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童年往事
書名: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Three Days to See(雙語譯林·壹力文庫)作者名: 海倫·凱勒本章字?jǐn)?shù): 3101字更新時間: 2020-12-07 17:00:20
至于生病以后那幾個月的事,我?guī)缀醵加洸黄饋砹恕V皇请[約記得我常坐在母親的膝上,或是緊拉著母親的裙擺,隨著母親不停地進進出出。
我用手觸摸著所有的東西,感覺著一切東西,用這種方式我竟然懂得了許多事情。不久,和別人交流的渴望越來越強烈,于是開始做一些簡單的動作,如:表示“不”就搖搖頭,表示“是”就點點頭,表示“來”就拉著別人往我這里靠,表示“去”則用相反的方法。當(dāng)我想吃面包時,我就以切面包、涂奶油的動作表示。如果午飯我想吃冰激凌,我會縮著脖子,跺著腳,做出發(fā)抖的樣子,表示“冷”的意思。更重要的是,母親成功地讓我明白了很多事情。當(dāng)她希望我?guī)兔δ檬裁礀|西時,我總能領(lǐng)會,跑到樓上或到她示意我去的地方把東西取來。母親的慈愛和智慧在那漫長的黑夜里讓我看到了些許的光明。
生活上的事我也明白了一些。五歲時,我學(xué)會了把洗衣店里送回來的衣服疊好收起來,并且還可以把它們分類并從中找出哪些衣服是我自己的。如果母親和姑母要出去,從她們的梳洗打扮我就可以感覺出來,那時候我就會央求她們帶我一塊去。遇到親戚朋友來串門,家里人總是叫我來見客人。他們走時,我會揮手告別,我還依稀記得這種手勢所表示的意義。
記得有一次,家里有位重要的客人來訪,從門的啟閉,我就知道客人已經(jīng)來了。我趁著家人不注意,跑到母親的房間,學(xué)著母親的樣子在鏡子前梳妝:往頭上抹油,在臉上搽粉,把面紗用發(fā)夾固定在頭發(fā)上,讓面紗下垂,輕蓋在臉上。化妝完畢后,我又找了一件寬大的裙子罩在身上。在這一身可笑的打扮完成以后,也下樓去幫家人去接待客人。當(dāng)時的場面即使我不說,相信大家也能猜到幾分。
記不起我是什么時候才第一次覺察出我是與眾不同的,但我記得在莎莉文老師到來之前,我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了。那時我就已經(jīng)注意到,母親和小伙伴們在表示要別人做什么事情的時候,并不是像我一樣比畫著和別人交流,他們是用嘴巴在交談。當(dāng)他們談話的時候,我會站在兩個談話者之間,用手觸摸他們的嘴巴,企圖知道他們在說些什么,可是我仍然無法明白他們的意思,心里十分著急。于是我拼命嚅動嘴唇,擺動四肢,意欲與他們交談,可是他們一點反應(yīng)也沒有。我生氣極了,絕望極了,又踢又叫,直到筋疲力盡為止。
從那以后,我經(jīng)常會為了一些小事而無理取鬧。我煩躁的時候,竟會把保姆埃拉踢傷,我知道她很痛,所以當(dāng)我氣消時,心里就覺得很愧疚。但是愧疚歸愧疚,當(dāng)事情又不順我的心意時,我還是會瘋狂地胡亂踢打。
在童年的那些黑暗歲月里,我有兩個朝夕相處的伙伴,一個是我們家廚師的女兒黑人瑪莎·華盛頓,另外一個是一只名叫貝利的狗,它是一條獵狗,在我們家好多年了。瑪莎·華盛頓很容易就懂得了我的手勢,所以和她在一塊我覺得很輕松。瑪莎大概認(rèn)為與其跟我打架,還不如乖乖地聽話好些,所以她都會迅速果斷地完成我交代的事,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高興。我身體健康并且生性活潑好動,性情沖動又不顧后果。我非常了解自己的性格,總是喜歡我行我素,甚至不惜一戰(zhàn),有時候為了幾個點心而爭吵不休。那個時期,我跟瑪莎在廚房度過了不少時光,我喜歡幫瑪莎揉面團,做冰激凌,磨咖啡,在餅缸里面亂攪一通,或是喂一群準(zhǔn)備用來食用的母雞和火雞們。那些小家伙一點兒也不怕人,它們竟敢吃我手上的東西,并且還乖乖地讓我撫摸。有一天,一只大火雞竟把我手中的西紅柿給搶走了。或許是受火雞的啟發(fā),不久,我和瑪莎把廚娘剛烤好的糕餅偷走了,躲在柴堆里吃得一干二凈。誰知卻吃壞了肚子,吐得一塌糊涂,真不知道那只火雞是否也受到了這樣的懲罰。
