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上篇:感恩心做人

第一章 態度于先:懂得感恩,方知做人

漫步人生路,常懷感恩心

感恩是人類心靈深處的一種思維活動,是人們感激社會、感激生活、感激他人的一種情感,是平抑欲望、凈化心靈、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美好心境。懷感恩之心的人,有顆美好的心靈,生活也會更積極向上。


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曾說過:“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是幸福而又幸運的人。一顆感恩的心,是人類心田中最真、最善、最美的種子。它發芽之后,會開出愛心之花,結出善良之果。而我們的人生也將由此進入與眾不同的新世界。

那是一個感恩節的清晨,有一家人睡醒了,卻極不愿起床,他們不知道如何以感恩的心過這一天,因為他們的生活太窘迫了,幾乎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更別想什么圣誕節的“大餐”了。

如果他們能提早聯系一下當地的慈善團體,或許就能分得一只火雞了,可是他們沒有這么做,他們的自尊心很強,至少不想讓別人把他們當成乞丐一樣看待。所以,是怎么樣就怎么過這個節。

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貧窮往往是爭吵的源泉,這對夫婦為了一點小事爭吵起來。隨著爭吵的升級,火藥味越來越重,家里的孩子在一旁嚇壞了,只覺得自己是那么的無奈和無助。然而命運就在此刻改觀了……

“咚咚咚”,響起了沉重的敲門聲,男孩跑去開門。此時,門外出現了一個高大的男人,滿臉的笑容,手里還提著個大籃子,里頭滿是各種能想到的應節東西:一只火雞、塞在里面的配料、厚餅、甜薯及各式罐頭等,全是感恩節大餐必不可少的。

面對著眼前的景象,這家人頓時愣住了。門口的那個高大的男人開口說道:“這份東西是一位知道你們有需要的人要我送來的,他希望你們曉得還是有人在關懷和愛你們的。”

這一家人都很意外,家庭中的爸爸起初還極力推辭,不肯接受這份禮,可是那個男人卻這么說:“得了,我也只不過是個跑腿的。”帶著微笑,他把籃子擱在小男孩的臂彎里轉身離去,身后飄來了這句話:“感恩節快樂!”

從那一刻起,小男孩的生命從此就不一樣了。那個陌生男人的關懷,讓他曉得人生始終存在著希望,隨時有人——即使是個“陌生人”——在關懷著他們。在他內心深處,油然興起一股感恩之情,他發誓日后也要以同樣方式去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這個小男孩到了18歲,他有了一份工作,終于有能力來兌現當年的許諾。雖然收入還很微薄,在感恩節期間他還是買了不少食物,不是為了自己過節,而時去送給兩戶極為需要的家庭。

他打扮成成送貨員的模樣,開著自己那輛破車親自送去。當他到達第一戶破落的住所時,前來應門的是位拉丁婦女,帶著提防的眼神望著他。她有六個孩子,數天前丈夫拋下他們不告而別,目前正面臨著斷炊之苦。

這位年輕人開口說道:“我是來送貨的,女士?!彪S之他便回轉身子,從車里拿出裝滿了食物的袋子及盒子,里頭有一只火雞、配料、厚餅、甜薯及各式的罐頭。見此,那個女人當場傻了眼,而孩子們也爆出了高興的歡呼聲。

這位年輕媽媽感動的說不出話來,突然,攫起年輕人的手臂,沒命地親吻著,同時操著生硬的英語激動地喊著:“你一定是上帝派來的!”年輕人有些靦腆地說:“噢,不,我只是個送貨的,是一位朋友要我送來這些東西的?!彪S之,他便交給婦女一張字條,上頭這么寫著:“我是你們的一位朋友,愿你一家都能過個快樂的感恩節,也希望你們知道有人在默默愛著你們。今后你們若是有能力,就請同樣把這樣的禮物轉送給其他有需要的人?!?/p>

年輕人把一袋袋的食物仍不停地搬進屋子,使得興奮、快樂和溫馨之情達到最高點。當他離去時,那種人與人之間的親密之情,讓他不覺熱淚盈眶?;厥灼骋娔莻€家庭的張張笑臉,他對自己能有余力幫助他們,內心一股感恩之心。

