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1 招聘制度制定

企業招聘管理制度一般應包括的內容有:第一部分,實施總則,即制度背景(目的)、企業招聘選人原則,約束范圍界定等前綴內容;第二部分,與招聘相關的審核審批權限分工、審批流程及時限等內容;第三部分,招聘甄選程序及其規范,這部分也是制度的核心,包括招聘渠道、信息發布及內外實施流程的規范,除了要注意內部流程的順應性,方法更應該作為招聘實施工作的指導綱要。然后還有關于錄用定資、入職手續辦理及試用期時長界定與試用期考察規范,當然,也有些企業的做法是將試用期管理納入在職員工發展相關制度系列。制度內容范例如下:

1.建立實施總則

包括:目的、原則與適用范圍。例如,某企業招聘制度總則:

【范例】 ×××公司人才招聘與選拔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目的:為規范公司各層級單位的人才招聘與選拔工作。

第二條 原則:本著公平競爭、擇優錄用、先內后外的原則。

第三條 適用范圍:適用于公司范圍內所有職員級及以上人員的招聘和選拔工作,工人級人員的招聘和選拔由各生產運營行政分部參照本制度自行制訂相應細則。

2.招聘組織與職責

明確各單位人才招聘與選拔工作的職責權限和分工。從審批權限、招聘需求、報批流程、面試分工及配合要求等方面,明確各部門應盡的責任義務與規則。

在招聘審批權限界定時,先羅列企業目前所走的審批流程,是否需要實行分級管理?所存在的問題點有哪些?如何改善讓流程走得更順利些?例如,某公司對人力資源招聘審批權限實行分級管理,其所制定的審批權限如下:

【范例】 ×××公司招聘審核審批規定

第二章 組織架構與人員編制審批

第四條 依據集團審批的組織架構,各部門與人力資源部應設置合理的崗位架構和編制人數,并且在具體運行過程中不斷完善。凡涉及組織架構和人員編制的設定或調整的,須呈總裁或董事長審批后執行。

第五條 需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的,部門必須填寫《架構調整申請單》(附件No.×),并提供調整前后的架構圖、架構中各層級單位的目標職責定位說明、各崗位的職位說明書崗位編制分析表及各崗位的績效考核表

具體程序(申請與審批流程):由所在部門提出申請部門經理提報,將架構調整資料送人力資源部審核后,呈總裁或董事長審批。人力資源部將審批結果反饋至申請部門,若確認調整者將由人力資源部草擬發文稿件,統一編號發文公告

第六條 各部門如需對崗位進行變更,應提出變更申請。具體程序為:

(一)崗位增減:部門填寫《崗位變更申請表》(附件2);如是崗位增設,還需要附上《職位說明書》(附件3)、編制分析表(附件4)及績效考核表。《崗位變更申請表》由本部門經理提報、公司人力資源部長審核,呈總裁或董事長審批

(二)崗位合并:部門填寫《崗位變更申請表》、被合并崗位的原職位說明書、合并后新崗位的職位說明書、編制分析表和績效考核表。《崗位變更申請表》應由本部門總經理提報,公司人力資源部審核,呈總裁或董事長審批。

(三)增減編制:部門填寫《崗位變更申請表》《編制分析表》。《崗位變更申請表》應由本部門總經理提報、公司人力資源部審核,呈總裁或董事長審批。

第七條 審批反饋:人力資源部將審批結果統一反饋至申請部門負責人處,并對EHR系統進行更新。

第八條 涉及職級/職等變更:部門填寫崗位變更申請表、變更后職位說明書。《崗位變更申請表》應由本部門經理提報、公司人力資源部審核,呈總裁或董事長審批

第三章 招聘計劃審批權限

第九條 總部各職能部門、各分支機構在編制年度預算時,必須就本部門的組織發展方向提出下一年度員工的招聘需求計劃。

第十條 各部門、分支機構因工作需要,在編制計劃內有人員招聘需求時,應填寫《人員增補申請單》(附件1)。

第十一條派駐分支機構總經理和區域負責人,由隸屬職能總部總經理申請或提名(提報),人力資源部審核,總裁審批。

第十二條 主任級/工程師級和經理級人員需由所在部門申請,人力資源部審核,總裁審批。

第十三條 職能部門職員級人員由所在分部申請,所在部門總經理審核,人力資源部審批并承辦;駐外分支機構職員級人員由所在分部申請,駐地行政分部/直屬總經理審核,人力資源部審批。

第十四條 編制外的招聘,由需求部門填寫增補單并附上擴編書面報告,參照上一章節中崗位變更類型,報人力資源部審核,總裁審批后執行。

第十五條 如遇特殊情況,需要撤銷或合并增補單的,由所在部門總經理級及以上人員確認。

第十六條 各級有審核審批權限領導接到下屬的各項人力資源申請,必須以書面形式在3個工作日內給予回復。各部門承辦人力資源招聘崗位的人員應當嚴格按本規定辦理報批并做好各類表單報告的規范、傳達及存檔管理,所有批復的文件需進行編號,以便查詢。

