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能工作法:管理者的9大認知升級
- 銀代仁 李中冠
- 1153字
- 2020-11-15 12:17:07
注意“規模”“時間”
我們在目標管理過程中,還常常因為不能匹配對應的企業規模、抓不住輕重緩急、缺乏規劃能力,導致目標制定得不科學、不專業,或者說即便制定了也沒有什么實際意義——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靠譜。在我看來,以下幾個原則可以供大家在制定目標時參考:大企業,可以考慮三年規劃;中型企業,要抓好年度經營計劃;小企業,則要盯住季度經營目標。
一、企業規模
關于“大中小微企業”的劃分標準,可以參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制定的《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它主要以三個指標作為重要劃分標志,即企業的“從業人員數”“銷售額”和“資產總額”。
二、輕重緩急
通常,目標規劃時間越遠,如超過1年,越要重點考慮那些“重要不緊急”的大事,因為時間比較充裕,來得及仔細規劃;目標規劃時間越近,如當前季度,越要重點考慮那些“重要且緊急”的急事。
什么是“重要不緊急”的呢?例如,公司下一年度的新業務線拓展、公司C/D輪融資計劃……哪些是“重要且緊急”的呢?例如,公司必須如期支付給代理商的資金、公司某個高管突然離職后造成的崗位空缺……
三、規劃能力
公司目標必須分解到每個部門、每個季度。因此,抓好各“部門”的“季度”目標規劃能力,就把握住了公司經營的重點主線。
如何提升部門的月度/季度工作規劃能力?以下六條建議,可供大家參考:
1.標準方面:設置低—中—高三檔;
2.路徑方面:要思考實施和提升路徑;
3.合作方面:要看看兄弟部門的進度及配合情況;
4.問題方面:重要的事不要超過7件;
5.質量方面:要有一致理解和認可的交付標準;
6.閉環方面:永遠不要忘了PDCA(計劃—執行—檢查—糾正)。
四、時間要素
綜上,找到與自己匹配的企業規模,分清輕重緩急,不妨先從季度目標,甚至月度目標的分解開始練手。否則就會出現這樣的尷尬情況:一個小微企業,連基本的部門目標都無法制定和分解,非得去考慮什么三年之后的長遠規劃;或者,一個本來可以制定年度甚至三年規劃的企業,卻得過且過,走一步看一步,從不思考自己的未來,導致了企業經營方向搖擺不定。
事實上,那些時間跨度超過3年的“未來”目標管理,會演變成企業的發展“戰略”。這是由“目標”和“戰略”轉換關系中的“時間”要素作用所致。尤其當“未來”的定義是那些重大的、全局的、基本的、未來的、方向的、關鍵的“目標”的時候!
對于一般企業而言:公司級年度目標,重點在于明確思路和步驟;各部門季度目標,重點在于保障落地和配合;各崗月度目標,重點在于檢查和監督。
如果我們用比較“武斷”的說法說,或許就是這樣:1年之內定“目標”,3年之內定“規劃”,5年以上定“戰略”!
【拓展閱讀】
如果我們的企業規模較大,需要編寫三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戰略規劃或者行動方案,那么可以在“中國電子政務網”參考和借鑒到很多不錯的專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