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能工作法:管理者的9大認知升級
- 銀代仁 李中冠
- 632字
- 2020-11-15 12:17:08
再談“目標原則方法”
“目標—原則—方法”,意思是當你決定做某件事情之前,一定要先確定“目標”,再明確“原則”,最后去找實現的“方法”。這是一套媲美SMART原則的、行之有效的職場思維方法論。
一、老板定目標
這個道理很簡單,老板(領導層)只需要制定大致可行的目標——譬如交易額多少、毛利多少、利潤多少就可以了。他不用想具體方法,甚至也不需要關注什么原則,否則,老板的手一旦伸得太長、管得過細,部長和基層就會凌亂和抓狂。
二、部長定原則
什么是原則呢?就是做事情原本的規則、就是邊界和框架、就是底線思維。同理,部門長(管理層)必須深刻理解老板的目標和意圖,然后準確地解讀給下屬。部門長的“翻譯”功能不能偏頗,更不能誤讀,也不能“不作為”地把自己當成一個“傳聲筒”。有的部門長,甚至連傳聲筒都做不好,只言片語,何以能夠讓下屬理解目標、明確原則、最后去找方法呢?
在訓練有素的團隊里,部門長盡量不要越俎代庖地去幫助基層找方法,盡管你的方法或許比基層更有效。部門長的作用,就是上傳下達、左右協調,幫助基層把工作干好。
三、基層找方法
基層,也就是作業層(員工層),其實可以理解為一個一個戰斗單元?;鶎拥呐笥褌兠咳硕加芯唧w的十八般武藝,譬如有人會寫文章、有人善于聯絡媒體、有人善于活動策劃、有人善于網絡推廣……譬如在公眾號如何吸引粉絲上,盡管老板有期待、部門長有原則,但實際操作不見得就比一個小小的網絡推廣員好使。所以,具體的方法,一定要盡可能地讓作業層自發自覺、自下而上地推動。
如此,是否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