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創新的內涵發生了變化
進入互聯網時代,市場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企業的經營規則和商業模式創新的內涵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有三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差異化戰略”,即要求企業提供與眾不同的產品而獲取溢價。在過去,很多企業都取得了差異化的成功,如寶潔公司。第二個維度是“成本領先戰略”,即要求企業優化產品效率,以低于競爭對手的價格銷售產品而獲得利潤,如格蘭仕公司。第三個維度是“專一化戰略”,即要求企業著重針對某一細分市場提供卓越的服務而獲得盈利。企業只要采取以上戰略維度中的一種,并且也只能采取一種,就能獲得發展的機會。而今天,非常多的互聯網創新企業完全顛覆了以上的戰略維度,它們的產品不賺錢,用戶甚至可以免費使用。近年來,很多成功的企業也并非聚焦于某一市場,而是構建了一個生態體系,涉足了非常多的看起來并不相關的業務領域。

商業模式創新的內涵變化
可以把商業模式創新分為兩個階段,來比較一下這兩個階段的內涵變化第一階段是“傳統商業模式創新”階段。這個階段是在互聯網沒有普及之前,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只是圍繞內外資源的整合來進行,打造高效的運營體系,企業盈利能力相對單一,追求高利潤率。目前進入了第二階段,即“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創新”階段。在這個階段,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圍繞構建開放平臺來進行,互聯網、高新技術、信息被廣泛應用,企業進行開放式創新,努力打造可循環的生態系統,使盈利來源多元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傳統商業模式創新”階段,企業追求的是市場導向和競爭導向,而“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創新”階段,企業追求的則是驅動市場和價值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