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悅癥:不懂拒絕的老好人
- (美)哈麗雅特·布萊克
- 2767字
- 2020-12-07 11:40:34
第6章 好人可以說“不”
一個難解的謎題是,好人們永遠沒有足夠的時間做完他們必須要做的那些事情,也永遠沒有時間照顧自己。但是,如果有人請求他們再多做一件事,他們也從來不會說“不”。
請完成下面的測驗,確定各項描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你的情況。如果陳述符合或基本符合,就選擇“符合”;如果陳述不符合或者基本不符合,就選擇“不符合”。
測驗:你可以說“不”嗎?
1.在完成所有必須要做的事情之前,我真的不能花時間去放松。 符合/不符合
2.對我來說,拒絕朋友、家人或同事的請求非常困難。 符合/不符合
3.我的身份認同取決于我為別人做了什么。 符合/不符合
4.我極少對任何需要我幫助或想要我幫忙的人說“不”。 符合/不符合
5.我幾乎從來沒有真正對自己的工作成績滿足過。 符合/不符合
6.照顧別人常常把我累得精疲力竭,以至于我根本沒有時間或精力去享受生活。 符合/不符合
7.如果我花時間去放松,或者只是做件令自己愉悅的事情,那么我會感到內疚。 符合/不符合
8.我相信,如果我不再像現在這樣為別人做事了,那么以后誰都不會真正在乎我了。 符合/不符合
9.我幾乎從不要求別人為我做什么。 符合/不符合
10.當我本想對別人的請求說“不”時,我說出來的卻往往是“行”。 符合/不符合
打分和解釋
數數你選擇“符合”的個數,得到你的總分,然后參照下面的分數范圍加以解釋:
·總分在7~10分:你把取悅別人看得比照顧自己更重要。你完全不能說“不”。
·總分在4~6分:你應該保持警惕,確保自己不會在“當好人”的陡坡上失足。對于別人的請求,你應該更多地說“不”,或者更有選擇地接受。
·總分在0~3分:對于怎樣從取悅癥中康復,你已經想出了一些辦法。要發揮你敢于說“不”的優點,保持自身需求與他人需求的平衡。
說“不”難如說外語嗎
在好人的字典里,一般不會出現“不”這個字。如果你是一個這樣的好人,那么我可以很有把握地斷言,不管是誰,不管他對你提出怎樣的請求、要求、需求、愿望或邀請,也不管他的表達是含蓄的還是明確的,你幾乎都很難對他說“不”。
說“不”可能會讓你感到內疚或自私,因為在你看來,說“不”就等于讓別人失望。在說了多年的“行”之后,你已經幫別人養成了料定你會應允的慣性。現在你可能會覺得,說“行”實在是你唯一的選擇。
或許,僅僅是動了說“不”的念頭,或者想到了這種可能性,這就足以讓你感到難受、緊張和焦慮。而且,每當你屈服于自己的恐懼說了“行”時,短時間的焦慮緩解只會強化你說“行”的習慣。但是,這種下意識的順從會導致代價高昂的長期后果。
像大多數好人一樣,你之所以對說“不”反感,或許也是因為你預料自己的拒絕可能引起消極、憤怒的反應。從這個意義上說,你已經給“不”這個字賦予了太大的力量,以至于你現在都不敢使用它。
如果你總是說“行”,尤其是在你本想說“不”的時候,那么最終你會發現,你在不快樂地過完自己的每一天,使自己對寶貴的時間和資源的控制屈從于別人的意志。實際上,一直說“行”會讓你成為別人的奴隸。
為什么說“不”會讓你感到那么焦慮和內疚
另外,你對說“不”的逃避,可能還因為你相信自尊要靠為別人做事來贏得。在這種意義上,對別人的請求說“不”,這就等于主動放棄多替別人做事或多幫別人一個忙的機會。因為你的自尊似乎取決于你為別人做了什么,所以你不愿意拒絕多為別人做事的機會,這就可以理解了。