他的人生竟是一個圓滿的輪回,年少時期的“悲慘時光”原來是上帝的祝福,指引他一生以幫助他人來豐富自己的人生,就從那二次的行動開始,他展開了不懈的追求,直到今日。


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它是一種文化素養,是一種思想境界,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它會讓我們的生活、社會更和諧、更幸福。感恩體現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準則,也是人與人之間一種凝聚力的內核。感恩可以消解人們內心所有的積怨,會讓人心向善,讓愛化解心中的怨憤,滌蕩世間一切塵埃。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感恩思報,做到恩恩相報、善念存心,人間的真情至愛便可代代薪火相傳,便可產生愛的“疊加”“裂變”和“良性循環”,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才會變得更加的和諧,我們自身也會因此變得愉快而又幸福。

感恩是一種境界,人只要活著,就應該感恩。學會感恩,就會善待自己,更好的生活;學會了感恩,就會懂得寬容,不再抱怨,不再計較;學會感恩,我們便能以一種更積極的態度去回報我們身邊的人;學會感恩,我們會抱著一顆感恩之心,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學會感恩,我們會摒棄那些陰暗自私的欲望,使心靈變得澄清明凈……

做人要有感恩的情懷

人的一生要想活得幸??鞓?,受人歡迎喜愛,走得更為長遠,有一項能力必不可少,那就是感恩能力。心理學中是這樣解釋感恩的含義:個體對他人、社會和自然給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產生認可,并意欲回饋的一種認知、情感和行為。感恩,其實貫穿我們生命成長每個階段,如果在我們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思想,則可以沉淀許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許多的不滿與不幸。只有心懷感恩,我們才會生活得更加美好。

“感恩”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生活態度。學會感恩,是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麻木,學會感恩,是為了將無以為報的點滴付出永銘于心。感恩不只是一種對生命饋贈的欣喜,也不只是對這一饋贈所給予的言辭的回饋;感恩是用一顆純潔的心去領受那付出背后的艱辛、希望、關愛和溫情。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你會覺得幸??鞓?。

“感恩”之心,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陽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的日子;沒有水,就不會有生命;沒有雨露,就不會有五谷豐登;沒有父母,就不會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朋師長,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成長!這些淺顯的道理我們都懂,但是我們缺乏的恰恰是對感恩的認識,常常忘卻要有感恩的心態。一個心中不知道感恩的人,是永遠不會滿足的人,也是一個不懂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人。他們整天只會怨天尤人,搞的自己痛苦不堪。


在感恩節期間,有一位男子垂頭喪氣地來到教堂,坐在牧師面前,他對牧師訴苦:“人們都說感恩節要對上帝獻上自己的感謝之心,如今我一無所有,失業已經大半年了,工作找了10多次,也沒人用我,我沒什么可感謝的了!”牧師問他:“你真的一無所有嗎?上帝是仁慈的,神依然愛你,你沒覺得?好,這樣吧,我給你一張紙,一支筆,你把我問你答的記錄下來,好么?”

1:牧師問他:“你有妻子嗎?”

他回答:“我有一個十分善良的妻子,她不因貧窮而離開我,她還愛著我。相比之下,我的愧疚也更深了?!?/p>

2:牧師問他:“你有孩子嗎?”

他回答:“我有孩子,3個男孩,2個女孩,他們都十分可愛,雖然我不能讓他們吃最好的,受最好的教育,但孩子們很爭氣。”

3:牧師問他:“你胃口好嗎?”

他回答:“呵,我的胃口好極了,由于沒什么錢,我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我的胃口,常常只吃7成飽?!?/p>

4:牧師問他:“你睡眠好嗎?”

他回答:“睡眠?呵呵,我的睡眠棒極了,一碰到枕頭就睡熟了?!?/p>

5:牧師問他:“你有朋友嗎?”

他回答:“我有朋友,因為我失業了,他們不時地給予我幫助!而我無法回報他們?!?/p>

6:牧師問他:“你的視力如何?”

