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新聞獎作品賞析(全三冊)
- 貴州省新聞工作者協會
- 1209字
- 2021-10-29 10:15:20
貴州企業開賣“一元碳” 資金用來種公益碳匯林
本報訊 11月11日,是電商“雙十一”搶購日。當人們在網上搶購衣服、家電、化妝品時,我省一家企業卻在淘寶商城開賣虛擬的新興商品——“一元碳”,也就是價值一元的碳減排量。截至當晚21點40分,“一元碳”已售出96件。主辦企業表示,明年3月12日植樹節時,將用該項目的交易資金在花溪高坡種下一片公益碳匯林。
一元錢不多,但其象征意義卻不小。主辦企業貴州恒遠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屬公司——黑碳能源技術推廣應用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杜宇告訴記者:“這是我們利用淘寶電子商務平臺,與低碳發展概念‘嫁接’,推出的首個低碳環境公益項目。將公益與低碳發展結合,把個人的自愿減排落實到具體的公益事件當中去,可以把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非常抽象的低碳、碳減排概念具體化。”
據了解,目前碳減排、碳匯交易的主體多為企業與企業、政府與企業、國家與國家。實際上,個人自愿減排具有相當大的空間。但從全球來看,個人資源減排的機制、體系和平臺幾乎處于空白狀態。如何讓更多的人了解碳減排,主動參與碳減排?這就需要為公眾提供一個具有公信力的平臺。杜宇說,在顧客支出一元錢中,有50%用于實施各種公益活動;30%用于購買自愿減排量(VER),支持新型清潔項目的開發與建設;剩下的10%作為抽獎費用,另10%作為主辦方服務費?!耙虼耍總€購買‘一元碳’的消費者,在實現自身碳中和的同時,也促進了低碳項目的發展與建設?!?/p>
為了保證“一元碳”資金用到刀刃上,每一筆資金都將會有一個具體的公益項目作為支撐。據介紹,“一元碳”第一季目標,是在明年3月12日植樹節時完成30萬元的銷售額。屆時,“一元碳”商品的交易資金將作為項目啟動資金,在貴陽市花溪區高坡云頂種下一片公益碳匯林,消費者還可在網店里實時查看造林進度。
“原來減少碳排放離我們并不遙遠,希望能快些看到用‘一元碳’基金種下的樹林。”買家“Love仙劍”在淘寶店里留言說。不少購買者表示,愿意以微薄之力支持這類改善環境的公益活動。
貴陽日報(2013.11.13)
第29屆貴州新聞獎一等獎
作品賞析
蘭東興
貴州民族大學傳媒學院院長、教授

“購物節”的媒體營銷
在“雙十一購物狂歡”時間節點,記者把眼光鎖定在我省一家企業在淘寶商城開賣的虛擬新興商品“一元碳”,這本身就是新聞敏感:既不回避商家的購物造勢,又能引導消費者理性購物。
這篇消息選擇貴州黑碳能源技術推廣應用有限公司的虛擬新興商品“一元碳”作為報道對象,一是這個商品不同于實體商品,二是這個推銷商品的行為是為了開展公益活動,三是和當下正在提倡的節能環保、保護生態密切相關,因此確保了新聞的社會性和時代性,也因此展示了貴州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積極探索,展示了貴州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網民對公益活動的支持,展示了貴州利用淘寶網購物活動延伸價值。
在報道中,記者的思路非常清晰,用簡潔的文字介紹了“一元碳”營銷模式、動機、效果及消費者反映,表達客觀,把思想巧妙地貫穿于話題和觀察視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