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擺脫名利束縛,才能找到生命真諦

大師慧語:

求上天保佑,菩薩保佑,保佑不了的,不要迷信啦!只有自助天助,自求多福。你要想菩薩保佑,你要先保佑自己,怎么保佑自己呢?行一切善法,那么自助就天助了。

選自《南懷瑾選集·金剛經說什么》

今日的社會,物質文明發達,是最幸福的時代;但是人們為了更幸福地生活,總是忙于爭名爭利,爭權爭勢。因此在精神上、心靈上把欲望看成是幸福的根源。南懷瑾認為欲望要適可而止,不宜過分追求,什么事都要拿得起,放得下,名利聲譽都是身外之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大千世界,五顏六色,紛繁復雜,到處都充滿著人們想要得到的東西,到處都閃現著人們為之忙碌的身影。很多人都在為一些身外之物一輩子努力。過去有首古詩:“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后空持手一雙。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病倒方知身是苦,健時都為別人忙。黃金不是千年業,紅日能消兩鬢霜。”人所有的一切“生不帶來,死不帶走”,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認真地生活,快樂地生活,為自己的心靈找一方凈土,克制過盛的欲望,擺脫名利束縛就能體味到生命真諦。

在天國,上帝創造了3個人。準備把他們放回到人世間去,讓他們歷練歷練,上帝問第一個人:“到了人世間,你準備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這個人回答說:“我要充分利用這寶貴的生命去創造價值。”上帝又問第二個人:“到了人世間,你準備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這個人回答說:“我要充分利用這有限的生命去享受人生。”上帝又問第三個人:“到了人世間,你準備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這個人回答說:“我既要創造人生,又要享受人生。”

第一個人來到人世間,表現出了極不平常的奉獻感和拯救感。他為許許多多的人做出了許許多多的貢獻,對自己幫助過的人,也無所求。他奮斗,屢遭誤解毫無怨言。慢慢地,他成了德高望重的人,他的善行被廣為傳頌,被人們敬仰。當他離開人間的時候,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為他送行。直至若干年后,他還一直被人們深深懷念著。

第二個人來到人世間,表現出了不平常的占有欲和破壞欲。為了達到目的,他不擇手段,甚至無惡不作。慢慢地,他擁有了無數的財富,生活奢華,一擲千金,妻妾成群。后他因作惡太多而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正義之劍把他驅逐出人間的時候,他得到的是鄙視和唾罵,被人們深深痛恨著。

第三個人來到人世間。他建立了自己的家庭,過著忙碌而充實的生活。若干年后,沒有人記得他的存在。

很多時候,人們孜孜以求的夢想,其實是可有可無之物。可在追求的過程中,卻時刻都受著攀比、嫉妒、猜忌、悔恨等很多負面情緒的煎熬,而到頭來,發現所追求之物并非自己內心真正向往之物,這實在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每個人都希望選擇風光的生活,選擇能讓自己永遠一帆風順走過屬于自己的人生,然而,人的一生總是難免遭遇各種失敗挫折,或經歷各種輸局,所以有必要做好心理準備,勝敗乃是兵家常事,也是人生之常事。面對各種挑戰,既要贏得開心,輸也要輸得坦然,豁達的人生態度才是我們應該追求和擁有的。

古人云:“莫以成敗論英雄。”成敗只是相對而言的,輸贏也只是一時的事兒。人只要生命存在,就會有輸贏之說。但正確看待輸贏,輸就也不是輸,贏也就不是贏了。我們來看看一個關于打賭贏餅的故事。

有一位老人,喜歡在村中找一些兒童玩耍。有一天,老人跟一個兒童游戲斗輸贏,如果輸了的話就要買餅子犒勞對方。老人說:“我是一只大公雞。”兒童說:“我是一條蟲子。”于是,老人便學著公雞撲食的樣子說:“大公雞吃蟲子!我贏了。”兒童也不示弱,說:“我不會飛走嗎?”結果,老人只好領著兒童去給他買餅子吃了。

為什么老人會認輸了?因為,當自己是公雞、對方是蟲子,彼此爭執起來的時候,按照一般的邏輯來看,一定要斗個你輸我贏。雞啄蟲子,同樣蟲子也可以跳到雞冠上去咬公雞,如此反復你爭我斗哪有好結局呀。然而,天真無邪的兒童卻說出一飛了之的答案。這正是不爭的高明表現。

