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雙語譯林·壹力文庫)
- (美)埃德溫·勒菲弗
- 4823字
- 2020-12-09 16:52:41
于人而言,吃一塹長一智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誰都知道事物具有兩面性,可股市卻始終只有一面。不是多頭的一面,也不是空頭的一面,而是正確的一面。真正記住這條通則所花費的時間,遠遠超過股票投機游戲中很多技術層次的東西。
據說有人能模擬操作股市,證明自己有多厲害。這些玄幻的賭徒有時的確能賺很多錢,這樣很容易讓人成為大賭特賭的賭徒,就像老故事里說的那樣,某人第二天要與人決斗。
助手問他:“你能行嗎?”
決斗的人說:“當然,我能在二十步之外射中酒杯腳。”他還一副很謙虛的樣子。
“厲害啊。”助手沒任何反應,“可酒杯上若有個手槍對著你的心臟,而且已經上膛了,你還能行嗎?”
我覺得,必須要擁有實際賺到的錢才能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我過去栽的跟頭讓我明白:只有百分百堅信不會后退,才可以開始前進。如果不能前進,那就蟄伏待動。我的意思并非說人犯錯了不要去止損。他就該那樣做,不過最好不要把自己培養成優柔寡斷的人。我這輩子總在犯錯,不過我會吸取教訓,也總結了一些很實用的經驗。有那么幾次,我的虧損很大,但是我的虧損從來都不是徹底的虧損。不然的話,我現在也就不是我了。我總是相信自己還有機會,我不會在同一條道上摔兩次。我相信自己。
如果誰要靠這種游戲過活的話,就必須要自信,只有自信才不至于盲目相信各種亂七八糟的內幕消息。如果按照史密斯的內幕消息去買進賣出,那他就成了我的心理依靠,他一旦外出度假,又恰逢交易的好機會來了,那該怎么辦?不能這樣啊,先生,可不能靠別人教我們怎么去賺錢。以我的經驗來看,只有靠自己的判斷才能賺更多錢,不管誰提供的消息都比不上這個,我用五年時間才學會了怎么聰明地玩這個游戲,足以讓我在自己正確時賺大錢。
我身上沒有多少你認為的那種有趣經歷。我的意思是,學習怎么樣去投機股票,這個歷程沒有什么趣味性。我有好多令人不爽的失敗經歷,跟華爾街上的那些人一模一樣。投機是一件非常耗人的艱難事情,玩的人一定要緊盯著不能松懈,不然的話隨時都可能會失業。
本來,我要做的事情也不難,在受到富勒頓公司的打擊后我就應該知道了:換個角度去看待投機。但我沒有很快認識到,其實很多東西在對賭行都沒辦法學到。我覺得在投機過程中已經能手到擒來了,其實只不過是在對賭行有點小小戰績而已。而在對賭行的那些日子的確讓我的分析判斷能力有所提升,尤其是訓練了記憶力。這兩點我學得很好。身為交易人士,我起先的那些成功經歷都源于這兩點,而并不是我有多么聰明或者多么博學,我沒受過頭腦訓練,是很無知的。在玩這個游戲的過程中我學會了操作,而且這個游戲也在教導我的同時很冷血地鞭打我。
直到現在我都記得初到紐約那天的情形。我提到過對賭行不跟我做生意,所以我只能去找名號響亮的經紀人。我原來有個同事在紐交所會員企業哈丁兄弟公司工作,我早上到紐約后,中午一點前就在那家公司開好了股票賬戶,準備交易。
我沒有跟你解釋過。我是多么自然而然地就玩起對賭行那一套,瞅準股價走勢,伺機捕捉一小段一定會出現的價格變化。沒人對我說這與原來有何不同,要是有人告訴我這樣是不行的,那我也一定會去驗證一番。只有賠錢才讓我相信我錯了,只要能賺錢就是正確之道。這就是投機的實質。
那段時日,股市活躍,股民們輕松快活,很讓人興奮,我一下子就如魚得水。熟悉的股市行情公告就在我的眼前,大家談的話我15歲以前就學會了。有個男孩干著我剛開始做事時干的那些活,股民們一動不動地看著股市行情公告牌,大喊著股價數字,討論著行情。機器跟我熟悉的機器顯然完全一樣。空氣和我在伯靈頓賺到第一筆錢(就是那3.12美元)以來所呼吸的空氣一樣。行情還是那樣的行情,股民還是那種股民,游戲也還是那個游戲。不要忘記,這時候我才22歲,我覺得自己已經完全掌握了這個游戲規則,難道不是這樣嗎?
我專心觀察著股市行情公告牌,看準了想買的股票,它的形勢不錯,84美元,我買了100股,沒到半個小時,我就以85美元拋掉。緊接著,我又瞅準了另一只股票,然后用相同手法行事,在很短的時間里凈賺3/4個點。初試身手就旗開得勝,不是嗎?