他回答:“我的視力好極了,我能夠清晰看見很遠地方的物體。”

于是他的紙上就記錄下這么6條:1.我有位好妻子;2.我有5個好孩子;3.我有好胃口;4.我有好睡眠;5.我有好朋友;6.我有好視力。

牧師聽他讀了一遍以上的6條,說:“祝賀你!感謝我們的上帝,他是何等地保佑你,賜福給你!你回去吧,記住要感恩!”

他回到家,默想剛才的對話,照照那久違的鏡子:“呀,我是多么的凌亂,又是多么的消沉!頭發硬的像板刷,衣服也有些臟……”

后來,他帶著感謝神的心,精神也振奮不少,他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


做人心存感恩,你就不會有太多的抱怨。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源自人對生活的真正熱愛。感恩之心足以稀釋你心中的狹隘和蠻橫,更能賜予人真正的幸福與快樂。心存感恩,你就會感到幸福。

感恩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課,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礎。我們仔細觀察一下,你就會發現生活中總有值得感恩的一切,不要責怪現實給予我們太少,問詢一下我們的心,是不是自己向現實要的太多,要得太理所當然了,忘記了得到的快樂,忘記了感恩。人之所以不開心,也就在于此。

感恩是一種美德,也是一條人生基本的準則。英國著名思想家培根曾說:“學會了感恩,你就學會了做人?!鄙钪械暮芏嗳?,很多時候不僅不懂得去感恩,還總是牢騷滿腹。他們對于生活充滿了太多的抱怨,抱怨沒有更多的物質和金錢、沒有更好的職業、沒有更美的容顏、沒有更好的家庭背景……要知道,你感恩生活,生活才會賜予你燦爛的陽光;若你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擁有感恩的心,會讓我們換一種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與不幸,會使我們在失敗時看到差距,在不幸時得到慰藉。對生活時時懷一份感恩的心情,才會使自己永遠保持健康的心態、進取的信念。

生活中,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感恩現在、過去和將來;感恩父母、老師和他人;感恩自己的努力和社會的恩賜。只有這樣,我們的內心才會充實,頭腦才會理智,眼界才會開闊,人生才會贏得更多的幸福。

學會感恩,生活才會更美好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一個人對自己和他人以及社會關系的正確認識;感恩也是一種責任,知恩圖報,有恩必報,它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人生境界的體現。從道德的意義上看,人家幫助你,你當然要回報別人,這是善良和高貴的象征;從現實的角度看,如果當一個人受到他人的幫助時卻不但不思回報,甚至惡意相向,那么,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如何的渾濁黑暗?

感恩是人性真善美的具體體現,是一種最誠摯的生活態度;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道德準則,是做人的最起碼的修養。然而在當今社會,感恩卻是一種普遍缺失的生活態度和品德素養。在這個物質生活豐富的時代,我們常常對周圍的一切不以為然,往往把金錢和利益看得太重,忽視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覺得父母照顧我們,朋友關心幫助我們都是理所當然的,忙忙碌碌的生活,讓我們忘記了感恩,也無暇去感恩,有意無意中傷害了那些對我們有恩的人,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富商得知有5個貧困孩子生活窘迫,沒錢讀書,就資助了他們。一年后,這5個孩子突然收不到每個月給他們的資助費了,原來富商的公司遇到了財務危機而且馬上就要破產了,所以沒有辦法再繼續資助他們了。富商的心情很沮喪而且感覺到自己很失敗,同時也覺得自己對不能在繼續幫助這些孩子而感到悲傷,同時對竟沒有一個孩子關心他現在的情況而感到失望。