我特別愛到深深的花叢里去找珍珠雞的蛋。我雖不能跟瑪莎說“我要去找蛋”,但只要我把兩手合成圓形,放在地上,示意草叢里有某種圓形的東西,瑪莎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就會和我一同前去找蛋。我們?nèi)羰怯行艺业搅说埃医^不允許讓瑪莎有拿著蛋的機會,如果她拿著蛋,我會用手勢告訴她,她拿著蛋,一摔跤就會把蛋打碎的。存谷子的谷倉、喂馬的馬廄以及乳牛場都是我和瑪莎其樂無窮的樂園,我們在里面無憂無慮地生活著。當(dāng)我跟瑪莎到乳牛場時,擠牛奶的工人常常讓我把手放在牛身上,有時候,也會讓我把手放在牛的乳部,因為好奇,我被牛尾打了好多次。
準(zhǔn)備圣誕節(jié)也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雖然我不明白過節(jié)的意義,但是只要一想到滿屋子誘人的美味以及為了讓我們聽話而給我們的美味,我就格外高興。那個時候,家里人都會很忙,他們就會讓我們幫忙磨香料、挑葡萄干,但是有時候我們還會偷偷嘗嘗那些攪拌過食物的調(diào)羹。圣誕節(jié)的時候,我也會模仿別人把長襪子掛起來,其實我對禮物本身并沒有多大的興趣,當(dāng)然也不會像其他孩子一樣不等到天亮就去看襪子里面的禮物,我只是對這個備受歡迎的形式,準(zhǔn)確點說是儀式,更感興趣。
其實瑪莎·華盛頓也和我一樣喜歡惡作劇。七月的一個午后,天氣酷熱,有兩個小孩坐在陽臺上。一個大約六歲,另一個大約八九歲。只見那個大一點的孩子,皮膚黝黑,絨毛般的頭發(fā)用鞋帶扎起來,看起來就像很多螺絲錐長在頭上似的;而那個小點的孩子,則皮膚白皙,并且有著一頭金黃的卷發(fā),但是看上去好像什么都看不見,也什么都聽不見。這個六歲的盲童就是我,而那個皮膚黝黑的小黑妹就是瑪莎。我們兩個人坐在石階上正忙著剪紙娃娃。玩了一會兒,我們便對這種游戲失去了興趣,于是就開始尋找新的刺激。我們在想用剪刀我們可以干什么呢?剛開始我們先是把鞋帶剪碎,然后又剪石階邊的忍冬葉子。突然,瑪莎那一頭“螺絲錐”引起了我的注意。剛開始,瑪莎反抗著不肯讓我剪,可是我非得剪,抓著瑪莎的“螺絲錐”不放,拿起剪刀就剪了下去。剪完瑪莎的頭發(fā),我也非常慷慨地讓瑪莎剪我的頭發(fā),若不是母親發(fā)現(xiàn)得早,我想我的頭發(fā)很可能已經(jīng)被瑪莎統(tǒng)統(tǒng)剪光了。
我的另一個玩伴是我們家的那只老獵狗貝利。它又老又懶,喜歡躺在暖爐旁睡覺,不愛跟我到處亂跑。它很笨,我盡力教它手語,但是它就是不明白我在講些什么。有時它忽然跳起,驚得渾身顫抖,接著又全神貫注地蹲著,就像要逮一只鳥的樣子。我不明白它為何如此,但它不聽我的指揮是肯定的。這使我大為惱火,貝利就免不了要受一頓皮肉之苦。我折騰完以后,貝利就會爬起來,伸伸懶腰,鼻子里不停地哼哼兩聲,轉(zhuǎn)到火爐的另一頭再次躺下。它一點都不聽我的,這讓我覺得一點成就感都沒有,便又去廚房找瑪莎玩。
童年時代的種種往事歷歷在目,一想起那段沒有光、沒有聲音的黑暗世界的時光,有些影像就會更清晰地浮現(xiàn)在我眼前。
記得有一天,我不小心把水濺到了圍裙上,我隨即便把圍裙張開,放在房間火爐旁邊的余火上烤,但是急性子的我覺得干的速度還是不夠快,索性就把圍裙放在了暖爐上。圍裙一碰著火,“騰”的一下著了起來,不僅燃著了圍裙,還把我的衣裳也燒著了。我驚慌失措地驚叫起來,多虧老奶奶維尼及時趕來把火撲滅。但是她當(dāng)時用一床毯子把我裹住,差點兒把我憋死。幸運的是,除了手和頭發(fā)之外,其余的地方燒得還不算厲害。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我對鑰匙產(chǎn)生了極大的好奇,對它的使用方法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有一天早晨,我突發(fā)奇想,竟然把母親鎖在了儲藏室里。母親在里邊拼命敲門叫喊,我卻坐在走廊前的石階上,感覺著敲門所引起的震動而“咯咯”地笑個不停。因為當(dāng)時仆人們都在屋外干活,母親被鎖在里邊足有三個小時。經(jīng)過這次惡作劇,父母決定盡快請人來管教我。記得我的家庭教師——莎莉文小姐剛到家里來的時候,本性難改的我,同樣也尋找機會把她鎖在了房間里。有一次,母親讓我上樓送東西給莎莉文小姐,我回轉(zhuǎn)身“砰”的一下就把門鎖上了,并且把鑰匙藏在客廳角落的衣柜下,任憑他們怎么哄我,我就是不肯吐露鑰匙的下落。父母找不見鑰匙,只得搭了一架梯子讓莎莉文小姐從窗戶爬出來。當(dāng)時我真的覺得特別有成就感。在事情過去幾個月之后,我才把鑰匙交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