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癥不是病
- (美)安德烈·莫瑞茲
- 880字
- 2020-11-11 11:35:40
13 癌細胞的智慧
癌細胞不是惡性疾病進程中的一部分。當癌細胞在全身“擴散”(癌癥的轉移)時[1],它們的目的或目標并不是破壞身體維生的功能,使健康的細胞被感染,從而消滅它們的主人(身體)。自我毀滅并非是任何細胞的主要目標,當然,除非它老了,或遭到了破損并準備好要再生。癌細胞如同其他所有細胞一樣,明白如果身體死了它們也會死亡的道理。多數醫生和病人認為癌細胞試圖摧毀身體,并不意味著癌細胞事實上真有這目的或能力。一個癌腫瘤既不是造成身體逐漸毀滅的原因,也不是導致身體步入死亡的原因。癌細胞里甚至沒有任何可以殺死任何東西的物質。你去問一問走在大街上的人們,知不知道癌細胞是如何殺死人的?你可能無法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如果去問醫生,同樣的問題,你得到的答案應該不會更好。但你卻不會聽到“癌癥不會殺死人”這個答案。
與傳聞相反,最終導致一個器官衰竭或整個身體死亡的,是健康細胞組織的消耗,是持續性的養分和生命能量遭受損失而帶來的結果。供應器官細胞得以維生的養分減少或終止,不是癌腫瘤的結果,而是癌腫瘤形成的最大原因。
從定義上來說,癌細胞是正常的、健康的細胞,經過了基因突變,使它能在無氧的環境中生存。換句話講,如果你剝奪了細胞賴以維持生命的氧氣(其能量的主要來源),其中的一些細胞就會死亡,但有一些則會改變它們的基因排列程序,以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進行突變,它會變得不需氧氣就能生存,并讓自己可以從細胞代謝產生的廢棄物中獲得所需的能量(更多說明請參見第二章)。
如果我們比較癌細胞和正常微生物的行為,就容易理解癌細胞的現象了。舉例來說,細菌主要被分成兩類——有氧的和厭氧的[2],也就是需要氧氣或不需氧氣就能生存的。有一點非常重要:人體里的細菌比細胞還要多。有氧細菌在充滿氧氣的環境中生長,它們的責任是幫助消化食物以及產生養分,例如B族維生素。另一方面,厭氧細菌能在氧氣無法到達的環境中出現并存活,它們分解廢棄物、有毒沉積物,以及死掉的、破損的細胞。
注釋
[1]并未能證實癌細胞會在體內四處移動,并隨意地形成新的集群。其實新的集群生長的原因與之前的一樣。
[2]有一些特殊的細菌是同時有氧和厭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