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新生代農民工人力資本多元主體投資綜述

(一)政府

政府人力資本投資是提升新生代農民工人力資本的重要途徑。長期以來,關于政府人力資本投資領域的研究文獻非常豐富,國內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領域:一是政府人力資本與國內經濟發展、區域經濟差異的關系。相關研究表明,人力資本投資對我國經濟增長有著積極的拉動作用[9];人力資本結構不平衡是產生區域經濟差異的重要原因之一[10]。研究政府公共人力資本的文獻還特別指出,政府公共人力資本投資對長期經濟增長具有影響,但正影響較小且在短期內不利于經濟增長[11],其中,政府人力資本投資總量不足、投資結構失衡等問題突出[12],未來需要提高公共人力資本的投資效率。二是人力資本對收入差異的影響。此領域有價值的研究大多運用計量模型對政府人力資本的價值效應進行了測算。

國內關于政府人力資本投資對農民工影響的研究主要涉及現狀問題、主體責任和對策建議等若干方面。大量農民工研究指出,我國農民工人力資本存量不足,而政府投資功能缺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未來則需要強化人力資本形成過程中政府的基礎性作用[13],通過轉變政府人力資本投資觀念[14]、完善人力資本培訓制度、營造人力資本提升環境等方面保障農民工人力資本的有序提高。

國內關于政府人力資本投資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影響研究涉及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制度障礙和政策路徑等方面。相關研究顯示,盡管我國政府部門陸續啟動了針對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的培訓計劃和工程,但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效果有待提升,教育培訓仍處于起步階段,還遠不能滿足廣大農民工和用人單位的需要。[15]經濟發展需要技術人才,但目前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還不能滿足產業需求,職業教育培訓的專業及課程設置需要根據市場需求及時進行調整。[16]未來,提升新生代農民工人力資本狀況需要破除制度障礙[17],其中,戶籍等制度障礙、公共服務不到位、政策和法律不健全[18]等問題都是政府責任缺失的具體體現。在主導型投資中,政府可以通過直接提供教育培訓或發放培訓補貼等方式,降低新生代農民工的參與成本。[19]這些研究對于未來推進政府公共人力資本投資優化具有重要價值。

(二)企業

企業在職培訓是提升新生代農民工人力資本的另一個重要方式。從已有的企業人力資本文獻來看,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人力資本投資形式、人力資本激勵設計、人力資本開發與使用、人力資本保留[20]和提升以及人力資本收益分配等若干方面。

國內關于企業對農民工人力資本投資的影響研究主要涉及企業責任和企業投資動力分析、企業培訓投資風險分析以及企業培訓對農民工工資水平的影響等三個方面。這些文獻大多談到,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企業具有對農民工培訓的責任,而且若企業能夠更多地享受到人力資本的投資收益,那么企業就更愿意對人力資本進行付費(反映在工資水平上)[21],但通常情況下,企業又面臨著因農民工流動性較大導致的培訓投資風險,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業人力資本投資熱情,在宏觀層面最終反映在國家產業升級嚴重受限上。從農民工個體來看,農民工高參訓意愿與低培訓率[22]的現實矛盾客觀存在,這一問題亟待解決。從全世界的范疇來看,日本企業“上下一致、一專多能”的在職培訓、德國企業與學校合作的“雙元制”培訓思路、美國半工半讀的“合作教育”培訓模式[23]等企業在職培訓方式都值得我國企業借鑒和學習。

國內關于企業對新生代農民工人力資本投資的影響研究主要涉及企業人力資本投資動力、激發企業培訓動力的制度設計兩個領域。有文獻顯示,由于我國新生代農民工大多隨就業機會、就業崗位變動而發生市場化流動,所以新生代農民工跳槽多、跨行業就業的特征明顯,企業對其培訓投資后人力資本的流失也比較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企業則選擇了謹慎投資,進行“快餐式”培訓,從而容易出現培訓內容與企業需求錯位、培訓力度不足等問題。有些企業甚至還會投機取巧,干脆采用“拿來主義”的辦法直接招聘熟練工,一旦訂單完成就對農民工棄之不用[24],這樣就容易陷入就業者想培訓——企業又擔心無法長期享受培訓收益而謹慎培訓——就業者缺培訓——企業效益難以提升的不良循環之中。面對這一客觀現實,一些文獻指出,目前我國出現的“民工荒”其實是“質量荒”和“結構荒”,而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展開職業培訓則是解決當前新生代農民工結構性就業難的關鍵之一。[25]在新生代農民工進入城市后,他們接受正規教育的機會越來越少,因此,參加在崗培訓成為新生代農民工提升人力資本水平和工作技能最可能實現的方式。[26]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企業進一步轉變觀念,和政府、社會組織一起加強對農民工的職業培訓和職業規劃。[27]解決企業培訓動力不足的現實難題,需要更為有效的政策扶持和配套設計,既需要政府營造好強化培訓的外部環境,給出明確的政策引導,又需要企業保持人力資本投資熱情,自主把握好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和培訓方向,在新生代農民工職業資格認定、職業技能培訓、職業全周期規劃等方面積極主動作為,以提升新生代農民工個人職業能力和知識儲備。[28]由企業組織和設計的崗前培訓、在職培訓、再就業培訓等,應成為新生代農民工人力資本積累的經常性活動。[29]

