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發展概況

2019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中心工作,積極落實“金保工程二期”項目實施任務,加快推進社會保障一卡通、大數據、“互聯網+人社”等重大規劃部署,保障重點改革任務落實到位,取得明顯成效。

【加快落實重點項目建設及“互聯網+人社”行動計劃】

加快推進“金保工程二期”建設,完成業務協同、公共服務信息、外部數據交換三大平臺建設任務,啟動就業、社會保險、勞動關系、人才人事4個核心業務系統開發工作,視頻會議系統改造、異地就醫結算、公務員考試報名、人社扶貧信息平臺等建設成果初見成效。加快實施“互聯網+人社”行動計劃,推動各地提升信息化便民成效,形成一批可持續、可推廣、可復制的實踐方案和發展模式。舉辦“互聯網+人社”現場會及培訓班,總結推廣浙江“最多跑一次”、南寧“一網通辦”及海南、青島等地電子社保卡建設經驗,推動落實行動計劃。

【全面推廣社會保障一卡通】

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社會保障卡(以下簡稱社保卡)持卡人數達到13.05億人,覆蓋93.2%人口,提前完成“十三五”發卡任務。23個省份的58個地區啟動第三代社保卡建設,發放社保卡3547萬張。推進電子社保卡簽發,所有地市開通電子社保卡簽發服務,已開通297個渠道,累計簽發電子社保卡9092.5萬張,25個省份的162個地市上線移動支付功能。“粵省事”“浙里辦”等16個省級政務服務平臺及更多的地市級政務服務平臺對接電子社保卡服務,實現了便捷的掃碼登錄和服務對接。拓展社保卡應用,推動在養老保險、人事考試等重點領域的“一卡通”應用,開通100多項就業、社保等服務事項。深入開展“提升社保卡服務能力”行動,組織現場調度、調研工作。進一步壓縮制發周期,實現批量制發卡從受理到領卡壓縮至30個工作日內,零星制發卡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有條件的地方實現“立等可取”,快速發卡網點實現區縣全覆蓋。推動海南、雄安、深圳、江西、青海、吉林等建立以社保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開展社會保障卡20周年惠民服務季活動,通過線下網點和線上渠道加大社保卡宣傳和服務力度,加大電子社保卡簽發和線上應用力度。在上海召開社會保障卡20周年座談會,發布了《社會保障卡20年發展報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銀聯、平安集團、螞蟻金服、騰訊11家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公司簽署了社會保障卡創新應用服務合作協議。

【積極推進人社扶貧信息化】

加快推進人社扶貧信息平臺建設,支持地方全面掌握貧困人員基本情況,實現對貧困人員、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及重點群體幫扶情況的動態跟蹤和分析。繼續與國務院扶貧辦定期交換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信息,完成就業、社保等扶貧數據比對工作,為各地精準扶貧提供數據支持。

【切實落實人社系統行風建設任務】

推進人社政務服務平臺建設,與國務院建設的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實現對接,在國家政務服務平臺開設人社政務服務旗艦店,支持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網頁端通過電子社保卡掃碼登錄,支持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簽發電子社保卡。印發《關于全面啟動業務協同平臺和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對接實施工作的通知》,組織各地做好與部級平臺對接,推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體系建設。開通“掌上12333”移動應用,現已實現32項全國性服務和252項地方性服務的“移動辦”“指尖辦”。完成人社業務協同平臺部、省對接工作,規劃人社系統跨層級共享訪問流程,已向各地開通24個共享服務接口,為各地精簡服務流程和辦事材料提供支持。以“智慧人社、智慧服務”為主題,舉辦第8屆“12333”全國統一咨詢日活動。2019年全國“12333”話務總量超過1億人次,部級“12333”短信平臺為群眾發送服務短信近1000萬條。建成外部數據交換平臺,與公安、財政、稅務、教育、民政、司法、扶貧、交通等部門開展數據共享。

【全力保障重點改革任務】

初步建成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面向參保人提供全國性、跨地區的“一網通辦”社保服務,現已開通9類19項服務,總訪問量超過3000萬人次。為加快推進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充分發揮養老保險第三支柱作用,重點推進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管理服務信息平臺建設,在福建省開展可行性驗證,完成商業銀行對接測試。保障跨地區系統穩定運行,2019年累計辦理社保關系轉移業務163萬筆、異地居住退休人員資格認證50萬人次、養老保險參保待遇狀態比對查詢1億余人次。做好機構改革的技術保障,指導各地建設社保費信息共享平臺。保障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平穩運行,累計結算377萬人次,有效解決異地就醫參保人“跑腿、墊資”等問題。完成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0年度公務員招考、公開遴選和選調公務員等報名工作,累計網上報名210余萬人次。

【深入開展人社數據應用】

建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監測指揮平臺、數據管理平臺,開展大數據應用,為養老全國統籌、社保基金風控、全民參保、清理掛證等提供數據支持。建設人社信用信息采集系統,推動人社信用評價模型應用,支持重慶市創業擔保貸款試點工作。開展數據綜合分析和比對核查服務,利用聯網監測、人口庫等數據,2019年累計為部內司局、地方人社部門、政府其他部門提供比對核查服務80余次,涉及數據10億余條。依托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17個共享接口被其他部門調用93.5萬次;與教育、公安、民政、衛健、扶貧辦5個部委已對接13個共享接口,部內司局累計調用近1000萬次,支持告知承諾制、扶貧、優化營商環境等重點工作。印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業跨層級信息共享訪問流程(試行)》;建成部級全民參保登記庫,各地累計上報13.7億條人員基礎信息、33.9億條參保信息。中國公共招聘網與全國292家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實現聯網,累計發布招聘崗位信息3421多萬條。就業聯網監測已覆蓋5.76億條勞動者數據。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聯網監測數據上報量分別達到9.25億人次、5.93億人次、2.21億人次、2.42億人次、1.41億人次。加強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監測與分析工作,為分析和研判就業形勢提供數據支持。

【進一步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

指導各地開展電子政務外網建設,加快推進電子政務內網項目主體建設。推動部省業務專網改造,提升網絡承載能力。舉辦首次人社系統網絡攻防演練活動,檢驗了人社系統對網絡安全事件的應對能力,提高了人社系統安全防護和應急響應處理能力。推進電子認證體系建設,印發《關于全面開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子認證體系建設和應用的通知》。為進一步保障數據安全,印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數據安全管理規范(試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鲁科尔沁旗| 布拖县| 常山县| 永安市| 阿图什市| 云安县| 江山市| 红原县| 肥乡县| 理塘县| 叶城县| 漳州市| 龙州县| 会泽县| 宝山区| 合肥市| 新宁县| 宾阳县| 海南省| 扶沟县| 兴文县| 新闻| 鄂尔多斯市| 行唐县| 齐齐哈尔市| 紫金县| 炉霍县| 自治县| 色达县| 郴州市| 通河县| 凤山市| 呼图壁县| 望城县| 孝义市| 河津市| 石阡县| 上蔡县| 偃师市| 辽宁省| 崇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