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越南的“吊詭”事實:心理預測的自我驗證

順便說一下海洛因。

越南戰爭時,華盛頓大學的精神病學家和教授李·奈爾肯·羅賓斯女士進行了一次大型的麻醉劑消費研究,從中得出了美國士兵們對麻醉劑上癮的結論。

在越南戰爭進行期間,麻醉劑在美國士兵中大肆傳播。1970年到1971年,在駐扎越南的士兵中,34%的人都會吸食海洛因,這是一種高濃度提純版的鴉片,而不論是海洛因還是鴉片在越南都很便宜,也很容易買到。

在羅賓斯的研究中有一個讓人驚喜的發現:在越南吸食海洛因或類似毒品而上癮的士兵中(1),回到美國后仍然對毒品有依賴的人員明顯減少,只占5%。這些人仍有毒癮主要是因為除海洛因等毒品外同時還攝入其他藥物,比如巴比妥類藥物或安非他明,而且多數是在參加越戰之前就已經開始服用了。其余95%的人回來之后,身體在短期內出現了較強的戒斷癥狀,但等這一段時間過去,之前產生的對毒品的依賴就沒有了,不用采取專門措施,戒毒戒得非常簡單。

羅賓斯由此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海洛因的成癮性并沒有人們普遍認為的那么強。完成調查研究20年后,她為了檢驗專業期刊《Addiction》中一篇科學文章的時效性,再一次進行了調研,并得出了與20年前一樣的結論。她將海洛因的成癮性比作“心理預測的自我驗證”(Self-Fufilling Prophecy),即人會給自己預測一個結論,之后因這個心理預設而自甘墮落,于是這個預測最后成真。換句話說,只有那些認為自己會長期依賴藥物的人才會成癮,沒有這種心理預設就不會。當年那些士兵很有可能把使用藥物當作戰爭中的經歷,回到美國后,生活環境和在越南時完全不同,他們習慣了在某些特定的情況和環境下使用藥物,回家后就沒有這種要用藥物的情況和環境了,所以大部分人不怎么費力就戒掉了毒癮。

很明顯,形成對藥物的依賴需要更多身體素質方面的前提,而不僅是某一種影響大腦多巴胺水平的物質。如今這種觀點再一次贏得了現代科學家們的關注和肯定。

哪怕是像海洛因或鴉片這種“經典”的毒品都沒有強大到一定讓人成癮,香煙又怎么能讓世界范圍內的人們都上癮呢?

這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它確實不能。


(1) 根據突然停用后出現的戒斷癥狀和測量藥物使用頻率做出判斷。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县| 宁强县| 上犹县| 巴林左旗| 贡觉县| 锡林浩特市| 彭水| 谷城县| 沛县| 思南县| 西宁市| 永昌县| 靖边县| 惠东县| 定结县| 蓝田县| 沿河| 永善县| 梁平县| 临沭县| 扬中市| 西乌珠穆沁旗| 韶关市| 花垣县| 十堰市| 上虞市| 鹿泉市| 治多县| 鄂托克旗| 思南县| 万州区| 西丰县| 巴中市| 游戏| 娄底市| 姚安县| 河西区| 从江县| 新昌县| 德令哈市| 资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