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康德哲學的根本觀點屬于二元論

哲學存在論問題是哲學的一個恒常性課題。它是人的存在論即人的生存論哲學的一般性理論基礎。既然人的生存論哲學隨同人類本身的存在而具有永恒性,那么它(哲學存在論)具有恒常性,也應該是毫無疑義的。它顯露存在的本原,昭示存在的本性,揭明存在的本因,從而使存在的本真本相彰顯出來,使哲學的內容與價值變得豐富多彩,宏厚凝重,充滿活力。它自從為古希臘哲學家提出以后,至今雖已有二千多年歷史,但它并沒有從根本上獲得解決,種種不同說法層出不窮。隨著歷史時代的不同,不同哲學家總是把他們那個歷史時代的特殊屬性與特殊色彩帶了進來。在形形色色哲學派別中,哲學家們盡管變換各種不同手法,使用不同伎藝來闡釋他們各種不同的看法,但總的說來,要么認為存在的本原是物質實體,這種說法被看作唯物論;要么存在的本原被看作觀念實體,這種觀點被看作唯心論,現在又時興改稱為觀念論。此外,還有作為第三者而出現的“二元論”。其實,“二元論”本身也是相當復雜的,各種色彩的都有。不過,所謂“哲學二元論”,在“存在是什么”的問題上,即確認存在有二個本原,這二個本原共存于一個哲學體系中。這就是物質實體與觀念實體。二元論哲學以這二個中心元點作為哲學的最根本依據、最具有實質性意義的本質規定性,構造它們的哲學理論體系,確立它們的理論原則和理論的基本概念,認為存在有兩種殊異的本真本相物質存在與觀念存在,包含兩種不同的存在源泉,兩種本質有別的本性,兩種根本分離的根據與原因。

康德就是這種主張的一位哲學家。這也就是他是他自己之所是的根本原因。因此那種指認康德哲學為“主觀觀念論”的只是一種片面之詞??档抡J為,對象必須依照先天知識、知性需要為自然立法、作為現象基礎的自在之物不可認識,空間與時間是我們內心中的產物,離開了主觀性狀的時空條件作為客體的現象就不能自在地實存,作為物質的外在現象無非是表象等等、等等。如果僅僅依據這些材料,那的確可以斷定康德是十足的主觀唯心論者,他把世界完全假象化了。這是無可置疑的理論觀點。但是,在康德哲學理論中卻還有一系列與此完全相反的理論觀點。他雖然確認對象必須依照先天知識,但卻又認為先天知識必須以經驗為對象,從經驗出發,知識必須與經驗存在相一致,接愛經驗試金石的驗證;他雖然承認理性需要為自然立法,但是卻又認為在先天的普遍規律之外還存在著客觀外在的自然界固有的普遍規律,它們在我們之外獨立地起著作用;康德雖然認為時空概念是先天產生的主觀形式條件,但是卻又承認物質時空、經驗時空的存在,觀念性時空概念是與物質時空、經驗性時空相對應的,離開了感性雜多,觀念性時空形式也是毫無內容的空洞東西;等等,等等。在上述一系列單純觀念性東西之外,卻也有一系列物質性、現實實在性的東西與之相配套。所以,如果我們僅僅進行單方面的考量,那就會得出不同的看法了。

康德正是依據他自己的“二元論”作為最根本的哲學觀點來構建他的整個批判哲學,形成一系列基本理論體系。這個體系包含如下基本理論觀點:

確認整個世界是二重性的存在,既有可感世界又有理智世界。

“宇宙形成的原則包含著普遍聯系的理由,憑借它所有實體及其狀態共屬于一個被稱為世界的整體??筛惺澜缧问降脑瓌t包含著所有是現象的東西的理由。理智世界的形式承認一個客觀的原則,也就是說某個原因,憑借它,就有了自身存在的事物的一種結合?!?a href="../Text/Chapter_11_0003.xhtml#b1" id="a1">1

