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徐乾學《憺園文集》研究作者名: 王愛亭本章字數: 1068字更新時間: 2021-03-15 17:46:44
二 徐乾學的著述
徐乾學雖身居高位,卻不廢學問,一生勤于讀書,富于著述。同時人宋犖稱他“少壯迨老無一日釋卷,自六藝子史百家之書,靡不貫穿”[6],梁啟超也說他“有相當的學問,禮學尤其好”[7]。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則云:“(徐乾學)與弟秉義、元文并躋通顯,家富藏書,一時學者若閻若璩、萬斯同之流,咸集其廬,相與討論。顧炎武則其舅氏也,耳目濡染,聞見日廣,故為學具有端緒。于義理則宗程朱,而黜陸王;于訓詁則宗古注,而亦不廢宋元經說;于詞章則主變化日新,而不可以格調拘,以時代限。皆與炎武為近。”[8]
徐乾學曾總裁《明史》、《大清會典》、《大清一統志》各館,并奉命纂集《鑒古輯覽》、《古文淵鑒》等,“凡國家有大編述,乾學為之發凡起例,以總其成”[9]。其個人撰述亦多,涵蓋經史集三部。《四庫全書》著錄其撰述三種:《讀禮通考》一百二十卷、《資治通鑒后編》一百八十四卷、《御選古文淵鑒》六十四卷,存目三種:《教習堂條約》一卷、《憺園集》三十八卷、《傳是樓宋人小集》無卷數。《四庫全書總目》稱其《讀禮通考》“博而有要,獨過諸儒”,“古今言喪禮者,蓋莫備于是焉”[10]。其《資治通鑒后編》一百八十四卷,所記起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迄于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考訂訛謬,補正遺缺,為后來畢沅等人編撰《續資治通鑒》所借鑒。
今廣泛查考各家書目及相關文集之著錄情況,詳加勘核,得徐乾學著述三十五種,并其版本情況,匯為一表,以備參考。
徐乾學著述情況一覽表

徐乾學著述情況一覽表續一

徐乾學著述情況一覽表續二

[1].李桓輯:《國朝賢媛類征初編》卷四,清光緒十七年(1891)自刻本。
[2].王士禛:《池北偶談》卷一《談故一》,中華書局1982年版。
[3].韓菼:《資政大夫經筵講官刑部尚書徐公乾學行狀》,見《碑傳集》卷二十,《清代傳記叢刊》第107冊,第447頁。
[4].按,《四庫全書總目》卷二十《讀禮通考》條稱乾學“康熙庚戌(康熙九年)進士第二”,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