輸贏是個人不同的看法與心態所決定的,如果你賦予輸贏不同的意義,不計較暫時的吃虧與無關緊要的輸贏,那是至高智慧的體現。輸有輸的意義,贏也有贏的壓力,凡事都要辯證地去看待,一成不變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生活中多數人放不下輸贏,所以,人生不快樂。如果能放下輸贏,就能平安自在。其實,人人都有不爭的智慧,仔細在心里找找,你也會找到屬于你的這種智慧的。

《憨山大師醒世歌》里面說得好:“吃些虧處原無礙,退讓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擁有豁達灑脫的胸襟,微笑面對輸贏,生活自有另一番樂趣。

聰明的一休自出名之后,麻煩也就隨之而來了。有些人為了競爭“聰明人”的頭銜,便過來與他比“聰明”。一天,一位武士手里握著一條魚來到了一休的房間。他說:“我想跟你打個賭,你說我手中的這條魚是死的還是活的?”

一休知道,如果他說這魚是死的,武士肯定會松開手;而如果他說是活的,武士一定會暗中使勁把魚給捏死。于是,一休說:“是死的。”

果真不出一休所料,武士立馬將手松開,笑道:“哈哈,你輸了,你看這魚是活的。”

一休只是淡淡地一笑,說:“是的,我輸了。”

一休是輸了,但是他卻救了一條實實在在的活魚。其實,輸贏得失并不重要,生命的存亡才是更重要的。這樣來看的話,一休依然贏了。

一個人無寵不驚,無榮不辱,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有了大智慧。而有些人,追求太多,貪婪無止境,把人我、是非、得失看得太重,太計較,甚至是執著,于是增加了自己的負累與人際紛擾。

從前,有一個山民,以打柴為生,日子過得非常辛苦,改變不了自己窮困潦倒的生活。他在佛前不知燒了多少高香,天天都祈求大運降臨,脫離苦海。不知道真是佛祖慈悲顯靈,還是他的真心感動了上天。一天,他在山坳里竟然挖出了一個金羅漢!轉眼間,他榮華富貴加身,又是買房又是置地。大家都向他祝賀,目光中充滿著羨慕。

可是,這個山民只是高興了一會兒,繼而犯起愁來,食不知味,睡不安穩。“我們現在這么大的家產,就是賊偷,也一時半會兒不會被偷光啊!你到底犯啥愁呀?”他老婆說,山民嘆了口氣:“你們婦道人家哪里知道,怕人偷只是原因之一,我想這個地方肯定不止一個金羅漢,那些個金羅漢在哪呢?”

其實,在挖出了一個金羅漢后,山民早已過上了本不敢想象的奢侈生活,可“貪心不足蛇吞象”,他執著于還沒有得到甚至也許根本不存在的其他金羅漢上,整天犯愁,食不知味,睡不安穩,無視本來已經很美好的生活,期望家產更大,財富更多。很多時候,人最大的弱點就是得隴望蜀,貪得無厭,心有妄求。于是,即使被幸福環繞,心中仍不時有欲望冒出,滿足了就高興,不滿足就會有怨恨堆積,不滿身邊所擁有的一切,導致在無形中,限制了自己生命的氣度與生活的格局。

唯有持本心、無怨念,以感恩的心,去看待周圍的一切,才能舒暢心靈,開闊自己的視野,使自己擁有一個知喜樂、觀自在的人生。

人一定要淡化利欲之心,適度地克制自己的欲望,時刻以平和超然的心態體察外物,而不以生活的暫時貧窮和充裕為衡量標準,這樣就不會或悲痛萬分,或欣喜若狂,人也就能真心地體味心無旁騖的自由自在,精神也不會為欲望所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宇县| 汶川县| 元朗区| 吉木乃县| 日喀则市| 湟源县| 大安市| 惠州市| 交城县| 井冈山市| 台东市| 台州市| 嵊州市| 通海县| 阳东县| 阳信县| 望都县| 五华县| 西乌珠穆沁旗| 灵寿县| 察隅县| 饶河县| 巴楚县| 壶关县| 图片| 南通市| 潮州市| 大兴区| 汝阳县| 天气| 邯郸市| 泰兴市| 镇平县| 黄浦区| 扶风县| 文昌市| 江阴市| 鹿泉市| 九寨沟县| 霍城县| 怀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