但從長期來看,你面臨的困境在于,盡管到目前為止你幾乎滿足了所有人的需求,你的這種能力令人贊嘆,然而終歸會有那么一天,你的精力會耗盡。你想取悅別人,但你的好意和愿望會讓你精疲力竭,最終達到極點。之后,你就再也不能為別人做所有的事情了,你的自我價值也就失去了近乎唯一的來源。
要想避免極點,保持對最重要的人說“行”的能力,唯一的辦法就是學會令人信服地、有效地說“不”,至少是在某些時候拒絕某些人。事實上,要想治愈你的取悅癥,學會說“不”至關重要。
說“不”將要求你重構自尊的來源。作為一個好人,你已經習慣了把為別人做事當成自己良好感覺的來源,盡管事實上你已經失去了對自己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的控制。
如果想要改變,你必須學會讓自己感覺良好,因為你已經重新掌控了自己的生活。這種掌控在部分上應歸功于你的新能力——能夠有意識地、慎重地選擇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盡管事實上你難免會碰到不得不說“不”的時候。
但是,為什么現在說“不”會讓你感到如此內疚、焦慮和難受呢?你可能沒有意識到,多年來你壓抑想要說“不”的沖動,這一直在給你制造沮喪。一旦有機會,那些沮喪就可能變成盛怒爆發出來。
因此,不足為怪的是,僅僅想到打破說“不”的禁忌也會讓你滿心焦慮。你對說“不”的恐懼,更多的是因為你長期壓抑的怨恨和怒氣,還有你最終可能說“不”的無禮方式,而不單純是因為你說了“不”字。
說“不”意味著劃定界限。打個比方說,如果有人踩了你的腳,那他就侵犯了你的身體界限。
如果你馬上就跟他說的話,你也許能心平氣和地告訴那個人他踩著你的腳了。然而,為了不傷害他的感受,你選擇了保持沉默,盡管你是出于好心,卻很不明智。如果他已經踩了好幾回腳了,可你還是難以開口讓他把腳挪開,你就很可能會達到忍耐的極限,而一旦超過了這個極限,你就再也無法保持禮貌。你越是忍著保持友好和順從,任那個人踩著你的腳,你就越是逼近失控的邊緣。
當“讓你再也無法忍受的”最后一下落到你腳上時,他那樣踩來踩去,已經把你的腳踩得疼痛難忍了,你很可能會氣沖沖地提高了嗓門。你甚至會本能地一把推開那個人,大聲地說他是個笨手笨腳的蠢貨。
過后想想,要是你設定了清晰的界限,一旦有人侵犯你就發出警告,那么你就既顧及了對方的感受,又避免了腳被踩得疼痛難忍的可能。
因為你是一個好人,所以幾乎對任何人說“不”你都會猶豫。由于你的個人界限老是被人侵犯,所以你的腳才被踩得青一塊紫一塊的。因為你一直逃避說“不”,因為你沒有給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設定清晰、嚴格的界限,所以你現在可能會發現,你的忍耐和克制已經逼近極限了。
但是,解決辦法不在于搶先阻止以后說“不”的機會。正如上面的類比所表明的,你越是猶豫著不想說“不”,你心中累積的怨恨和沮喪突然爆發的危險就越大。
只要你允許自己說“不”,哪怕只是在某些時候拒絕某些人,你也已經朝著改善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態度調整:好人可以說“不”
允許自己說“不”,這將幫你卸下肩頭的重負。下次當你本想說“不”,但沖到嘴邊的卻是“行”時,請想想下面這些糾正陳述。
·為了保證你有能力向那些對你最重要的人付出,你需要在某些時候對其他人說“不”。
·你需要像你善待別人那樣善待自己。
·為了保護自己的情感或生理健康你本該說“不”,但是你卻說了“行”,你應該為這樣的行為(而不是相反的行為)感到內疚。
·作為一個人,你的價值并不取決于你為別人做了什么。在某些時候對某些人說“不”,這絕不會減少你的價值或者你在他們眼中的價值,相反可能會增加你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