5個被資助的孩子,突然失去了富商的贊助,他們的生活又回到了原來的樣子。他們不知道為什么這位好心的叔叔不肯再繼續資助他們了,再后來聽說那個富商又再繼續資助他們5個孩子之中的一個孩子了,這五個之中的另一個孩子著急了,他也多么希望幸運的光環再次可以降臨到自己的頭上,所以他顧不得心里的忐忑給那位富商打了一個電話,當電話里傳來富商那和藹可親的聲音時,孩子問到,“您能也再繼續資助我嗎?我真的很需要您的幫助!”富商在電話那邊沉沒了半分鐘說道:“孩子,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我又再次資助另一個而沒有再次資助你們嗎?當我心情最低落的時候,我以為我再也不能夠東山再起了,可是我收到了一通意外的來電,就是那個我再次資助的孩子打給我的,他在電話中說到不知道我是因為什么原因不能再繼續資助下去了,但是他還是很感謝我這些年來對他的幫助……后來我又重新打起精神,事業也在我不斷的努力下起死回生,所以當我又有能力的時候,我決定繼續資助這個孩子,至于你們,我只能說感到很抱歉,因為我不能再幫助一些永遠不知道感恩而只知道一味索取的人……”是呀,他從來都只知道接受富商每個月的贈予,從來不曾想過要感謝別人的這份愛心,自己接受的理所當然,就算是后來收不到錢了,自己也沒想過是什么原因他不再資助自己了,從沒有關心過這個問題……聽到這里這個孩子感到無比的羞愧,臉紅的放下了電話。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然而現在,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知道感恩的人不太多了!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把太多事情視為理所當然,因此心中毫無感恩之念。既然是當然的,何必感恩?一切都是如此,他們應該有權利得到的。其實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心態,這些人才會過的一點也不快樂。


美國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吃飯,母親端上來的卻是一盆稻草。全家人都很奇怪,不知道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母親說:“我給你們做了一輩子的飯,你們從來沒有說過哪怕一句感謝的話,稱贊一下飯菜好吃,這和吃稻草有什么區別!”


看看,連世上最不求回報的母親都渴望聽到哪怕一點感謝的回聲,那么我們對待別人給予的幫助和恩惠,不需要答恩言謝嗎?

我們都知道,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連動物間都懂得感恩,更何況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呢?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的恩惠,感恩師長的恩惠,感恩每個人對我們的恩惠,感恩國家的恩惠。沒有父母的養育,沒有師長的教誨,沒有他人的幫助,沒有國家的愛護,我們怎么能生存呢?因此,感恩不僅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優秀品格,更是做人的根本。

感恩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課。心存感恩才會知足惜福,人生路上永遠需要一顆感恩的心。感恩是對生命恩賜的領略,感恩是對生存狀態的釋然;感恩是對現在擁有的在意,感恩是對有限生命的珍惜;感恩是對賜予我們生命的人的牽掛,感恩是對陌路關愛的回敬。

感恩是一種回饋生活的方式,它源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它是我們的力量之源、愛心之根,是我們成就陽光人生的支點、獲得幸福生活的源泉。感恩父母的養育呵護,讓我們體驗了生命的精彩;感恩師長的傳道授業,讓我們開化了蒙昧;感恩朋友的風雨同舟,讓我們渡過了難關;感恩愛人的相濡以沫,讓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感恩生命的存在,讓我們得以感受人間的關愛;感恩自然的多姿多彩,使我們擁有了生機勃勃的世界……感恩讓大愛在人們中間傳遞,讓我們的生活充滿燦爛陽光。

學會感恩,就是要學會不忘恩負義;學會感恩,就是要學會謙虛本分;學會感恩,就是要學會多一份愛,少一份恨;學會感恩,就要懷抱敬畏之心;學會感恩,就不要再沉溺于財富和權力;學會感恩,永遠也不忘了說一聲“謝謝”。

心中有愛,世界才有色彩;心中有感恩,生活才有希望。懂得了感恩,學會了感恩,才能擁有真正的快樂,擁有幸福的人生。

成功者都有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一種智慧,也是一個人成長的催化劑,會讓我們更快地接近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講,感恩是平庸與卓越的分水嶺。只有那些懂得愛和感恩的人,才能獲得最大的成功。因此要想在事業上獲得更大的發展,就必須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在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的奮斗史中,最受人們推崇的是“三恩主義”,即社恩、佛恩和客恩。


