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非勞動法研究:歷史、制度及個案評析
- 肖海英
- 1393字
- 2020-11-30 10:47:52
自序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它不僅幅員遼闊,而且歷史悠久。在這片享有“萬花筒”盛譽的黑色大陸上,非洲法律經歷了由原生態的習慣法到外來法的引進,以及本土法與外來法的沖突與調適的發展演變。湘潭大學非洲法律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洪永紅教授在朱偉東教授著《南非共和國國際私法研究——一個混合法系國家的視角》的“總序”中指出,非洲法研究屬于非洲學與法學學科的交叉領域。西方發達國家對非洲法的研究頗多,而我國目前對非洲法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專注于非洲本土法律文化的研究,如宗教法、習慣法、大陸法和普通法;二是對非洲國家的一些部門法進行了研究,主要是憲法、訴訟法、婚姻法、刑法和民商法;三是研究涉及國別民族的國別法和民族法,如南非法、埃及法、丁卡族法等;四是積極開展與非洲國家的法律交流與合作。眾所周知,非洲有53個國家和6個地區,其中南非是非洲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之一。南非與我國邦交始于20世紀90年代,隨著兩國在各方面的交往密切,南非一直是中國在非洲最大最重要的經貿合作伙伴。因此,我們不僅要關注南非的政治、經濟的發展,更應該加強對南非法律的研究。
我國研究南非法律的學者主要涉及的領域為南非憲法、南非民商法等。隨著我國“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模式的推進,我國也加大了對南非的投資力度,那么我國企業就需要在南非設廠和雇用員工。因此,南非勞動法的研究更顯得彌足珍貴。當前,我國對南非勞動法的研究局限于對單項的勞動法律制度進行研究,并未對南非勞動法的整體和個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研究。所以筆者想就南非勞動法的系統性研究作一點微薄的貢獻,為后續對南非勞動法研究有興趣的同仁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筆者對于非洲法的研究功底深厚,從2004年開始跟著導師夏新華教授(湖南師范大學)學習研究非洲法,碩士學位論文為《南非投資法律研究》,博士學位論文為《南非勞動法研究》;翻譯了四部非洲憲法,它們分別是《津巴布韋憲法》《毛里求斯憲法》《利比里亞憲法》和《馬拉維憲法》;在核心期刊發表了多篇關于非洲法和南非勞動法的論文。2019年6月獲得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南非勞動法研究:歷史、制度及個案評析”的“良好”結項。
在撰寫本文之初,為了使本著述內容的豐富與翔實,筆者請教了夏新華教授、洪永紅教授(曾到南非、烏干達等非洲國家多次考察)、楊立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南非研究中心主任,從事非洲研究近30年,長期跟蹤南非的政治、經濟發展,多次到南非和非洲其他國家研究考察),以及其他的專家學者。他們為筆者提供了非常珍貴的研究線索和資料。其他的研究資料主要來源于湘潭大學法學院資料室、西亞非洲研究所資料室、南非的官方英文網站等。
本書的研究內容融合了南非的政治、經濟和法律的發展歷程,以及南非勞動法在這個歷史進程中的發展與變遷。全書分為六個部分:導言、南非勞動法的歷史發展、南非勞動法的淵源與體系、南非勞動法的基本制度、南非勞動法案例評析、南非與中國勞動法律制度比較。本書將多學科的綜合理論體系、法律制度和司法案例三方面相結合對南非勞動法進行闡述和提煉,這不僅可以為“一帶一路”我國對南非經貿投資有勞動法方面的實踐參考價值,而且有利于豐富我國有關外國勞動法的理論研究。限于筆者的學識水平,書中謬誤之處一定不少,而且由于筆者未親赴南非考查,資料肯定存在一定的匱乏,還待在以后的學術研究中進一步完善,敬請各位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肖海英
2019年11月25日于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