(三)社會組織

社會組織是提升新生代農民工人力資本的重要社會參與力量。新生代農民工人力資本積累不再僅僅依靠政府力量辦學和組織培訓,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有賴于廣泛動員和依托社會資本和市場力量。[30]社會力量參與新生代農民工人力資本投資,將是未來其人力資本積累實現可持續性的重要保障。[31]目前,國內關于社會組織的研究愈發豐富。從最初的社會組織定義,到社會組織與政府之間的合作關系,再到破解社會組織發展難題,理順管理體制,更好地發揮好“樞紐型”社會組織的作用等方面,相關研究領域越來越廣泛,研究深度不斷加強,研究導向進一步與現實問題相結合。

國內關于社會組織對農民工人力資本投資的影響研究主要涉及農民工社會組織融入狀況、社會組織對農民工市民化和城市融入的影響、維護組織公平對農民工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響以及社會組織對于農民工福利供給的影響等若干方面,其中,還有若干文獻探討了國外社會組織在勞動力就業、職業技能培訓以及健康干預等方面發揮的作用。

國內關于社會組織對新生代農民工人力資本投資的影響研究主要涉及幾個方面:一是為新生代農民工提供服務的社會組織分類研究。有研究將這些社會組織分為自組織(如農民工非營利組織、“同鄉會”等)[32]和為農民工服務的社會組織(如工會、社區組織等)兩種類型。總體來看,我國為新生代農民工服務的社會組織數量少,而且分布也不很均衡,社會組織自我發展也遭遇到人才難題[33],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為新生代農民工服務的內容和質量,從而導致需求滿足程度不高。二是社會組織幫扶方式研究。基于文獻,可以發現,我國社會組織在新生代農民工技能培訓過程中的幫扶方式主要有三類:“項目帶動型”、“與學校聯合型”及“與企業聯合帶動型”。三是社會組織參與新生代農民工服務的價值研究。有的學者專門就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支持對其組織承諾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由社會組織等共同推動構建的良好社會支持(同事支持、上級支持等)對于新生代農民工的離職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34],組織支持感對新生代農民工的離職意愿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35],而在社會組織發育不健全、工會獨立性不強的企業或單位,新生代農民工常常處于“原子化”狀態[36],容易出現心理焦慮和孤獨感,影響其市民化進程和城市融入程度。四是提升新生代農民工社會組織服務效率的研究。有的學者建議社會組織既應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和協作,又應該進一步深化與企業的對接,還應該強化與其他社會組織之間的交流和合作。[37]有的學者則建議構建多形態業緣紐帶和多功能協作組織[38],通過構建專業性的新生代農民工協會[39]、優化工會功能等建立新生代農民工新型網絡關系,通過多種渠道,推動各類社會組織在新生代農民工職業培訓、就業、維權、心理咨詢[40]等方面的深度參與。還有的學者建議借鑒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形式,以行業協會為橋梁、通過廣泛的社會關系籌集教育經費,從而構建新生代農民工人力資本提升的良性互動機制[41],但從目前現實情況來看,社會組織參與教育事業、職業培訓、心理咨詢的深度和廣度依然有限,多形式、多渠道、多元主體進行新生代農民工人力資本投資的發展格局[42]還有待進一步優化。

(四)家庭和個人

家庭和個人是影響新生代農民工人力資本提升的關鍵要素。國外相關研究較為深入且理論性較強。例如,羅森認為,父母的財力和家庭背景會影響其對子女的教育決策,從而影響子女人力資本的提升。[43]貝克爾曾指出,“人力資本投資的直接受益者是接受教育和培訓的人”[44]。在國內,家庭人力資本投資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對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貧困農戶收入及其代際傳遞、女性就業、勞動力流動以及家庭經濟社會地位等方面的影響上。

國內家庭和個人對新生代農民工人力資本投資的影響研究相對有限,依然聚焦在描述性分析和一般性的政策建議層面。有研究表明,人力資本與個人之間存在確定的不可分割性,因此,新生代農民工人力資本投資的主要受益者是個人,家庭和個人應該在一定條件下優化對新生代農民工人力資本投資的微觀決策。有學者研究表明,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資本對于提高新生代農民工人力資本自我投資的效能正向影響很大[45],但由于客觀現實條件的限制,實際操作卻困難重重。[46]在當前市場流動機制不健全、現代勞動市場制度不完善、加班工作成常態化、培訓內容與企業需求不相適應、社會保障機制對新生代農民工的覆蓋面不夠以及戶籍制度改革成效甚微等客觀現實下,新生代農民工自身很難高效地參與到人力資本社會化積累的實際行動中來,參加教育和培訓的積極性并不高。[47]再加上勞動力供需結構性變化對新生代農民工易于就業的影響,所以新生代農民工更加容易陷入“人力資本滑坡”[48]的狀態,這些發展階段在一些發達國家都曾經經歷過,對于我國豐富類似的研究和實踐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阆中市| 鲁山县| 浮山县| 易门县| 嘉荫县| 通渭县| 什邡市| 中山市| 浦北县| 太和县| 铁岭县| 西乌| 胶州市| 阜平县| 天津市| 炎陵县| 临朐县| 诸暨市| 西宁市| 张家港市| 陵水| 云南省| 历史| 长宁区| 海南省| 扎赉特旗| 靖远县| 哈尔滨市| 盱眙县| 嘉禾县| 隆德县| 连山| 多伦县| 右玉县| 西乌珠穆沁旗| 汽车| 清苑县| 雅安市| 商都县| 龙江县| 屏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