作為日本保險業的“推銷之神”,原一平并沒有傲慢自大,反而謙恭為懷,時時刻刻感謝公司的栽培,認為沒有公司提供的平臺,就沒有他今日的成就,因此他十分尊敬公司,連晚上睡覺都不敢把腳朝向公司的方向。這就是社恩。原一平認為自己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刻苦奮斗之外,串田董事長的知遇和栽培功不可沒。不過,他內心里最感謝的是啟蒙恩師吉田勝逞法師、伊藤道海法師,沒有他們的一語道破及指點迷津,或許他還只是一名普通的推銷員。這就是佛恩。他對參加保險的客戶以及周圍合作的同事心懷感激,這就是客恩。原一平自稱,他的所得除10%留為己用外,其余皆回饋給公司及客戶。由于對公司懷著感恩之心,原一平處處為公司的利益著想,為客戶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從而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得到上司和客戶的回贈,登上了事業的高峰。


感恩是一種良好的心態,心存感恩的人更容易獲得機會,機會又將召喚成功。懷著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就不會產生抱怨,不會在困難面前退縮,你會對工作傾注全部熱情,將無限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從而迸發出無限的工作創意,體會到巨大而實在的成就感。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能成就他生命的高度,成就事業的輝煌和人生的幸福。所以,懂得感恩,更容易成功。

當你心懷感激,忠心地為公司工作時,公司也一定會為你設計更輝煌的前景,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作為企業的一員,感恩是一個員工優秀品質的重要體現,只有心懷感恩,才能快樂工作;才能珍惜崗位,愛崗敬業,勤勤懇懇做事,踏踏實實做人;才能免除浮躁,去掉私心,不會過多地計較個人的得失,把自己全身心地融入集體的大家庭之中。當然,你的努力與付出也會得到回報,你的誠信將得到大家的認可,你對自己的工作會更有成就感,你會感覺你的生命更加燦爛,生活更加充實,你的事業也更容易成功。


在某國有企業中,有一位年近50歲的業務員,他在業內已經非常有名了,連續9次取得銷售前10名的成績,有房有車,衣食無憂,但仍在努力奮斗。

有人問他:“為什么還這么拼命?”他說:“每當我想起董事長剛到企業時,為我公正地解決了后顧之憂,以及他對我的諄諄教誨,我怎能辜負厚望?!每當回憶起各位領導不辭辛苦地多次幫助我們解決難題,付出了很多艱辛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奮斗?每當聽到同事深夜連孩子生病都顧不上為趕制標書而發來的傳真聲,我有何臉面不奮斗?每當看到電氣公司一流的現場管理和售前、售后服務,以及發貨部門和車間廣大員工不論嚴冬酷暑,都在為企業勤勤懇懇地工作,我安心不奮斗嗎?”

還有人對他說:“過幾年就50歲了,已經是‘奔五’的人了,還能英雄幾年,何苦呢,急流勇退,見好就收吧?!倍@位業務員說:“奔五怎么了?奔五就是計算機新一代中央處理器,速度比奔四、奔三還快呢。奔五不就是多添幾根白發、幾道皺紋,在臉上留下滄桑的痕跡嗎?女人因為有人欣賞而美麗,男人因為經歷滄桑而有內涵。朱德庸講過:‘男人的皺紋就是男人的魅力所在。’只有奮斗,心才不會老;只有奮斗,人才會有精神;只有奮斗,人生才有價值。我是一位老銷售員,不是老頭子的‘老’,是老虎的‘老’,為了大家的期待,為了兌現我承諾的目標,我一定會奮斗到底!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拼搏商場苦為樂!”


