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花令·河(中國文化·古典詩詞品鑒)
- 素心落雪編著
- 612字
- 2022-06-20 20:51:49
舉目山河異,偏傷周顗情
金陵新亭
金陵風景好,豪士集新亭。
舉目山河異,偏傷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憂社稷傾。
王公何慷慨,千載仰雄名。
注釋
新亭:又名中興亭,三國時吳建,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南。
山河異:指西晉滅亡,晉元帝司馬睿逃到金陵建立了東晉王朝,山河已經改變。
周顗:字伯仁,汝南安城人,官至尚書仆射,其父浚平吳有功封成武侯,顗襲父爵,人稱周侯,后被王敦所害。
楚囚:這里指窮困喪氣的東晉士族官吏。
社稷傾:國家滅亡。西晉末年,五胡為亂,劉曜攻陷長安,晉愍帝被俘,西晉滅亡。
王公:王導。
簡析
“金陵風景好,豪士集新亭”,開篇寫金陵風景優美,眾多豪門士族、王公大臣都到新亭集會。“舉目山河異,偏傷周顗情”,此聯用典,用極其簡練的語言,概括了歷史上的具體事實。西晉滅亡,晉元帝司馬睿逃到金陵建立了東晉王朝,山河已經改變。周顗眼看新亭風景沒有變化而社會動亂,山河易色,悲從中來,大為哀嘆。“四坐楚囚悲,不憂社稷傾”,頸聯寫東晉的士族官吏們曾經坐在這里,都像被俘的囚徒一樣悲傷,沒有人真正因為國家的滅亡而感到憂愁?!巴豕慰犊?,千載仰雄名”,當時只有王導說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話語,傳頌至今,留下了美名。
此詩是李白在金陵新亭,有感于西晉末年的一個歷史故事而作,屬于懷古詠史詩的范疇,也是借對歷史事件的詠嘆,抒發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思考。
背景
本詩是天寶十五年(756)李白在金陵所作,詩人通過懷想東晉王導集會新亭之事,批判“不憂社稷傾”的茍且偷安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