請注意,在這家名氣很響的地方,光在頭一天只花了兩個小時,我就買賣了1100股,搶進搶出。但是那天的結果是,我賠掉了1100美元,意思是我在紐交所第一次出手就損失了一半資金。請記住,有賺錢的時候,但最后賠掉了1100美元。
我沒有在意,因為我根本不知道哪里出錯了。我的每一步都穩穩當當,如果在之前的對賭行,肯定是穩賺不賠的。失去的那1100美元很清楚地告訴我,機器沒有以正常的方式對待我,可只要機器操作人員沒有問題,就沒什么可擔心的。22歲年輕人的懵懂不是什么大弱點。
過了幾天,我告訴自己:“在這里這樣交易可不行,這里出來的信息沒有多大的參考價值。”不過這也就是一閃念的事,我沒深想,繼續按照老路子玩,有賺有賠,一直賠到一文不剩,我就去跟老富勒頓借了500美元。后來我帶著從對賭行賺到的那些錢,再次由圣路易斯跑到紐約。
我學得更加謹慎,有一陣子還玩得比較順手。手頭一寬裕,我就盡力讓生活愜意點。我認識了一些新朋友,日子過得還不錯。不要忘記,我才不到23歲,一個人能闖蕩紐約,口袋里也有掙來的錢,我心中堅信我已經開始了解新的股價機器了。
我開始考慮我的單子下到證券交易所大廳后實際的執行情況,行動變得特別謹慎,不過我還是相信來自紙上的那些信息,沒有在意普遍性的規則。我一直不轉變方式,就看不出自己操作上的真正問題。
1901年,經濟開始進入大增長時期,我掙了很多錢——對一個年輕人來說——是很多錢。你還記得那些日子嗎?國家經濟繁榮,工業兼并和資本重組來勢洶洶,股市被瘋狂地托舉起來。我聽說以前日子紅火時,華爾街號稱日成交量達到了25萬股,一天能倒騰2500萬美元的股票。到1901年,股民們制造了日成交量300萬股的創世紀錄,每個人都在賺錢。那些揮金如土的鋼鐵巨頭也進來了,都是些百萬富翁,能讓他們感到滿意的游戲就是闖蕩股市。我們曾遇到過這樣的大人物:約翰·蓋茨和他的一群朋友,他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賭個100萬”,比如約翰·德里克、羅伊爾·史密斯這些里德-利茲-摩爾集團的人,他們把鋼鐵公司的股份賣掉,然后在股市把羅德島系統的一大半股份買進手里。還有施瓦布、弗里克、菲甫斯和匹斯堡集團,更別提很多很多在這場金錢易主的游戲中虧了本,但在其他行當里都被奉為大作手的人了。你可以買賣所有的股票。凱恩炒熱了美國鋼鐵公司的股票。一個經紀人幾分鐘就能賣掉10萬股,多美好的時代啊,多令人艷羨的巨頭啊,而且人們不用為賣掉股票納稅,簡直就是一派沒有終點的祥和氣氛。
沒多久,我聽到了熊市要來的流言。老手們都說,除了他們,其他人都是瘋子。可事實卻是除了他們外,其他人都賺到了錢。我自然知道,牛市總有到頭的時候,見股票就收入囊中的瘋勁兒也有終止的一天——我做好了面對熊市的心理準備。可我每次賣出后都在虧,如果不是我出手快,可能會賠更多。我夢想著股市暴跌,但我也小心翼翼地操作。我買進的股票賺了錢,拋掉的又賠本了,一直沒賺什么大錢,雖然你們會因為我出手豪爽而覺得我賺了不少。
有一只股票我一直沒放空,就是北太平洋鐵路的股票。我以往具有的那些能力有了用武之地,通過分析后我覺得大多數股票都已經被人買到久盤不動了,而北太平洋的走勢卻很好,可能還會上漲。我們現在都清楚,當時不管是普通股還是優先股,都被庫恩-羅布-哈里曼集團收入囊中。我手里握著北太平洋1000普通股,沒有被其他人的意見左右,一直牢牢抓住不放。當它漲到110美元的時候,已經上漲了30個點,我立馬伺機賣掉,賺了將近5萬美元,這是那時候我賺得最多的一筆錢。對于幾個月前在同一個地方還賠得吐血的人來說,這種成績就算非常難得了。
你可能記得,哈里曼集團那時候通知摩根集團和希爾集團說,他們要取代摩根在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地位,然后摩根集團事先讓操盤的凱恩買進5萬股北太平洋,設法保住他們對公司的控股權。據說,凱恩讓銀行家羅伯特·培根做好了買15萬股的準備,羅伯特照辦了。總之,凱恩派了他的經紀人艾迪·諾頓去買北太平洋的10萬股。我覺得,他們接下來又買了5萬股,然后演變成一場著名的收購大戰。1901年5月8日閉市后,誰都知道有兩家金融巨鱷的戰爭正在持續。這個國家從未出現過規模如此龐大的巨頭資本之戰,哈里曼對戰摩根,真正的棋逢對手啊。