在這個世界上,那些成功者時刻都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工作感恩,對工作負責,他們也因此總是能在工作的過程中展現出各種優秀的品質,進而得到上司的青睞和賞識,得到成功的機會。只有那些失敗者才會將自己得到的一切都視之為理所當然,而他們也因此不思進取,碌碌無為。

感恩既是一種良好的心態,也是一種成功的智慧。一個容易把別人的恩情忘在腦后的人是很難走向成功的,因為,那些幫助過他的人會因為得不到他的回應而離他遠去。當他下次再需要幫忙時,他們可能就不會再伸出援手了,成功也會離他越來越遠。相反,能夠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向所有有恩之人表達感謝的話,當我們再碰到困難時,他們怎么會袖手旁觀呢?他們的幫助無疑會讓我們更容易到達成功的彼岸。

成功者都有一顆懂得感恩的心!每一個人都想成就一番事業,然而,沒有哪一種事業的成功是那么輕而易舉、唾手可得的。它需要的不僅是才華、能力、意志和決心,同時它還需要別人在關鍵時刻拉自己一把。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得到他人持續的支持和幫助,才能一直走在成功的路上。

感謝他人,養成說“謝謝”的習慣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兩個人同時去見上帝,問上帝去天堂的路怎么走。上帝見他們饑餓難忍,就先給了每個人一份食物。

一個人接過食物,真誠地說了一聲“謝謝”;另一個人則無動于衷,好像就應該給他似的。然后,上帝只讓那個說“謝謝”的人上了天堂,另一個則被拒之門外。

站在天堂外的人不服氣:“我不就是忘了說‘謝謝’嗎?”

上帝說:“不是忘了,是沒有感恩的心,所以說不出感謝的話;不懂得感恩的人,不知道愛別人,也得不到別人的愛。”

那個人還是憤憤不平:“少說一句‘謝謝’,差別就這么大嗎?”

上帝又說:“是啊。因為,上天堂的路是用感恩的心鋪成的,上天堂的門只有用感恩的心才能打開,而下地獄則不用!”


的確,天堂與地獄只是一線之隔,關鍵是看你是否懂得感謝。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人幫助了我們,我們是否認為是理所當然,接受了別人的幫助之后,我們是否想起說一句“謝謝”?

說一句“謝謝”,從表面上來看,是一種禮儀、禮貌,是一種人際交往的表達形式。但這種外在的形式是以仁愛、感恩、品德作支撐的。


一個可怕的暴風雨和雷電交加的晚上,一艘蒸汽渡輪撞上一艘滿載木材的貨輪。船在漸漸沉沒,船上393名乘客全部掉入密歇根湖水之中。他們拼命掙扎著等待救援。

一位名叫史賓塞的年輕人奮勇跳入冰冷的湖水中,一次又一次救出溺水者。當他從寒徹入骨的湖水中救出第17個人之后,終因筋疲力盡而虛脫,再也無法站起來。

從此之后,他在輪椅上度過了自己的余生。多年后,一家報紙采訪他,問到那晚之后最難忘的是什么,史賓塞的回答是:“17個人當中,竟沒有一個人向我說聲謝謝?!?/p>


那位因奮力救人而把自己余生放進輪椅的青年,他所要的不僅僅是一聲謝謝,更是對他人格和行為的贊美,然而他失望了。把心中的感激和贊美說出來吧,也許因為你一句贊美的話,就會有一個人不用伴著破碎的心和受傷的靈魂入睡。

“謝謝”是一種禮貌、一種習慣。說“謝謝”,反映了一個人的態度:感恩、謙卑。一聲“謝謝”,雖然微不足道,卻體現了一個人的素養。


某高校的一批應屆畢業生,被導師帶到北京某實驗室里參觀實習。他們坐在會議室里,等待實驗室王科長的到來。這時,有位實驗室的服務人員來給大家倒水,同學們表情漠然地看著她忙活,其中一個還問:“有礦泉水嗎?天太熱了?!?/p>

服務人員回答說:“真抱歉,剛剛用完。”

學生們頓時怨聲一片。

只有輪到一個叫潘杰的學生時,他輕聲地說:“謝謝,大熱天的,辛苦了?!?/p>

這個服務人員抬頭看了他一眼,滿含著驚奇,因為這是她當時聽到的唯一的一句感謝話。

這時候,王科長走進來和大家打招呼,可能大家已經等得不耐煩了,竟沒有一個人回應,王科長也感到有點尷尬。潘杰左右看了看,猶猶豫豫地鼓了幾下掌,同學們這才稀稀落落地跟著拍起手來,由于掌聲不齊,顯得有些零亂。

