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譯者序

用心育子,啐啄同時

河合隼雄先生是日本著名的臨床心理學家,是家喻戶曉的文化方家,是將“箱庭療法”(1)引入日本并為之命名的第一人,同時也是我的心理督導老師。

我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接觸河合隼雄先生的著作,有幸在1996年見過河合先生一次。正式與先生見面是在1998年10月8日,河合先生時任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長。經事先預約,我十分幸運地與河合先生進行了一個小時如同督導一樣的談話。河合先生在為拙著《箱庭療法》所作的序言中記述了當時的場景:“張日昇教授特意來見我是為了學習箱庭療法,當時我們進行了相當長時間的交談,張教授學習這一療法并打算將其介紹到中國的熱情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至今仍記憶猶新。”

在此之前,我在櫻井素子老師的支持下,來到了河合先生曾經工作過的京都大學,跟隨先生的繼承者岡田康伸教授學習并獲得了鉆研“箱庭療法”的寶貴體驗。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緣分,我才能在1998年將“箱庭療法”正式引入中國。

自此之后,我跟河合先生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即使在2002年1月,也就是河合先生就任日本文化廳長官日理萬機的日子里,先生仍然答應做我的心理督導并在我需要的時候安排時間接待我。我還曾應邀與時任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的張侃先生一起在2003年9月出席日本心理臨床學會第22屆大會,并與河合先生同臺主持中日心理臨床的國際討論會。我也專門邀請河合先生訪問過北京,河合先生參加了2004年在北京舉辦的國際心理學大會(ICP),并出席了我主持的研討會。

2006年5月,拙著《箱庭療法》出版,河合先生欣然為書寫序。6月16日,當我帶著新書向河合先生報告時,先生滿面喜悅,在表達祝賀之時還揮毫贈言“日日是好日”,借這句云門文偃禪師的名句,祈愿箱庭療法在中國今后的發展。先生還說,他將在2007年1月卸任文化廳長官一職,之后就有時間了,很愿意到中國來介紹和傳播“箱庭療法”。遺憾的是,2006年8月17日,先生因腦梗而倒下并一直處于昏迷狀態。2007年7月19日,河合先生去世,享年79歲。

就像我在給學生吳倩翻譯的《心的處方箋》的推薦序中寫的那樣:“妨礙我們人生幸福的最大障礙,莫過于因我們身邊的人去世而產生的喪失體驗。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地面對自己或親人的死亡,可以說是我們人生最大的危機。由此必然帶來哀傷,而哀傷一定要處理,這也是我的持論。”在我最后一次見到河合先生兩個月之后,河合先生就病倒了,而在他住院昏迷期間,我連去看望和慰問的機會都沒有。2007年9月30日,我參加了在東京舉行的盛大悼念活動。面對河合先生的遺影和塑像,我與岡田康伸先生在表達了哀傷的同時,決心要將先生關于“箱庭療法”的遺志進行到底。

2017年10月,受湛廬文化之托,我有幸為先生《心靈晴雨圖》《共鳴的靈魂》《大人的友情》《心的棲止木》四本書寫了推薦序。其間,我曾幾度流淚,淚水很好地處理了我的哀傷。這次,又應湛廬文化之邀翻譯這本書(2),和之前的感覺相同,仿佛時空交錯,我再次接過了河合先生手中的接力棒,將先生對心理咨詢、自我認知及體悟、人生與幸福、友誼之精髓再加上養育孩子、用心育子等理念予以傳承與播撒。想起與河合先生一年一度相見的默契約定不禁黯然神傷,但好在此書的翻譯為我和先生之間架起一座心靈溝通的橋梁。如今雙手捧起這幾本書,翻閱著正在翻譯的文稿,河合先生溫柔清新、寬廣圓融之氣便透過書香撲面而來。

我是懷著對河合先生的感恩、愛戴和思念之情翻譯的這本書。在翻譯過程中,雖然時而淚花閃爍,但是卻哀傷全無,因為先生給我的是巨大的人生支撐和生命滋養。我標榜自己是河合先生的追隨者,這種追隨超越了國籍和文化的差異。他的心理臨床理念,特別是他在送給我的書中寫到的“心理臨床的基本是傾聽”,與我強調心理咨詢要做到的“信敬靜和”,已成為我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座右銘。我所提出的“人文關懷,明心見性,以心傳心,無為而化”“不分析、不解釋”的箱庭療法的精髓,以及“理性的澄清不能解決情緒問題”“陪伴、見證、欣賞、傾聽”的心理咨詢與“箱庭療法”理念,正是對河合先生的心理臨床思想的發展及發源于西方的心理咨詢與治療本土化的變通。我經常說,“箱庭療法”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而我所倡導的“創造機會、體驗挫折、表揚努力、享受過程”的養育理念,又是與給孩子的“箱庭療法”心理臨床應用中的核心概念高度契合的產物。