5月9日早上,我拿著5萬美元現金,沒有一只股票。我說過,我做好了迎接熊市的準備,現在機會來了。我知道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從暴跌開始,接著很多價格低廉的股票充斥股市,用不了多久又馬上反彈,然后那些低價買進的股民們就會大賺。這都不用他福爾摩斯來推理我也能判斷出這一點。我們即將有機會在股價一漲一跌之間穩穩當當地獲取巨大利潤。
所有事情都在我的預料之中,可是我卻賠盡了錢。我沒有料到會有一些意外出現。如果人們不遇到突發事件,大家就不會有什么差別,生活該是多么無趣,炒股也就只是乏味的增減,而股民也只是思維僵化的記賬員而已。恰恰就是預測讓人腦洞大開。你只要想想要猜得正確你必須做什么,就知道這一點。
就像我預測的那樣,股市又變得瘋狂了,巨額的成交量,變幻無常的股價。我下了一大堆賣單。我看到想做的股票開盤價不是太好,心里一陣興奮。經紀人為我忙著,他們與其他經紀人一樣兢兢業業,可等到他們執行我的單子時,價格已經跌了20多個點。成交量太大了,報價紙帶上的數字遠遠落在市況之后。當我按報價紙帶顯示的股價,比如100美元,下單賣出股票時,經紀人卻以80美元替我賣掉,比前一天的收盤價還低三四十美元,這好像是我花錢讓股價跌落到我想買的低價了。不過股價不會一直這樣下跌,所以我馬上決定平了空頭,掉轉方向做多頭。
經紀人按照交易所接到單子時候的那個股價買進股票,并不能按照能讓我有利可圖的那個股價買,而是他們的場內人員拿到我的委托單時,證券交易所的市價。他們付出的價格比我預估的高出15點,誰能受得了一天之內就損失35點呢。
我被滯后的信息完全損傷了,根據報價機信息判斷行情的習慣耍了我,紙上顯示的股價和真實的股價不符讓我遭受了大損失。我被曾經讓我失敗過的東西再次打倒。如此看來,光靠那些滯后的信息,而不顧經紀人是怎么操作的會吃大虧。我特別吃驚,為什么早沒有搞明白這點而找到應對措施呢。
我的行為比看不出來還糟糕,我繼續交易,繼續搶進搶出,也沒考慮經紀人的操作規律。你知道,我沒做過限價交易,我要抓住機會,打敗股市而不是股價。我一旦覺得可以賣就趕緊賣掉,覺得股價會漲就趕緊買進,堅守投機的這一條通則挽救了我。在對賭行里的那一套——簡單地玩限價交易——在股票交易所里也可以使用。倘若不是吃了虧,我就學不到實打實的投機玩法,只能按照粗淺的經驗一直冒險。
為了減少紙帶機滯后于股市的不利影響,我每次都嘗試玩限價買賣,但股市一直飛速變化,我只好放棄這樣的做法。我都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改變,耗了那么多年,我才知道不能賭隨后幾檔的小小起伏,而應該賭預期即將出現的大波動。
5月9日賠了以后,我就改變了做法,不過還是有漏洞。要不是偶爾會賺點錢,我可能會更快地學到市場中的智慧。但我賺到的錢也夠我舒服地生活,開心地享受生活。那年夏天,我跟其他富裕發達的華爾街人一樣,到新澤西海濱去避暑,只是賺的錢不足以支撐我的虧損和生活開銷。
我繼續那樣交易,不是因為我頑固不化,而是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更別說如何解決了。我不厭其煩地說這些,只是想讓你知道,天將降大任于我,必會先讓我吃些苦。在對付大型動物時,我的那桿老獵槍與高超的來復槍相比,劣勢太明顯了。
這年秋天,我一方面輸掉了全部的資金,另一方面對屢敗屢戰的炒股游戲也產生了厭倦,我做出了離開紐約的決定,想換個地方換個方向玩。我從14歲開始玩股票,15歲賺到第一個1000美元,21歲賺到第一個1萬美元。我很多次賺了上萬美元又虧掉了。我在紐約賺過幾千、幾萬美元,又把這些錢虧掉了。我最多賺過5萬美元,兩天后,又賠得血本無歸。我沒有其他的生意,也不知道別的游戲。幾年以后,我被打回原點。更不幸的是,我變得花錢如流水一般,雖然這沒有賠錢那樣令我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