王科長揮了揮手說:“歡迎同學們到這里來參觀。平時這些事一般都是由辦公室負責接待,因為我和你們的導師是老同學,非常要好,所以這次我親自來給大家講一些有關的情況。我看同學們好像都沒有帶筆記本。這樣吧,秘書,請你去拿一些我們實驗室印的紀念手冊,送給同學們作個紀念?!?/p>

接下來,更尷尬的事情發生了,大家都坐在那里,一個個很隨意地用一只手接過王科長雙手遞過來的紀念手冊。

王科長的臉色越來越難看,走到潘杰面前時,已經快要沒有耐心了。

就在這時,潘杰禮貌地站起來,身體微傾,雙手接過紀念手冊,恭恭敬敬地說了一聲:“謝謝您!”

王科長聞聽此言,不覺眼前一亮,用手拍了拍潘杰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

潘杰很禮貌地回答了自己的姓名,王科長點頭微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早已汗顏的導師看到此情景,才微微松了一口氣。

兩個月后,在畢業生的去向表上,潘杰的去向欄里赫然寫著這個實驗室的名字。有幾位頗感不滿的同學找到導師問:“潘杰的學習成績最多算是中等,憑什么選他而沒選我們?”

導師看了看這幾張因為年輕而趾高氣揚的臉,笑道:“潘杰是人家實驗室點名來要的。其實,你們的機會不僅是完全一樣的,而且你們的成績還比潘杰好,但是除了學習之外,你們需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禮貌便是重要的一課?!?/p>


成功看似偶然,卻隱藏著必然。一聲“謝謝”,雖然微不足道,卻體現了一個人的素養,也許能夠在關鍵時刻改變人的命運。在接受別人幫助時,道一聲感謝,是對別人文明之舉的一種肯定,同時也體現了一個人的教養。

一句簡單的“謝謝”,這不僅是感謝別人的方式,也是對別人所付出勞動的一種肯定和一種鼓勵,更是對別人所付出勞動的一種最起碼的尊重。僅僅是一聲“謝謝”,雖然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詞語,就足以讓內心充滿暖意,足以代表你的真誠。所以,我們要時刻懷著感恩的心,學會道謝,并讓道謝成為一種習慣。

面對恩情,你首先會想到你的父母,只要記住父母的養育之恩,真誠地對他們說聲“我愛你”,不管他們會不會親吻你,理解你,你都會感受到幸福正包圍著你;面對恩情,你不會忘記你的老師,只要記住老師的教育之恩,永遠地對他們說聲“謝謝你”,不管他們在不在世上,會不會回答你,你都會覺得愛在簇擁著你;面對恩情,你會想起所有關心和幫助過你的人,只要記住他們的知遇之恩,及時地說聲“謝謝你”,不管他們是不是還記得你,你的心里都不會留下什么遺憾。面對恩情,你也要想起那些曾經羞辱你的人,只要記住是他們讓你成長,讓你成熟,在心里默默的對他們說聲“謝謝你”,不管他們是不是出于好心,你卻更加完善了自己……

學會說聲“謝謝”,其實不難,不要覺得難為情,不要覺得謝謝起不了什么作用。學會說謝謝,將會成為你人生道路上的“潤滑劑”,將會減少人際摩擦,滋潤人際關系,有助成就事業。所以,對于不管什么人給予自己的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幫助和關懷,也不要忘記說聲“謝謝”。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屏| 镇雄县| 澄江县| 金寨县| 福安市| 宜川县| 杨浦区| 昭苏县| 龙州县| 广昌县| 锦屏县| 宁远县| 斗六市| 武定县| 商洛市| 隆德县| 元谋县| 阿尔山市| 嘉祥县| 安顺市| 饶河县| 湘潭县| 博乐市| 永福县| 凤翔县| 石景山区| 玉门市| 繁峙县| 灵丘县| 荥经县| 正阳县| 杭锦后旗| 弥勒县| 南江县| 太湖县| 昌平区| 谢通门县| 桂平市| 朔州市| 镇坪县| 繁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