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中學生活

  • 有緣半生
  • 冕璽葉
  • 1546字
  • 2020-09-10 11:11:26

高波步入寶興中學后,每一位老師都給高波留下很深的印象。

語文何老師,年紀五十開外。他即是一位寫作高手,也是一位業余書法家。他非常善于掌握學生的心里,他講課都把學和用緊密地結合起來,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講完魯迅先生的《故鄉》,何老師就出了一道作文題〈我的家鄉〉。正是這篇作文,讓默默無聞的高波,在全班、在全年級小有名氣。

遠離家鄉,思念親人,思念鄉音,思念兒時的伙伴……高波把一顆真誠的心,全都放在了紙上。家鄉的風土人情,人文地理,區域文化,他都描寫的出神入化入木三分。高波不假思索,一揮而就,第一個交了作文作業。

何老師把他的作文當成了范文。在班上講評,在年級中講評。還推薦給高中畢業班學習參考。何老師說得非常簡介:作者要有情、要有感、沒有思想情感,寫不出好文章。

聽了高波的作文〈我的家鄉〉,全每個同學都感覺到,高波的家鄉是那樣的美,真想跑過去看上一看。他們周周回家,和家人團聚,卻看不到自己的家鄉美在何處。高波也有同感:正是因為遠離了家鄉,他才感到家鄉是那么美。

何老師的鼓勵,讓高波更加喜歡作文。他在每一篇作文上都用了心,都放開了思想,充實了情感,當然也產生了良好的效果。何老師幾乎把他的篇篇作文都當成了范文。因為在作文上的突破,高波在思想上也上了一個臺階。

鼓勵產生動力,動力產生效果,形成良性循環。何老師更加喜歡這個來自遠方的小男生。

化學劉老師是個大胡子。每天,他都把胡子刮得干干凈凈。單看那發青的胡茬子,就讓人想到馬克思、恩格斯,想到世界上那些有名的專家、學者、名人,一臉的大絡腮胡子。如果劉老師也留起大胡子,絕對可以與這些世界名人、歷史名人媲美。

劉老師的化學課講的非常生動。他把課本上的化學知識,和身邊的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他的講課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劉老師講酸、堿的中和反應。他先從分子結構角度講,然后就舉了個生活中蒸饅頭的例子。他先在黑板上畫一個小圓圈,代表發酵的小面團。由于蒸汽加熱,面團發生酸堿中和反應,面團中出現許多小氣泡……劉老師口中講著化學反應,手中把剛才那個代表面團的小圓圈畫成大圓圈,“小面團變成了一個大饅頭……”

他講的一本正經,話音還沒落地,同學們都開心地笑了。他也笑了。許多同學不由地舔舔嘴。因為當時生活比較困難,雖然以粗糧為主,但也不可以敞開肚皮吃。說到饅頭,大家不是畫餅充饑,而是畫饅頭解饞。

劉老師一看手表,大概還有三、五分鐘就要下課。他突然笑著向高波提出了問題。

“高波同學,我剛才講蒸饅頭時,你為什么要發笑?”

“老師,我可以隨便說嗎?”高波隨口反問。

劉老師笑著說:“當然,當然,你就當我們現在開娛樂晚會,有話隨便談。”

“好,老師剛才講的蒸饅頭,讓我想起老家鄰居小姐倆蒸饅頭。這小姐倆命很苦,早早就失去父母。在生活上,我的母親常跑過去幫忙指導。

有一天過節,快做中午飯時,我母親突然放下手中的活,急忙往小姐倆家里跑。姑娘,蒸饅頭放堿了沒有?”

小姐姐一愣說:“忘了”。

這時饅頭沒有五成熟,最少也有三成熟。我母親搖搖頭說,這饅頭可是酸了……

這小姐姐自己想了一個辦法。她弄了一碗堿水,然后給每個饅頭上澆了一小勺。

饅頭蒸好了,打開鍋一看,每個饅頭都是披著一層黃金甲,饅頭皮苦得不能吃,里面還是酸的。

高波講得這個小故事,讓全班同學哄堂大笑。

劉老師也笑著說到:“高波同學非常善于聯想,這就是學好知識的重要前提。我想,高波同學這一講,大家會對酸堿中和反應,有了更深地理解。在實驗室里,中和反應進行到底,溶液呈現中性,否則,不是堿性就是酸性。生活中我們蒸饅頭,口感不好,不是發酸就是發苦,都是酸堿反應沒有進行到底,沒有完全中和的緣故。”

就在這時,下課鈴聲響了。劉老師笑著說:“下課。”

并向高波伸了一下大拇指。

后來聽說,劉老師再給別的班講酸堿中和反應時,還引用了高波所講的這個例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都县| 清新县| 通州区| 乐亭县| 革吉县| 通化县| 凤凰县| 视频| 光泽县| 刚察县| 东山县| 东辽县| 东源县| 滦南县| 鄢陵县| 措美县| 高平市| 多伦县| 蒙阴县| 武功县| 扎鲁特旗| 蕲春县| 乳源| 封开县| 安塞县| 措勤县| 鲁甸县| 若尔盖县| 巫山县| 泰安市| 六安市| 康平县| 永年县| 霍城县| 宁晋县| 天水市| 手机| 囊谦县| 乳源| 东平县| 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