的。其內在部分也是有結構的。在這篇論文中,康德對對立面統一這一偉大準則認識又深入了一步。

1758年寫短文《運動與靜止的新學術概念》,反對關于運動與靜止的絕對概念論。認為所謂運動固然指空間位置的改變,但實質上卻是指物體與物體之間相對關系的改變,而不是絕對的運動。而所謂靜止也是相對的,它實際上是速度接近于零的運動,對一物說來,它可能是不動的,但是對于另一物說來,其空間關系在改變,它不是不動的,因而絕對的靜止是沒有的。

1763年,《證明上帝唯一可能的證據》一書出版,它對于康德哲學的形成是具有相當重要意義的。它名義上是要證明上帝的存在,實際上卻是去否定上帝的存在。它首先對哲學的最根本問題即哲學存在本原論初步作了更為深入的探討。明確地指出,哲學自從產生以來,哲學家一直在使用“存在”這一概念。它的本原性含義是指宇宙存在的總體,泛指一切存在物總和,但是后來它的使用被泛化了,與“有”“是”等等混為一談了。或者“存在”一詞最初是當作“出場”“在場”來表示,也就是“有”某物,“是”某物。后來哲學家使用時,用它特指存在的總體世界的存在。在哲學理論上,它成了一個特指的宏大莊重的范疇。不可以同“有”“是”這些日常普通含義混為一談。康德認為,“存在是一個事物的絕對肯定”,是對我們這個無限宇宙最具總體屬性、最有總體性意義的概括和表述。它與普通用以表示“有”“是”含義,用作謂語的“存在”不同。在哲學理論上,它根本上就不應該當作“謂詞”來使用。康德對“存在一般”做出這樣的界定從邏輯根據上就否定了哲學中討論“上帝存在論”的任何意義。這種邏輯定位給了宗教神學以及笛卡爾、萊布尼茨等人的上帝存在論證明以極為沉重的打擊。后來,黑格爾了解到康德的這種理論以后,竟然氣急敗壞地說什么“存在”是一個極為普通的字眼,不值得大驚小怪,大費周章弄出一套東西來蒙人。但是,黑格爾這種說法卻與他的實際做法自相矛盾。他的整個哲學理論正是從作為哲學范疇的“存在”出發的,把它作為一個最基本概念進行反復分析論證,怎么會是無足輕重呢?

康德在《證明上帝唯一可能的證據》中,重新論述了1755年的天體理論,再次指出天體和天體體系是按照自然普遍規律而形成與運行的。最值得我們注目的、顯示出他的哲學思想發生轉變的,是這一部著作中開始明確談論認識的二重性問題;認為認識有后天的道路和先天道路的區別,并且指出,通過借助于經驗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屬性屬于 “成熟判斷”。這種見解在此前著作中并未出現過。這是否意味著,在這段時間中,康德已經受到休謨的影響,開始從獨斷論那里退出,從迷夢中醒悟過來,轉向哲學二元論?在這部著作中有一個明顯的例證,這即他的時空二重論開始發芽。在這部著作中,除了繼續確認“物質空間”這個概念之外,還提出“幾何學空間”這一說法。到1766年情況又有了發展。《一位視靈者的夢》一文中,明確地把世界分為“物質世界”與“非物質世界”,認為既有自然的生命與無生命的物質存在,也有非物質性存在的存在,不僅有物質直觀也有非物質直觀。

這樣,1770年發表《論可感世界與理知世界的形式及其原則》這部著作,借助于分析與綜合這兩種方法的結合運用,康德的哲學二元論正式確立。其中主要論據我們在前面的討論中已經涉及。這是一部標示著康德哲學思想大轉折的著作。在哲學存在論方面,明確確認可感世界與理智世界的劃分;認識有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區別,理性認識中又有知性認識與純粹理性認識的差異;康德竭力推出的思維方式也有了雛形;批判哲學由此正式開始。

經過長時期的艱辛探討,康德的哲學二元論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得以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它的種種基本概念、各種各樣基本原理、豐富復雜的理論論證獲得全面而系統的展示。

通過以上簡略的分析與闡述,可以看到,康德的二元論哲學整個理論體系的形成有其相當復雜的過程,形形色色因素發生著影響,以至于幾經曲折變化。當初,青年康德被籠罩在唯理論迷夢中;后來,由于從事自然科學研究,萌發了自然唯物論思想,確認客觀事物的物質存在;在這個時期中,康德思想上唯理論的哲學觀念與自然科學研究方面的物質本原觀似乎是各自獨立存在的,各自在所在領域發揮它們各自不同的影響,并不存在什么關聯。這種狀態有一個相當長的時期,直到大約1763年前后一段時間接觸到休謨哲學思想才開始發生轉折性變化。這是第二次大轉折。這里之所以初步斷定這個時間,是因為在1763年分析上帝存在論著作中,對后天知識與先天知識的道路做出了分析,確認后天感性認識的確實性,感性直觀的必要性。康德說到,“借助空間的屬性引導出事物本質的雜多的統一性”,“空間的必然規定性使幾何學家通過信念中的直觀性,闡釋方面的精確性以及廣泛的運用而體驗到一種非同一般的快樂。”24這些概念、這些探原在康德此前著作中還未出現過,似乎是受休謨影響的結果。1764年《關于美感與崇高感的考察》一文則以人的“感受”作為研究對象,從感性直觀中去研究關于美和崇高這兩種理念,因而更為鮮明地顯現感性現象被當作了研究對象,感知直觀被看作直接的認知方法,康德不再局限于單純的概念分析、唯一的命題推理了。

