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管理混亂到領導成功
- (美)斯科特·杰弗瑞·米勒
- 1915字
- 2020-11-16 17:32:27
挑戰6 掌控自己的情緒
當你面對激烈爭執和安靜平和的局面時,
你的領導風格會給團隊留下怎樣的印象?
20世紀80年代,斯通·基揚巴德是一位半職業足球運動員,正處在即將晉升到烏干達國家足球聯賽的轉折點。在一場比賽中,一名對手球員故意弄傷了斯通的膝蓋,頃刻間結束了他的足球生涯。斯通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財產和未來。他沒有在自怨自艾中不能自拔,而是將自己對足球的熱愛傾注于為烏干達坎帕拉市處于危險之中的年輕人訓練和培養一支當地的足球隊中。通過這項體育運動,斯通教導年輕人在貧困和暴力中成長為有責任心的、積極主動的成年人。 30年后,這支球隊發展壯大,而斯通則在世界各地分享他的正能量——希望和忍耐。
斯通作為“轉型人物”(在打破消極行為和決策的循環中發揮重要教導作用的人)的一個模范出現在富蘭克林柯維公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培訓教程中的視頻里 。(請訪問ManagementMess.com網站觀看這一感人的視頻。)斯通的身上體現出了許多典型的領導者的特質,比如積極、果決、寬恕、遠見、同情心和奉獻精神。但我認為斯通展現出的最好的一個特質是“情緒的自我控制”。這一概念涉及的是我們對外界影響的反應程度。有情緒自控能力的領導者會實施情感自律,抵制誘惑,不讓外界的劇烈動蕩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從而掌控自己的情緒。
有誰不為此掙扎呢?我當然也是如此。情緒的自我調節是情商(情感成熟度)的重要部分。回看我的職業生涯,對我的前進道路的最佳總結或許是“前進兩步,后退一步”。前進的方向沒有錯,但是它的輸入部分——交付業務成果(前進兩步)與我選擇的輸出內容—— 一天下來,我會變成一個令人討厭的家伙(后退一步)相互競爭。我的個人形象是高度的成果輸出和高度的冒犯他人——從未有過任何的違法、不合乎倫理道德或職業道德的行為,只是對一些事情總是本能做出反應,但如果我能稍微多一點自我控制,就不至于讓我的聲譽受損或為他人樹立壞榜樣。
除了斯通之外,我還認識另一個人。此人比我所遇到過的任何人都更能作為體現這一概念的典范,而他碰巧是富蘭克林柯維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鮑勃·惠特曼(Bob Whitman)。現在,我知道你在想什么:這是一個我處心積慮設計的機會,去巴結那個既要審閱這本書又要查看我的薪酬計劃的人。但如果你認為我靠寫一篇熱情洋溢(拍馬屁)的對他領導能力的評估,就能對他產生影響,那你就錯了。我多么希望那會是真的。盡管鮑勃的生活已碩果累累,但他也曾面臨過巨大的挑戰。他能夠戰勝這些考驗,并且成為實施這一原則的典范,這讓他的例子更加值得關注。
我在首席執行官辦公室度過的時間已經有數千小時了,而鮑勃始終鎮定自若。他的沉穩是我在任何人身上都未曾見過的,哪怕是在面對讓我和大多數人都驚呆了的消息時。控制自我情緒并不意味著沒有情感。鮑勃絕不像機器人那樣冷血,他像我們所有人一樣也會感到沮喪和煩躁。但他通過刻意的性情管理控制了自己的情緒。他的情緒很難受到攪擾,因為他的“情感航舵”與構成其核心信仰體系的主導價值觀嚴格地保持一致,而且他從不允許其他的人或情境影響到這種一致性。鮑勃曾經對我說,一個真正的領導者的氣魄體現在其外在表現與其內心思想的一致。天知道這有多難!這接近于完全的真實了。
平心而論,有時我是否希望鮑勃能更多地表達出真實的情緒?這是毫無疑問的。如果鮑勃在某些場合對一些人肆無忌憚的行為沒有予以更加嚴厲的回應,我是否會對此感到難以置信?當然會,只要他不是沖著我來的。他始終是情緒自我控制的優秀榜樣,無論是處于情緒的高潮還是低谷。
當情緒一觸即發時,我們很容易忘記自己在回應的方式上還存在著選擇的余地。上述“七個習慣”中的第一個習慣:積極主動(Be Proactive?),其核心思想就是,在我們所經歷的事情與我們對其所做出的反應之間存在著一個空間。在這里,存在著我們選擇如何回應的自由和力量。我們都經歷過一些讓你禁不住要去不假思索地做出反應的境況,而這些境況正是體現你能否情緒自控的時候。
想要做到情緒自控,你應當:
- ● 定義自己個人的和職業的價值觀(這是在心情好和心情不好時你展現出的行為的根源)。
- ● 當遇到可能會左右你的情緒的情況時,停下來。深吸一口氣,認真想出一個讓你不必為此道歉并且不會傷到別人的回應。
- ● 有意識地推敲和質疑你的回應,以免事后因后悔而回來補救。要意識到大多數的瞬間反應并不能代表你一個小時后的感覺(更不用說一天了)。可以考慮這樣說:“我可不可以用幾個小時思考一下我的立場,以便它和我之后的想法和感受差不太多?”
- ● 不要讓過度情緒化的人把你卷入其情緒的旋渦。并非每次談話都需要你立即做出回應。有時簡單的一句“謝謝分享”就足夠了。
當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天氣時,請記住你是自己的氣象員。如果不喜歡某種天氣,那就改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