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非勞動法研究:歷史、制度及個案評析
- 肖海英
- 2字
- 2020-11-30 10:47:52
導言
一 學術研究背景
南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簡稱南非。地處南半球,位于非洲大陸的最南端,陸地面積為1219090平方公里,其東、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環抱,陸地上與納米比亞、博茨瓦納、萊索托、津巴布韋、莫桑比克和斯威士蘭接壤。[1]2010年,南非被納入“金磚國家”機制,這為南非提高國際地位發揮了重要作用。[2]南非人口為5652萬人(南非統計局2017年年中統計數字)。分黑人、有色人、白人和亞裔四大種族,分別占總人口的80.7%、8.8%、8.0%和2.5%,有11 種官方語言,英語和阿非利卡語為通用語言。約8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其余信仰原始宗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3]由此可見,南非是一個具有多種族和多樣化宗教信仰的非洲國家。
1998年1月1日,中國與南非正式建立外交關系。自建交以來,兩國政治、經濟、法律等的交流與合作關系融洽。首先,在政治外交層面,兩國高層互訪頻繁,簽訂多項合作協議,凸顯兩國在外交合作中的戰略地位。[4]其次,從經貿合作關系來看,南非是中國在全球第20大貿易伙伴,在非洲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國及進口來源國。[5]近年來,中南經貿合作發展迅速,中國已連續6年成為南非最大貿易伙伴,南非也是中國在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2014年,中南貿易額達到603 億美元,比1998年建交時增長了40倍。[6]同時,南非還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一大投資目的地,累計投資額約130億美元。雙方務實合作不斷取得新突破。目前,在南非的中資企業已超過200家,數量居非洲國家之首。[7]2015年11月27日,由中國商務部和南非貿工部主辦、中國外貿發展局和南非貿易投資促進委員會承辦的“中國—南非企業貿易對接會暨簽約儀式”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8]2016年4月,南非工業發展公司(IDC)和中國第五大汽車制造商北京汽車股份公司簽訂了共同發展協議,該項目耗資110億蘭特。[9]再次,從法律和社會文化交流來看,1978年9月,湘潭大學非洲問題研究室成立。它是我國“文化大革命”之后成立的第一個研究非洲問題的學術性機構。[10]2006年10月21日至11月9日,由國家商務部和教育部主辦,湘潭大學非洲法律與社會研究中心承辦的“非洲國家法學與社會經濟發展研討班”在湘潭大學舉行。來自南非、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加納、烏干達和坦桑尼亞六國15名法律官員和學者與會。與會者運用比較研究的方法,從憲法、刑法、民商法、勞動法、訴訟法和國際法等角度,對法律與社會經濟發展這一主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這是中非法學界首次就法律問題舉辦國際性學術會議。[11]同年11月,該研究中心還與中國人民大學法律文化與法律教育研究中心合作舉辦了首屆“中非法律教育與法律文化論壇”。[12]2009年10月31日,由中國非洲史研究會主辦,湘潭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和湘潭大學非洲法律與社會研究中心承辦非洲法律與社會發展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議題有法律原則、非洲商法與投資環境、非洲法基本理論與習慣法、非洲憲法、非洲法律與社會、法律與非洲國際關系。[13]
上述資料表明,中國與南非在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的合作日益增強。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推行“一帶一路”投資合作共建發展戰略,致力于亞歐非大陸及附近海洋的互聯互通,促進投資和消費,創造需求和就業。該戰略必將促進我國對南非的投資力度,亦即會有更多的中資企業在南非投資設廠和雇用員工。由于兩國相距較遠,都不可能從本國雇用大量的勞動力以滿足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而在投資國雇用員工則是被投資國作為保護本國勞動力的就業和穩定的重要政策和法律保障。各國都有自己傳統的勞動觀念和價值體系,法律制度也不一樣。當前我國企業在南非出現多起因勞動問題引發的糾紛,由于對南非勞工勞動價值理念的追求、勞資利益關系、工場論壇、集體談判、工會地位和作用等勞動法規定的具體內容、制定背景等不了解,并且未能及時發現勞動問題和妥善處理勞資糾紛,導致部分中資企業受到比較嚴重的經濟損失。[14]因此,本人認為,亟須加強南非勞動法領域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