這本書是河合先生與記者兼編輯中村謙先生在達成出版一本簡明易懂的子女養育之書的共識之后,特意以問答的形式,并以自由談話為基礎編輯而成的。因為是問答的形式,所以有人可能會期待這本書有著生兒育女指南那樣清晰的答案,或許你會認為可以從先生的文中找到一些妙方或者指點、建議、訣竅等,那可能就錯了。如同河合先生自己說的那樣:“希望讀者不要認為這本書是養育孩子的教科書,請輕松愉快地讀一讀,再輕松愉快地想一想就好了。雖然說養育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事,但也別因此而頑固死板、著急忙慌。希望父母自己先做到懷著悠然自在的心情養育孩子,我的這份心愿就凝聚在書中。”所以,我認為這些問答的價值在于沒有說教,而是能夠讓人感同身受、頻頻點頭并會自言自語上幾句:“沒錯”“太有道理了”“的確如此”“原來是這樣啊”……也就是說,河合先生雖然只是將他感悟到的養育之道娓娓道來,但又生動活潑且不失他獨特的睿智和幽默。在物欲橫流、急功近利的社會里,這本書或許能成為撫慰人們因養育兒女而心浮氣躁的一貼清涼劑,讓人們駐足思考,猛然回首或者內省自我。

河合先生在后記中提到的“自性實現”,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我看來,養育孩子是“過程論”而不是“結果論”。現在養育孩子的一個很大問題是“父親的缺失”和“母親的焦慮”,而“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造就了一批性急、懶惰和不用心的父母。禪宗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詞語叫“啐啄同時”,蛋里的小雞小鳥在殼內的吮聲謂之“啐”,母雞母鳥為助其出而“啄”殼,只有“同時”發力,新的生命才可能誕生。我在教授學生心理咨詢的時候,經常用“啐啄同時”來形容咨詢師與來訪者之間機緣相投的關系。只有擁有這樣的關系,來訪者問題的解決乃至新生才成為可能。而我覺得任何人際關系或許都需要這樣的機緣相投才得以成立,當然親子關系也需要“啐啄同時”般的兩相吻合。所以,我在這里特別愿意分享“啐啄同時”這四字的禪語。與其關注像孩子的學習成績這樣冷冰冰的數字,不如為孩子做一次早飯或者默默地看著孩子或平行地陪著孩子做某件事。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別要努力做到“言所行、行所言、言行一致”。希望父母們能夠慢下來,多多用心去“陪伴、見證、欣賞”孩子的成長,也多多用心去“傾聽”孩子的心聲,以期理解“養育孩子就是自性實現”。

在翻譯過程中,我的研究生姚璇琛做出了很大貢獻,部分譯稿也得到了吳倩的斟酌和校正。由于日語本身風格偏含蓄,本書內容又多為口述問答,加上河合先生在前言里也提到他在文中有一些自相矛盾或粗心大意的地方,還有他獨特的日本關西腔等問題,導致文中難免有一些隱誨、跳躍之語。在翻譯成中文的時候,盡管也做了相應的補譯或意譯,以盡量讓語意保持完整和通順,但還是覺得口語痕跡有些重,敬請廣大讀者諒解。這方面,湛廬文化的編輯給了我很多的修改建議,在此表達真誠的感謝!

在我翻譯這本書的時候,如同記憶中一樣,河合先生似乎一直是笑瞇瞇地看著我,看起來是拉著家常,而說的全都是養育兒女乃至感悟人生的秘籍。所以,我有自信將這本河合先生的力作推薦給各位讀者!

少用腦子多用心,為我們的世界支撐晴空一片!

是為譯者序!

2020年1月6日于北京師范大學

發展心理研究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尾市| 德令哈市| 富蕴县| 邓州市| 手游| 吴忠市| 东阳市| 鲁甸县| 桦川县| 焦作市| 洪雅县| 黔南| 土默特右旗| 峨山| 金塔县| 繁峙县| 准格尔旗| 扎赉特旗| 闵行区| 大港区| 灵丘县| 江城| 雷山县| 佛坪县| 贞丰县| 广饶县| 彰武县| 东乌| 阿克苏市| 新安县| 临海市| 怀远县| 读书| 古蔺县| 奈曼旗| 遂宁市| 大石桥市| 琼海市| 四平市| 芦山县| 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