整個宇宙被看作一個有機整體,包含作為現象形式的感知世界,又包含具有普遍認識原則的理智世界。這是康德二元論哲學最基本的一種看法。

作為存在表現形式的知識有雙重來源,既來源于經驗,又產生自人們的先天心靈。

“這樣,至少就有一個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而不能一見之下馬上打發掉的問題:是否真有這樣獨立于經驗、甚至獨立于一切感官印象的知識。人們把這樣一種知識稱之為先天的,并將它們與那些具有后天來源、即在經驗中有其來源的經驗性的知識區別開來?!?a href="../Text/Chapter_11_0003.xhtml#b2" id="a2">2

知識屬于人類對存在的認識的顯現。說知識有二重來源,這無異于說,在康德看來,存在有后天存在與先天存在兩種形態。這種說法與前述那種說法在意義上相同。

人也是兩重性存在物,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理性的人。

“我們有理由把這種原初稟賦與其目的相關聯分為以下三類,來作為人的規定性的要素:

1.作為有生命的存在物,人具有動物性稟賦;

2.作為一種有生命同時又有理性的存在物,人具有人性的稟賦;

3.作為一種有理性又能夠負責任的存在物,人具有人格性的稟賦?!?a href="../Text/Chapter_11_0003.xhtml#b3" id="a3">3

康德對人的二重性的分析比較細致復雜,指出了多重二元性存在。由此也可以見出,他對人類歷史的存在、人類社會的存在也是做出了二重性分析的。

以上三點彰顯出康德哲學存在本原論的根本觀點是二元論的,他在強調和突出存在本原的物質性、客觀外在性與后天性的同時,同樣強調和突出它的觀念性、主觀內在性與先天性。在康德看來,作為感官對象而存在于我們之外的物是自然界自在固有的,它們屬于現象。它們按照客觀外在的自然規律運轉著。而作為這些現象基礎的自在之物也應該是“已有的”,不過卻包含理智之物的“本性”??档抡J為,這兩種“本性”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沒有感性直觀,我們固然不具有對任何一個確定的客體的關系,但是如果抽掉了我們唯一能具有的感性直觀的形式條件,那么就沒有任何客體被它所規定,為它所闡明。感性存在受制于知性存在,知性存在同樣受制于感性存在。感性直觀固然是知性范疇的客觀有效性的唯一依據,但感性直觀離開了知性范疇卻也什么都不是,不具有任何認識上的可能性。

二元論是在唯物論與觀念論之間的一種中間性存在體,一個第三者。它有形形色色的形式??档碌亩摬⒉皇俏ㄎ镎撆c觀念論的混合體,也不是觀念論色彩重、唯物論色彩輕,或者反過來偏重于唯物論,輕視于觀念論的湊合體??档露摢毩⒂谶@二者之外,有它自身獨特的本質規定性。它既不同意教條式的唯物論機械論,也堅決反對主觀武斷、空靈幻滅的唯靈論??档逻€自以為,他對于哲學本原論進行過最為徹底的研究,取得了具有終極性意義的理論認識。他說:

“只有這種徹底的研究,才能從根本上鏟除唯物論、宿命論、無神論、自由思想的不信、狂信和迷信,這些是會造成普遍的危害的,最后還有唯心論和懷疑論,它們更多地給學派帶來危險而很難進入到群眾中去?!?a href="../Text/Chapter_11_0003.xhtml#b4" id="a4">4

在康德看來,無論是唯物論還是唯心論都有極大的片面性。前者把現實事物的存在看作是唯一的物質的、看不到人在認識和實踐過程中主體能動性的巨大作用,表現出冷酷無情;后者則把存在看作單純觀念性的東西,完全抹殺物質的基礎性宏大作用,跌落于主觀武斷、虛無空幻之中。在康德著作中,看不到指名道姓對法國唯物主義者的批判,但卻極為嚴厲地指責了德國狂飆運動者赫爾德的自然機械論。后者把人類的一切文明進化都唯一地歸結于自然因素的機械作用。

康德還運用他的哲學二元論對各種形式的舊傳統形而上學進行批判。他把舊傳統形而上學存在的“二律背反”歸咎于“伊壁鳩魯主義與柏拉圖主義的對立”。康德認為形而上學一開始走上自己的道路就種下了使自己必然崩潰的種子。柏拉圖主義一開始就唯一地熱衷于純粹理念的探討,完全排斥對經驗事物的探索??档旅鞔_地指出:

“如果我們跨越了經驗的邊界,那種對新的不依賴于經驗的知識加以探索的結合就沒有它得以施展的任何直觀的基底了。

但是,如果經驗論在這些理念上(如經常發生的那樣)自己變得獨斷起來,并且毫無顧忌地否認那超出它的直觀知識范圍以外的東西,那么它本身就陷入不謙虛的錯誤,這種錯誤在這里更加值得責備,因為這樣一來,就給理性的實踐利益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a href="../Text/Chapter_11_0003.xhtml#b5" id="a5">5

康德對這兩派哲學都做出了比較細致的分析。認為雙方中每一方都比自己知道 的說得更多,但是前者卻鼓勵和促進著知識,雖然對實踐不利;后者雖然給實踐提供了出色的理性原則,但恰好因此而在惟有在其中才有一種思辨的知識被賜予我們的所有那些事情上允許理性沉浸于對自然現象的觀念化的解釋,而妨礙了對事物的物理研究。康德的分析是辯證的,并沒有完全采取絕對否定的態度。一方面嚴正地指出了它們的不可容忍的錯誤和缺陷;另一方面也肯定在它們的理論中有值得思考的東西,包含一些合理的因素。就是對于這兩個學派,康德的態度也是有所分別的。對于伊壁鳩魯,認為他“表現了比古代的任何一個世界哲人都更為純正的哲學精神”,他肯定“世界的質料”就像經驗所告知的那樣是物質的;除了由自然規律所規定的事件之外,不存在任何其他原因所產生的事件;我們不可運用任何與這個現實世界不同的原因。這些觀點“在今天都還是十分正確的”。但是,對于柏拉圖,康德的態度就嚴峻多了。不僅指認柏拉圖是空頭的理想家,企望飛進彼岸世界,在那里天馬行空;而且偏好與他人進行訟棍式的爭辯,沉溺于辯證幻相之中,“在一些純然理念之間轉來轉去”,對這些理念一個人恰好由于“一無所知,他就能夠信口開河”。

康德表現出某種相當嚴重的偏好,偏好于他特有的“二元論”。他曾經說過:

“因此,從實踐的觀點來說,我們所采取的體系就必須是二元論的,卻無須確定這兩種之間哪一種才配有理論上的和純思辨上的優勢,尤其因為單一論的體系似乎是過分地沉溺于漫不經心的安全感之中?!?a href="../Text/Chapter_11_0003.xhtml#b6" id="a6">6

在康德觀念中,總是懷疑一元論的全面性、完整性,而判定二元論才顯得比較全面完整。

總的說來,哲學二元論不僅見之于他的哲學根本觀點上,而且貫串于他的整個哲學理論體系中。他是以二元論哲學作為整個理論體系的理論基礎的。因而在他的整個哲學理論中,不僅哲學存在論是由二元論構建起來的,就是其他各個門類哲學諸如認識論、道德哲學、宗教哲學、邏輯學、人類學等等也都是這樣的。甚至各種大大小小的哲學問題上,都可以看到二元論哲學在起著引導性、支柱性作用。例如在黑格爾那里,上帝是被絕對化了,莊嚴神圣,不可侵犯。但是,康德竟然把上帝分裂為二重化了。他把那個創造世界、支配世界的上帝從哲學存在論中清除了出去,而把那個希望可以助長人的德行被工具化了的道德性上帝保留了下來。康德總是以二重化的觀點來看待一切存在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什市| 蒲江县| 灵川县| 荣成市| 隆化县| 察隅县| 镇康县| 黑山县| 华容县| 汽车| 苏尼特右旗| 阿克| 临颍县| 营口市| 临猗县| 辰溪县| 宾川县| 伊宁县| 轮台县| 鄂托克旗| 乐平市| 莆田市| 蕲春县| 安仁县| 如东县| 克东县| 青龙| 南川市| 龙山县| 余庆县| 越西县| 沅江市| 汤原县| 元朗区| 石泉县| 清流县| 洛浦县| 庆云县| 清河县| 乐业县| 南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