還有許多因素影響著康德哲學思想的發展變化。

這里特別要提到“考慮周全的維魯蘭姆的培根”對康德的影響。這種影響是至深至巨的。它促使康德去進行思維方式革命。不過,在這章中不打算予以討論,在后面有關章節中再作詳細探討。

給予康德哲學以巨大影響的有一大批偉大的自然科學家牛頓、伽利略、哥白尼等等。在康德看來,這些科學家之所以能夠創立自然科學的偉大學說,顯然同他們的思維沉思密切聯系著,依靠著先天性想象力的功能而形成的。牛頓的發現力學原理固然受著蘋果從樹上掉到地上這一經驗事實的啟迪,他思考這一經驗事實,但是這一經驗本身并沒有直接告訴人們,這是萬有引力的結果。萬有引力律是根據對事實在直接經驗之外反復思量的產物。在哥白尼發現“日心說”之前,人們普遍地每天經驗到太陽早晨從東方升起、傍晚在西方落下。從這個經驗事實中得出的結論是“地心說”,地球被誤認為是宇宙的中心,太陽圍繞地球而旋轉。從這種普遍而廣泛的經驗事實中得出的所謂“自然法則”支配了人們萬萬千千年,宗教勢力還把它確立為絕對的教旨信念,不得違背,違背者必受嚴懲。但是,哥白尼通過對經驗事實的反復考察,經過在經驗之外先天性思維想象力的持久運作和長時期艱辛的數學運算,終于發現了與經驗現象有別的“太陽中心說”。哥白尼發現了經驗本身的缺陷,經驗現象本身不是絕對的,它具有明顯的狹窄性,甚至還會產生假象,愚弄人們;因而需要有先天性知性力以辨識,消除缺陷;依靠理性的思量,從現象進入本質,把法則性東西揭示出來。康德同樣明白,先天性思維本身同樣有嚴重的缺陷,往往容易丟開經驗現象,脫離實際,陷于虛構幻相,因而需要經驗來驗證。這就產生先天認識與后天認識這種二重性認識活動的結合。

需要看到,康德對哥白尼偉大發現從哲學上進行的思索和認識有足夠的長期性。1755年康德自己創立的天體與天體體系形成與運行的學說,同樣足以證明哥白尼的偉大經歷。康德沒有也不可能在整個太陽系之外遙遠的太空中去直接觀察、直接經驗幾十億年中發生的種種經驗事實,這就需要對天體與天體體系長時期觀察,深入地了解與認識對象本身,同時也需要有思維本身的持乆運作,以彌補經驗觀察的不足,這也就是認識二元論發生的根源。康德深有體會地說:

“所以,天體運動的核心法則使哥白尼一開始只是認作假設的東西獲得了完全的確定性,同時還證明了那使宇宙結合的看不見的力(即牛頓的引力),這種力如果不是哥白尼大膽地以一種違背感官的、但畢竟是真實的方式,不到天空中的對象那里,而是到這些對象的觀察者那里去尋求所觀察的運動的話是永遠地不會被發現的。”25

在以上種種復雜因素共同影響下,康德哲學二元論的形成也就具有其必然性了。

1《康德著作全集》第2卷,李秋零編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405頁。

2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B2。

3《康德論上帝與宗教》,李秋零編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303頁。

4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B420。

5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A471B499。

6康德《未來形而上學導論》,商務印書館版,第84頁。

7康德《未來形而上學導論》,商務印書館版,第173頁。

8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A120。

9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A126-127。

10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B72。

11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B275。

12康德《實踐理性批判》,鄧曉芒譯,人民出版社版,第16頁。

13康德《實踐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第17頁。

14康德《歷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譯,商務印書館版,第62頁。

15康德《未來形而上學導論》,商務印書館版,第9頁。

16康德《未來形而上學導論》,商務印書館版,第9-10頁。

17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A389。

18北京大學哲學系編譯《十六一十八世紀西歐各國哲學》,商務印書館版,第142-143、134頁。

19北京大學哲學系編譯《十六一十八世紀西歐各國哲學》,商務印書館版,第114頁。

20北京大學哲學系編譯《十六一十八世紀西歐各國哲學》,商務印書館版,第119頁。

21康德《未來形而上學導論》,商務印書館版,第152頁。

22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A856B884。

23《康德著作全集》,李秋零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版,第一卷第218-219頁。

24《康德著作全集》第2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版,第100頁。

25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BxxⅡ注①。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山县| 离岛区| 田林县| 阿合奇县| 凤山县| 丰县| 江津市| 托克逊县| 巨鹿县| 郧西县| 高陵县| 舟曲县| 永仁县| 贵州省| 临高县| 东源县| 烟台市| 禹州市| 灯塔市| 东丽区| 古蔺县| 尤溪县| 突泉县| 澄迈县| 贡山| 宿迁市| 泌阳县| 武夷山市| 滦南县| 榆中县| 棋牌| 同德县| 阳东县| 汉沽区| 孝昌县| 曲阜市| 郸城县| 宝山区| 太康县| 化州市| 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