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財政信息化發展概況

2019年,財政信息化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黨的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財政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取得了較好成效。

【扎實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網絡強國戰略落實】

組織財政部網信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通過財政部網信領導小組會議,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關于網信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網信工作新要求。舉辦財政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高級培訓班,對各省級財政廳(局)領導和信息化部門負責人進行了集中培訓,邀請中央網信辦等單位領導、專家深入講解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中央決策部署。

組織推動研究解決財政網信重大問題。充分發揮財政部網信辦平臺作用,加強與中央網信辦等部門的溝通聯絡,及時將中央部署要求傳達落實到位。組織召開5次網信辦會議,研究財政網信重大問題,有效推動了財政業務與網信工作融合,保障了中央部署的貫徹落實。

強化財政網信項目建設管理。一是結合財政部信息化建設工作實際,修訂完善《財政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項目組織實施管理辦法》和《財政網信項目技術開發與服務合同范本》,進一步理順工作關系,規范工作程序和承建單位行為。二是強化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要求落實,嚴格控制系統數量和預算安排,科學編制年度財政網信項目計劃,推動財政網信項目全生命周期規范管理,強化預算執行與績效評價。

【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任務】

按照中央脫貧攻堅有關要求,持續優化完善財政扶貧資金動態監控平臺,更好地支撐各級各類財政扶貧資金分配下達、資金支付及項目資金績效目標執行。一是從軟件代碼、底層架構、數據庫、中間件等多方面優化平臺功能,提升平臺響應速度和運行效率,有效改善用戶體驗。二是完善監控預警規則,增設預警白名單,開發監控分析功能,優化績效模塊,提升預警精準性,實現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自上而下跟蹤。三是完善數據對接功能,印發《關于提高財政扶貧資金動態監控平臺數據對接效率的通知》,指導各省市對相關信息系統進行適應性調整和改造,進一步提高數據對接效率。四是多措并舉提高技術保障能力,開通服務專線,組織專門技術人員隊伍,提升問題響應速度和解決能力;印發《關于做好財政扶貧資金動態監控平臺建設運維工作的意見》,指導地方發揮省級主體作用,切實保障平臺平穩運行。

【扎實推動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設】

組織做好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設動員部署。2019年7月,財政部組織召開全國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會議,研究部署財政部預算制度改革和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設工作,聽取了相關省市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匯報,明確了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實施目標、任務與具體安排,確定了全國各省級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設與實施計劃及具體安排。

組織完成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標準規范制定。抽調業務與技術骨干,邀請外部專家組成工作組,集中研討、合力推動,編制形成了《預算管理一體化業務規范》和《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技術標準》,對業務流程、控制機制、銜接要求及數據庫表結構、代碼集、編碼規則等進行了定義和規范。

全面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設實施。一是組織完成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產品化改造,形成了可推廣實施的版本。二是分析研判各省份預算管理信息化現狀,指導各省份研究確定實施模式、工作思路和進度安排。三是加強對各省份預算管理一體化實施的調研協調,采取現場調研指導、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等形式,及時總結工作成效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四是做好地方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運維支持,建立全國運維中心、網上學習平臺,指導各地建立與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實施相適應的集中運維機制,確保系統上線后的穩定運行。

全國預算管理數據匯總系統取得階段性進展,完成了全國預算管理數據匯總系統開發并在部本級部署運行,建立了中央和地方數據傳輸機制,各省份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均完成與中央的對接,為中央與地方數據的“T+1”報送和匯總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全面做好新時代財政網信工作頂層設計】

科學編制財政網信發展規劃。深入分析新時代財政改革和信息化發展要求,制定印發《財政信息化三年重點工作規劃(2019—2021年)》,明確未來3年重點工作目標、任務與安排。對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設、財政大數據應用、信息系統集中化推進、財政云平臺建設四大重點任務做了頂層設計,出臺了《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系統實施方案》《財政信息系統集中化推進工作方案》和《關于推進財政大數據應用的實施意見》,確定了各項任務的實現路徑。

啟動金財工程(二期)立項。為確保《財政信息化三年重點工作規劃(2019—2021年)》落實,啟動金財工程(二期),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要求,初步完成了《財政部金財工程(二期)框架方案》,明確了業務需求、組織領導、總體架構、技術路線、實施方案等。