3.招聘甄選程序

應根據招聘類別區分(如社會招聘、應屆生招聘、內部競聘等類別),從招聘信息發布、履歷篩選反饋、面試把關要求、人員錄用標準及入職資料規范等角度,制訂對應招聘實施程序。對于招聘權限分級下放的企業,如銷售團隊的異地促銷員的招聘,從維護企業統一形象角度,建議進一步規范溝通語言與相關證件的驗證須知,有針對性地梳理形成基層崗位面試指導手冊,更好地指導非HR人員招聘過程。

【范例】 ×××公司人才招聘與選拔規范

第一條 各部門人員招聘可選擇內部和外部兩大類招聘渠道:

(一)內部招聘渠道包括內部員工推薦、部門推薦、自我推薦。

(二)外部招聘渠道包括人才交流會、網絡、報紙刊登廣告、大中專院校招聘、畢業生實習以及特殊崗位的獵頭公司委托招聘等。

第二條 各部門/駐外分公司自行參加外部招聘活動(主要指參加外部需付費的人才集市、專場招聘會等),必須遵照以下程序:

(一)提前申請,填寫《外部招聘活動申請表》(附件××),由人力資源部審核后執行,若費用額度超過總經理級審批范圍的,送總裁審批。

(二)駐外分支機構需參加外部人才招聘活動的,提前申請,填寫《外部招聘活動申請表》,由所在基地行政分部審核后,送所在分公司總經理審批。

(三)外部招聘活動的費用報銷時,附上《外部招聘活動申請表》。

第三條 招聘信息的管理:

(一)由人力資源部統一與全國性人才招聘網站簽約,除總部統一簽約的人才招聘網站外,各分公司根據實際情況簽約區域性人才招聘網站的,需要提出申請,并經人力資源部審核和所在分公司總經理審批。

(二)內外部的招聘需求信息必須有崗位需求,填寫《人員增補申請單》,并經過相應審批后方可公布。介紹公司的信息,必須統一口徑。

(三)具有員工招聘權力的部門,每月5日前(遇法定假日或休息日時順延)必須填寫人員招聘月報,并報送人力資源部匯總;各分公司的招聘月報必須主送所在駐地負責人和總部職能部門負責人。

第四條 公司各層級單位的內外部人才招聘,原則上必須遵守以下程序:

(一)填寫《人員增補申請單》,并經過相關審核審批。

(二)必要時(一般指經理級及以上崗位),招聘負責人將待招崗位的《崗位核心素質及評估方案確認表》(附件2),與所在部門所在崗位直接上級確認,送直接上兩級領導審批,并據此設計相關評估表格。

(三)內外部公開發布招聘需求信息,內部或外部人員填寫《工作申請表》(附件×)。

(四)招聘負責人收集和篩選簡歷,送用人部門再篩選,由用人部門確認參加測試的候選人。

(五)確定崗位候選人測試時間及測試方式(如筆試、面試、測評等),具體詳見《人才評估方法》(附件1),必要時成立評估小組。評估成員至少應包括:人力資源部或行政分部代表、用人部門相關領導。

(六)選拔測試:選拔測試由負責招聘的人員主持,并在選拔測試完畢后,做好候選人選拔測試記錄。面談需要填寫統一的《面談記錄表》(附件3);參與評估的人員必須對每位候選人提出評估建議并簽名確認。面試操作詳見《非HR人員面試指導手冊》(附件4)。

(七)確認錄用:評估完后確認要錄用的候選人,其《工作申請表》必須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核審批(詳見人力資源招聘審核審批規定)。

(八)通知報到及背景調查:由招聘負責人與被錄用人員商定報到的日期,并通知其來司報到。對經理級及以上人員(含儲備人員)、業務、技術等關鍵崗位人員必要時須進行錄用前的背景調查,以確保候選人應聘資料的真實性。背景調查在征得候選人同意后進行,調查人應填寫《背景調查記錄表》(附件×)。

(九)異地(跨地級市)面試人員差旅費如有必要報銷的,須填寫《面試人員差旅費報銷申請單》(附件5),經所在部門總經理審批后,附在財務原始憑證后面,送財務部門報銷。面試人員差旅費原則上由負責招聘的部門承擔。

委托招聘:為節約招聘費用或方便面試候選人,候選人與面試地點距離太遠時,負責招聘的部門可委托候選人所在地相關人員進行初步面談,并向其發送委托招聘的知會書(知會書上必須寫明待招聘崗位的資格條件及素質能力方面的要求)。受委托的單位面談后,填寫《面談記錄表》,并由評委簽字后回傳,提供面談評估記錄。負責招聘的部門最終確認是否需要進一步面試;如需要進一步面試,按照招聘程序操作。

4.招聘錄用程序

制定錄用通知、入職報到、入職引導等流程。

5.試用期相關規定

分崗位明確試用期限、待遇標準、履職培訓程序及轉正評估流程等(更多操作規范詳見后續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宁市| 福安市| 年辖:市辖区| 兰坪| 柘城县| 东安县| 广河县| 伽师县| 济南市| 松溪县| 都昌县| 洪湖市| 漳平市| 神木县| 新余市| 同心县| 涟源市| 彩票| 开江县| 衡东县| 应用必备| 托里县| 伊金霍洛旗| 乡宁县| 浪卡子县| 连江县| 杨浦区| 荥经县| 岳阳市| 郑州市| 夹江县| 焦作市| 嘉黎县| 红河县| 乌兰察布市| 德钦县| 深泽县| 新竹县| 乐昌市| 昌都县| 华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