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善鴻講道德經(jīng)
- 齊善鴻
- 733字
- 2020-12-11 18:11:47
無欲則剛
懂得了老子的智慧,我們也就明白了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一生就是要與自己作戰(zhàn),不斷地覺察自己,不斷地超越自己。
若是不懂得這個道理,就一定會故步自封,就會切斷自我突破和進步的道路。想想看,我們現(xiàn)在的自我,既有缺點也有優(yōu)點,缺點會損害我們,優(yōu)點會成就我們。缺點肯定不能保留,否則就會由小缺點變成致命傷。因此,真正愛自己的人,都是敢于對自己的缺點下狠手的人。至于優(yōu)點,也只是相對的,只要不繼續(xù)突破,優(yōu)點也會落后,唯有不斷地突破,才能給自己的生命和靈魂保鮮。正如一些悟道的人所領悟的那樣:放棄小我才有大我,只有無我才能無限。
老子在這一章中講到了兩種人的狀態(tài):第一種人是為了自己的人,第二種人是為了天下的人。先說第一種人,為了自己的人,就如同盜賊,總是心驚膽戰(zhàn),得寵和受辱都會驚慌失措。很顯然,身份卑微又有貪欲,但心理素質很差的人,就很容易這樣,因為他的心很難承受什么。這樣的人之所以會如此驚恐,就是因為太在乎自己,越是在乎自己,就越是要維護自己的利益與虛榮,就越是容易在寵辱中亂了方寸。
再來說說第二種人,也就是那些無欲無求的清高之士或者已經(jīng)將自己交付給天下的人。他們因為沒有私心、沒有小我、沒有讓自己的主觀背離客觀大道,于是就會變得無所畏懼,正所謂“無欲則剛”“無我則道”“無私無畏”。
老子在這一章講述的是他一直所倡導的道家思想:消除自我和私欲,不與大道相對抗,讓自我合于道,將自我交付給天下,這樣天下才可以信任和依托于他。如果你能按照這樣合于道的原則去做,你就能寵辱不驚,你就能不管遭遇什么樣的局面都能穩(wěn)住心神、冷靜自省,不為外部的變化所改變。
【悟道箴言】
為了天下的人,因為無私,因為沒有自我和私欲,所以沒有大患。
為了天下的人,因為是為天下,所以才可以將天下交付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