健全財政信息化標準規范體系。一是創新財政信息化標準化工作機制,籌建了全國財政信息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組,明確了財政網信標準化工作機制。二是豐富完善財政信息化標準規范體系,印發《財政業務基礎數據規范3.0》,基本實現基礎數據規范中存量標準的統一;研究制定《應用系統生命周期安全管理辦法》《財政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等,有效規范應用系統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控,提高財政系統應對網絡安全事件能力。

【全方位提升財政業務管理支撐保障水平】

全面支撐財政管理改革或重大事項落實。一是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和“互聯網+政務服務”部署要求,建成財政部政務服務平臺,實現設立免稅場所事項審批、公益性群體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認定、彩票發行管理審批、非稅收入收繳和票據監管等事項的“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二是優化完善國庫集中支付資金動態監控,持續推動中央預算單位實有資金動態監控試點;完善債務管理系統,初步建成債務風險監測系統,實現債務項目庫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債務風險全口徑常態化動態監測。

繼續做好財政運行管理技術支撐。持續優化辦公自動化系統功能性能,并向監管局開放使用。升級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和國庫支付管理系統,提升預算編制科學化、規范化水平。基本完成政府財務報告管理系統試點,支撐各省份和40個中央部委完成編報,并匯總形成了全國財務報告。電子票據系統建設取得良好成效,已支撐9818家用票單位在線開具電子票據近千萬張。建成監管局業務綜合管理平臺,實現了行政辦公、預算監管、信息共享、數據分析一體化管理。同步做好人事黨建培訓、資產管理、政府采購等近百個系統模塊的建設與維護,保障相關業務正常、穩定開展。

持續改善信息化基礎設施保障。一是完善網絡環境。優化基層預算單位網絡接入平臺,滿足基層預算單位在線辦理財政業務需求;適應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需要,擴充各省份業務專網帶寬;組織開展各地監管局網絡升級。二是做好機房與客戶端技術服務。加強機房巡檢和預防性維修,提升風險預警能力;優化客戶端技術支持和服務流程,及時處理故障和問題。三是保障視頻會議系統運行。做好系統日常養護、會前調試、會中監控,2019年舉行67次全國性會議、8次國際性會議,未發生聲像延遲、丟失或會議中斷事件。

強化財政信息服務。一是組織完成門戶網站群建設并投入運行,同步做好原網站運行維護。二是優化財政部信息網頁面布局,提升用戶體驗;拓寬信息采集渠道,豐富網站信息內容,2019年財政部信息網發布信息46萬條。三是緊跟政府采購動態,擴大網站信息渠道,不斷提高信息發布時效性和權威性;健全網站運行維護體系,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2019年發布標訊169萬條,受理服務請求9萬人次,滿意率達99.9%。

【全方位推進財政網絡安全建設】

開展網絡安全專項檢查和風險評估。按照公安部有關要求,組織開展財政部本級和財政系統網絡安全檢查,全面排查網絡、業務系統等存在的安全漏洞和隱患,并組織完成整改。按照國家等級保護規定,完成內外網應用系統測評和定級;開展網絡安全等級定級備案,完成在線運行信息系統的風險評估和測評。

強化網絡安全基礎防護。按照“整體規劃、分級推進”原則,推動27個省級財政部門完成省本級身份認證國產密碼算法升級。完成全國財政異地災備系統一期項目建設,首批試點省份成功實現本地業務數據的遠程異地數據級容災。對老舊安全設備進行升級更新,購買新型基礎安全防護設備,保障財政系統網絡安全穩定運行。

強化監測預警和應急保障。完善態勢感知監測預警平臺,嚴格落實網絡與信息安全通報制度,加強應用系統上線安全檢測,強化安全保障措施。全力做好“兩會”“國慶70周年”等重大活動期間的網絡安全保障,確保“重點時段、重點系統、重點內容”的網絡安全。

加強網絡安全宣傳教育。舉辦第三屆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通過網站、財政大講堂、手機移動端網絡安全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普及網絡安全知識,進一步強化財政干部、職工網絡安全意識,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霞浦县| 肥西县| 和林格尔县| 高雄县| 永善县| 龙江县| 青海省| 罗源县| 大渡口区| 绥芬河市| 保德县| 株洲县| 仁怀市| 肃南| 任丘市| 顺昌县| 英山县| 卓尼县| 宁城县| 新干县| 衡阳县| 陆河县| 板桥市| 平安县| 乌拉特前旗| 桃源县| 阳江市| 上高县| 建宁县| 西畴县| 栾川县| 乌拉特前旗| 维西| 河池市| 仙游县| 丹凤县| 虞城县| 同江市| 承德市| 长顺县|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