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常用取穴方法

腧穴,指人體上的穴位。選取準確的穴位是使艾灸取得預期效果的重要環節。常用的腧穴定位法有體表標志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取穴法、簡便取穴法。

體表標志定位法

本方法利用人體體表解剖學標志來確定穴位位置,是取穴最常用、最方便、最準確的方法。

固定標志法:指借助人體各部骨節、肌肉所形成的凸起或凹陷、發際、五官、指(趾)甲、乳頭、臍窩等在自然狀態下可見的相對固定的標志,選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如在兩眉之間取印堂穴、肚臍正中取神闕穴等。

活動標志法:指借助人體各部的關節、肌肉、肌腱、皮膚隨人體活動而出現的空隙、凹陷、皺紋、尖端等在活動狀態下才會出現的標志,選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如屈肘時,肘橫紋橈側端是曲池穴;握拳時,掌橫紋尺側端是后溪穴;屈膝時,腘窩橫紋內側端是曲泉穴等。

骨度分寸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以人體體表骨節為標志,用兩骨節之間的長度測量全身各部的長度和寬度,并依此按比例折算確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以本人手指為標準尺寸來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稱為“手指同身寸取穴法”,簡稱指寸定位法。因每個人手指的長度和寬度與自己身體其他部位有著一定的比例關系,所以可用本人的手指來測量定穴,用自己的手指測量身體其他部位比較準確。本法種類很多,各有一定的適用范圍。

拇指同身寸是以自己的拇指指關節的橫度作為1寸,適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中指同身寸是以自己手指的中指中節屈曲時,內側兩端橫紋頭之間的距離作為1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橫寸。

橫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將示指、中指、環指和小指并攏,以中指中節橫紋處為準,四指橫量作為3寸。本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的直寸和背部的橫寸取穴。

簡便取穴法

簡便取穴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直立站位,兩肩放松,兩手和兩手臂伸直下垂,手掌貼于大腿外側,中指放于腿部正中線上,中指尖端所在位置即是風市穴;兩手虎口交叉,用右手示指剛好壓在左手橈骨突起上,示指尖到達的位置即是列缺穴;拇指、示指分開,露出虎口,一手的拇指關節橫紋壓在另一手的虎口上,拇指關節向前彎曲壓在對側的拇指、示指指蹼上,拇指尖所指處即是合谷穴;輕握拳,手指微屈45°,掌心向上,中指所對應的掌心的位置即是勞宮穴。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楼县| 石家庄市| 绥中县| 渭南市| 满洲里市| 得荣县| 宣汉县| 洛浦县| 长白| 翼城县| 巴彦淖尔市| 清河县| 辽阳市| 淮滨县| 海南省| 贵溪市| 托里县| 桃江县| 嘉鱼县| 阜新市| 保康县| 土默特右旗| 吉隆县| 新泰市| 疏勒县| 新宾| 武平县| 黑河市| 罗平县| 元阳县| 奈曼旗| 高唐县| 班戈县| 云南省| 鲜城| 瓦房店市| 富顺县| 遵化市| 开原市| 陇南市| 策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