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吳均
- 飛花令·松(中國文化·古典詩詞品鑒)
- 素心落雪編著
- 798字
- 2020-11-25 15:28:56
吳均(469—520),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縣西北)人。吳均出身比較低賤,幼年好學,有俊才之名。其詩文受到沈約稱贊,詩文自成一家,稱為“吳均體”。
松生數寸時,遂為草所沒
贈王桂陽
南北朝·吳均
松生數寸時,遂為草所沒。
未見籠云心,誰知負霜骨。
弱干可摧殘,纖莖易陵忽。
何當數千尺,為君覆明月。
注釋
籠云心:在這里借指高遠的志向。
負霜骨:在這里借指堅貞的品質。
弱干:都指松樹幼小時的枝干。
陵忽:欺凌、忽視,可以翻譯為摧殘。
何當:何日。
簡析
這首詩詩人以松自喻,希望能夠發現人才、扶植人才。此詩前四句“松生數寸時,遂為草所沒。未見籠云心,誰知負霜骨”寫出了高潔的松柏在其還小的時候,很多人都是看不到它那遠大的心志與堅貞的品質的,所以它常常被一般的雜草所淹沒。人們不知道松柏有著遠大的發展前景,也不了解它的凌云壯志和傲霜斗雪的風骨,這個描寫完全是詩人的自喻,表明了自己也要像松樹那樣具有一般人不了解的遠大理想和堅貞節操。“弱干可摧殘,纖莖易陵忽”兩句寫出了松樹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一個過程,尤其是松柏在幼年的時候,是很容易被摧殘、被傷害的,人們只有精心地培育它、愛護它、保護它,它才能茁壯成長,長成參天大樹。詩人在這兩句詩中體現了自己意欲受到庇護的內心想法。詩的最后兩句“何當數千尺,為君覆明月”有詩人自己保證的心意,他認為幼松長為數千尺的大樹的時候,一定不會辜負主人的知遇之恩。
背景
一般認為,王桂陽是桂陽郡太守王嶸,吳均曾經一度依附于他,但未受器重,后來便離他而去。此詩很有可能是吳均自薦之作。
名家點評
〔現代〕李世琦:這是一首贈人的詩,頗有人微才高,不為人識而自我舉薦的味道。它以松喻人,說明當人微賤的時候,容易受到摧殘,盡管有俊才,也往往被凌辱和輕視。委婉曲折地表現了寒賤之士的雄心和骨氣。此詩先寫凄境,后言抱負,再說厄運的可然性,最后突兀崛起,喊出心聲,有振聾發聵的效果。(《中國古典詩詞精華類編·述志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