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交易制度和常用術語

一、交易制度

(一)保證金制度

1.定義

保證金制度(margin system),也稱押金制度,指清算所規定的達成期貨交易的買方或賣方應繳納履約保證金的制度。在期貨交易中,任何交易者必須按照其所買賣期貨合約價格的一定比例(通常為5%~10%)繳納資金,作為其履行期貨合約的財力擔保,然后才能參與期貨合約的買賣,并視價格確定是否追加資金,這種制度就是保證金制度,所繳納的資金就是保證金。

2.特點

(1)對期貨合約上市運行的不同階段規定不同的交易保證金比例。一般來說,交易保證金比例隨著交割期的臨近而提高。

(2)隨著合約持倉量的增大,交易所將逐步提高該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比例。

(3)當某期貨合約出現連續跌停時,交易保證金比例相應提高。

(4)當某品種、某月份的合約按結算價計算的價格在連續若干個交易日的累積漲幅達到一定程度時,交易所有權根據市場情況,對部分或全部會員的單邊或雙邊持倉,按同比例或不同比例提高交易保證金水平,限制部分或全部會員劃出資金、暫停部分或全部會員增開新倉,調整漲跌停板幅度,采取限期平倉或強行平倉等一種或多種措施,以控制風險。

(5)當某期貨合約交易出現異常情況時,交易所可按規定的程序調整交易保證金的比例。我國期貨交易者繳納的保證金可以是現金,也可以是現金等價物,如價值穩定、流動性強的標準倉單或者國債等有價證券。

(二)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

1.定義

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是指在每個交易日結束后,由期貨結算機構對期貨交易保證金賬戶當天的盈虧狀況進行結算,并根據結算結果進行資金劃轉。當交易發生虧損,進而導致保證金賬戶資金不足時,期貨交易者必須在結算機構規定的時間內向賬戶中追加保證金,以做到當日無負債。

2.特點

(1)交易所對所有賬戶的交易及頭寸按不同品種、不同月份的合約分別進行結算,在此基礎上匯總,使每一交易賬戶的盈虧都能得到及時、具體、真實的反映。

(2)交易所在對交易盈虧進行結算時,不僅對平倉頭寸的盈虧進行結算,而且對未平倉合約產生的浮動盈虧也進行結算。

(3)對交易頭寸所占用的保證金進行逐日結算。

(4)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是通過期貨交易分級結算體系實施的。期貨交易所(結算所)對會員進行結算,期貨公司根據期貨交易所(結算所)的結算結果對客戶進行結算。期貨交易所會員(客戶)的保證金不足時,會被要求及時追加保證金或者自行平倉;否則,其合約將會被強行平倉。

(三)漲跌停制度

1.定義

漲跌停板制度又稱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制度,是指期貨合約在一個交易日內的交易價格波動不得高于或者低于規定的漲跌幅度,超過該漲跌幅度的報價將被視為無效報價,不能成交。

2.特點

我國境內期貨漲跌停板制度的特點如下:

(1)一般而言,對期貨價格波動幅度較大的品種及合約設定的漲跌停幅度相應較大。

(2)交易所可以根據市場風險狀況調整漲跌停幅度,調整特點包括:

①對于新上市的品種和新上市的期貨合約,其漲跌停板幅度一般為合約規定漲跌停板幅度的2倍或3倍。

②在某一期貨合約的交易過程中,當合約價格同方向連續漲跌停板、遇國家法定節假日,或交易所認為市場風險明顯變化時,交易所可根據市場風險調整其漲跌停板幅度。

③對同時適用交易所規定的兩種或兩種以上漲跌停板情形的,其漲跌停板按規定漲跌停板中的最高值確定。

(3)在出現漲跌停板情形時,交易所一般將采取以下措施控制風險:

①當某期貨合約以漲跌停板價格成交時,成交撮合實行平倉優先和時間優先的原則,但平倉當日新開倉位不適用平倉優先的原則。

②在某合約連續出現漲跌停板單邊無連續報價時,實行強制減倉。

(四)持倉限額制度及大戶報告制度

1.定義

(1)持倉限額制度是指交易所規定會員或客戶可以持有的、按單邊計算的某一合約投機頭寸的最大數額。

(2)大戶報告制度是指當交易所會員或客戶某品種、某合約持倉達到交易所規定的持倉報告標準時,會員或客戶應向交易所報告。

2.特點

我國商品期貨市場的特點如下:

(1)交易所可根據不同期貨品種的具體情況,分別確定每一品種每一月份的持倉限額及大戶報告標準。

(2)投機頭寸持倉達到交易所限量的80%以上時,應向交易所報告。

(3)一般按照各合約在交易全過程中所處的不同時期,分別確定不同的持倉限額。

(4)期貨公司會員、非期貨公司會員,一般客戶分別適用不同的大戶限額及持倉報告標準。

我國金融期貨交易市場特點如下:

(1)我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對套期保值和套利交易的持倉均不做限制。

(2)同一客戶在不同期貨公司開倉交易,則其在某一合約的持倉合計不得超出該客戶的持倉限額。

(五)強行平倉制度

1.定義

強行平倉是指按照有關規定對會員或客戶的持倉實行平倉的一種強制措施,其目的是控制期貨交易風險。

2.類別

(1)交易所對會員持倉實行的強行平倉。

(2)期貨公司對其客戶持倉實行的強行平倉。

3.適用的情形

(1)因賬戶交易保證金不足而實行強行平倉,這是最常見的情形。強行平倉制度的實施,有利于會員(客戶)避免賬戶損失擴大,交易所通過控制個別賬戶的風險,可有力地防止風險擴散,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

(2)因會員(客戶)違反持倉限額制度而實行強行平倉制度,即會員(客戶)的持倉超過了規定的持倉限額,且未在期貨交易所(期貨公司)規定的期限內自行減倉,其超出持倉限額的部分頭寸將會被強行平倉。強行平倉制度成為持倉限額制度的有力補充。

二、常用術語

(1)合約名稱。合約名稱注明了該合約的品種名稱及其上市交易所名稱。例如,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合約,合約名稱為“上海期貨交易所陰極銅期貨合約”。

(2)交易單位。交易單位是指在期貨交易所交易的每手期貨合約代表的標的物的數量。

(3)合約價值。合約價值是指每手期貨合約代表的標的物的價值。對于商品期貨來說,確定期貨合約交易單位的大小,主要應當考慮的因素有合約標的物的市場規模、交易者的資金規模、期貨交易所的會員結構和該商品的現貨交易習慣等。一般來說,某種商品的市場規模較大,交易者的資金規模較大,期貨交易所中愿意參與該期貨交易的會員單位較多,則該合約的交易單位就可以設計得大一些;反之則設計得小一些。

(4)報價單位。報價單位是指在公開競價過程中對期貨合約報價所使用的單位,即每計量單位的貨幣價格。

(5)最小變動價位。最小變動價位是指在期貨交易所的公開競價過程中,對合約每計量單位報價的最小變動數。在期貨交易中,每次報價的最小變動數值必須是最小變動價位的整數倍。

(6)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規定期貨合約在一個交易日中的交易價格波動不得高于或者低于規定的漲跌幅度。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一般是合約中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一定幅度。我國期貨市場上的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以合約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一定百分比來設定。期貨合約上一交易日的結算價加上允許的最大漲幅構成當日價格上漲的上限,稱為漲停板。期貨合約上一交易日的結算價減去允許的最大跌幅則構成當日價格下跌的下限,稱為跌停板。

(7)合約交割月份。合約交割月份是指某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的月份。商品期貨合約交割月份的確定一般受該合約標的商品的生產、使用、儲藏、流通等方面的特點影響。

(8)交易時間。期貨合約的交易時間由期貨交易所統一規定。交易者只能在規定的交易時間內進行交易。日盤交易時間一般分上午和下午進行,每周5天。此外,我國期貨交易所還對部分品種開展夜盤交易,形成了期貨合約的連續交易。

(9)最后交易日。最后交易日是指某種期貨合約在合約交割月份中進行交易的最后截止日。合約的最后交易日必須按規定進行實物交割或現金交割。期貨交易所根據不同期貨合約標的物的現貨交易特點等因素確定其最后交易日。

(10)交割日期。交割日期是指合約標的物所有權轉移,以實物交割或現金交割方式了結未平倉合約的時間。

(11)交割等級。交割等級是指由期貨交易所統一規定的、允許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合約標的物的質量等級。在進行期貨交易時,交易雙方無須對標的物的質量等級進行協商,發生實物交割時按交易所期貨合約規定的質量等級進行交割。

(12)交割地點。交割地點是由期貨交易所統一規定的進行實物交割的指定地點。金融期貨交易不需要指定交割倉庫,但期貨交易所會指定交割銀行。

(13)交易手續費。交易手續費是期貨交易所按成交合約金額的一定比例或按成交合約手數收取的費用。交易手續費的高低對市場流動性和成交量有一定影響,交易手續費過高會增加期貨市場的交易成本,擴大無套利區間,降低市場的交易量,不利于市場的活躍,但可起到抑制過度投機的作用。

(14)交易代碼。例如,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滬深300股指期貨的交易代碼為IF;鄭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貨的交易代碼為SR;大連商品交易所豆油期貨的交易代碼為Y;上海期貨交易所銅期貨的交易代碼為CU。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仁县| 兴城市| 巴青县| 新竹县| 上栗县| 叶城县| 二连浩特市| 娱乐| 祁东县| 新民市| 龙南县| 南川市| 武威市| 巩留县| 永靖县| 灵台县| 双鸭山市| 丹江口市| 资兴市| 来凤县| 凌海市| 莒南县| 迁安市| 仁布县| 文山县| 镇巴县| 汝城县| 义马市| 浦江县| 翼城县| 盐山县| 壤塘县| 宜都市| 彩票| 丁青县| 奉新县| 民县| 家居| 大悟县| 彭阳县| 同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