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貴州新聞獎作品賞析(全三冊)作者名: 貴州省新聞工作者協會本章字數: 1319字更新時間: 2021-10-29 10:15:18
公司收購控股講時效養殖場換個平臺天地寬
一場“閃婚”帶來生產方式變革
本報訊 一家現代投融資企業與一家土生土長養殖企業的“結合”,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貴州眾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收購六枝特區昌文特色生態養殖觀光有限公司僅僅兩個月,新的貴州眾匯萬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掛牌僅僅才幾天,一切都在改變。
今年5月,50多歲的六枝人曾昌文和他的養殖場有了重大轉折,“幾個老板來轉了轉,說是考察,當時也沒太在意。”
很快,眾匯的領導層邀請曾昌文到貴陽面談。這一談,曾昌文心悅誠服。
曾昌文2008年在六枝墮卻鄉開始特色養殖。3年共投資2700萬元,養殖場占地1100余畝,放養多個畜禽品種,2011年盈利100多萬元。養殖場傾注了曾昌文的心血,如今他卻心甘情愿讓“別人”控股。“自己勢單力薄,想找個有實力的合作伙伴。”“他們的理念,讓我對未來充滿信心。”
5月31日,雙方簽下協議,眾匯控股51%,成立貴州眾匯萬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6月1日,眾匯就進駐養殖場,一夜之間,曾昌文身份也變成常務副總經理。曾昌文戲稱之為“閃婚”。
“閃婚”帶來的改變中,最顯眼的是規模的擴大。公司計劃在6個鄉鎮建立養殖場,注冊成6個小微企業,由小微企業發放雞苗給農戶簽約飼養,再由企業回購。
墮卻、梭嘎兩個基地已投入使用,共飼養種雞2.5萬羽。目前向700余農戶發放了21萬羽烏雞。
與擴大規模相對應的是飼養品種的減少,原來5種畜禽養殖調整到只重點發展烏雞和梅花鹿養殖。
利用“眾匯公司”在沿海地區的分公司和合作伙伴,公司的產品市場從六盤水和貴陽一下子拓展到港澳和沿海。“我們的雞蛋目前在香港已經賣到10元人民幣一枚。”
有的改變正在孕育中。公司一方面籌措建設飼料加工廠,一方面正與華北制藥企業聯系,開發烏雞和梅花鹿的藥用價值,延伸產業鏈。
曾昌文和杜國寧年齡有很大差距,都在這里干得有滋有味。這場珠聯璧合的“閃婚”,雙方滿意。
貴州日報(2012.8.10)
第28屆貴州新聞獎二等獎
作品賞析
杜安
貴州師范大學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文學博士。

立意新穎 理路清晰
新聞消息《一場“閃婚”帶來生產方式變革》講述我省一家現代融資企業與土生土長的養殖企業合并所帶來的變革。選題緊扣時代脈搏,響應黨和國家加快構建山地現代農業體系的要求,彰顯了我省大力發展特色優勢農產品的堅定信念,具有較為重要的新聞價值。
文章的標題新穎,“閃婚”一詞,原指青年男女閃電式結婚,用來形容兩家企業的結合,形象生動又妙趣橫生,令讀者眼前一亮,調動起閱讀的興趣。
導語采用了設問式,“一家現代投融資企業與一家土生土長養殖企業的‘結合’,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懸念設置為文章的可讀性增色不少。主干部分的敘事體式遵循時間順序,完整地將新聞事實以故事性的方式表達出來,將兩家企業的結合過程完整生動地講述給讀者。新聞報道用故事性的方式進行表達,能夠令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由于對事件后續發展產生的好奇而繼續閱讀下去,清晰地呈現兩家性質迥異企業結合所帶來的結果,引發受眾關于產業結構重組與調整問題的思考。新聞消息的最后,鏈接了國家和省重點支持特色優勢農產品良種繁育基地和商品生產基地建設的政策介紹,使讀者對新聞背景更加明確。
通觀全篇,題材重大而立意新穎,脈絡清晰又生動感人,確為新聞消息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