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祈澤寺(二)
- 神道獨仙
- 夜踏霜白
- 2673字
- 2020-11-01 06:25:52
方猶豫間,見他遲遲不悟,老僧又重新躺下;那個小和尚,也自入東廚。既這般,只得徐徐踱步,去右路龍堂一瞻。
因為南宋紹興二年,祈澤寺曾改名“靈澤夫人祠”,專祀東海龍女,所以龍堂中間供著一尊云出衣袂、足涌靈泉的女冠塑像,設一張朱漆香案,幾上有一只青花海水紋香爐,一副謝安高臥東山梅瓶。
華鐘離上去,拈香參拜,執禮甚恭。等從寺里出來,天已傍晚,他意興闌珊,一時無憂無喜,于是就信馬由韁,自在獨行,從大長干過秦淮河,經青溪大橋,一路皆是平地庶民雜居之所,市井百態,歌舞升平,有勝于歷代。
到了子夜后,清風明月,正待運氣坐功,忽然一點靈光乍現,猛然憶起當初渡劫時的光景,老僧正乃局中人,兩番助己是也。之前以為遭災罹難,誰料南都不期而遇,天使然亦或人意?
心想:“他分明認出我,見似生人,欲言又止,是何道理?”心頭疑惑難解,轉念一想,“莫非他有難言之隱,不便明言!若有求于我,理當照拂。空想無益,事不宜遲,何不再去一趟。”
于是急系緇撮,穿一領藍布衣、著一對青芒履,以防萬一,特意帶上玄容真人贈予的那口劍,連忙推門出來。
只見有流星大如鵝卵,黃白色,有光無尾,從西南翼宿二尺出,東行歷房位入斗牛,未至南都分野而隱沒,似有巨響,余痕則似連珠,天邊猶有烏云,高下不定。華鐘離霍然而驚,天象示警,當有妖犯帝闕。
將行未走之際,西南一隅紅光映天,十里透亮,有如天明,他騰上半空一看,正是祈澤寺方向,齊聲呼噪,火燒連營。華鐘離心想:“這火早不燒晚不燒,偏偏與星變對景著,十分蹊蹺。”
且先飛到火場上方,烈焰熊熊,濃煙滾滾,十幾輛救火車只在邊緣澆水。幸而周圍是糧庫,民居少,應急早。他無暇顧及,落到祈澤寺的院墻上,火光沖天,已有半數屋舍火焚。
他跳下去,提劍在手,正待喚有無人,只見那龍堂尚且無事,門口站一人持刀放風。他情知必是歹徒,忙開慧眼看時,那人身上一股腥風妖氣,衣襟有些血痕。他隨拿劍一斬,對方一聲不吭,分體而亡,旋即現了原形,一只死老鼠,正是死妖精才是好妖精。
他也不再理,拽步過去,往堂上一看,不由暗道一聲:怪哉!原來室內也是一個妖怪,正放倒龍女塑像,拿指節一寸寸敲擊,顯然在找暗藏的物件。角落里另有一個,揮鎬掄鍬,掘地三尺,也似在東翻西找。
華鐘離急中生智,脫口問道:“什么東西,找到沒有?”
妖怪聽了,隨口應道:“催什么催,一只破筆,找來找去,找去找來,就是不得。”話剛說完,才覺不對,怒道:“哪個大膽,敢誆你家爺爺的話,討打!”
隨著罵一只鎬當頭就砸,也不疑來者不善,無緣無故誰趟是非。華鐘離一劍削斷鎬頭,想著抓個活口,故而沒下死手,偏了點分寸,順肩窩子扎透,手使巧勁,就撂倒一個。
又聽側面縱躍聲急,是答話的妖,看樣子嘴不饒人,心里卻謹慎,故意慢一步,見勢不妙,斜刺里往外就逃,還不忘丟來件暗器,華鐘離閃身一看,原來是只巴掌大的香爐。
這妖搶先一步,到了院中,一聲呼哨,好似鳥鳴,四面皆應,墻外跳入五六個小妖,自己轉而直面華鐘離,想要協力合斗。
華鐘離暗笑它癡妄,不知死活,暫收著勢,招架數合,喝問:“小妖怪好大膽,天子腳下,首善之區,也敢造次非為,你是何方妖孽,哪個門下?”
這妖以為華鐘離黔驢技窮,不過如此,張狂叫道:“哪里地沒踩實,鉆出你這顆蔥來,地上的禍不惹,腦袋上架梁子,莫管閑事,送你上路。”這妖出言不遜,口風卻嚴。
華鐘離聽了不得要領,心知難以問出虛實,索性拿出真本事,手中劍光橫飛,小妖盡皆喪命。這劍名喚“鈌云”,長約二尺余,光澤非常,赤玉為室,背上有銘云“神劍服御除眾毒”,中施符印,分四字,隨四時而變為五色。
此劍來歷,非同尋常,穆天子西巡,獲于昆侖,后二百年,犬戎犯王畿,鎬京失守,二主并立,歸于攜王。攜王為晉文侯所弒,此劍收入晉國,不知所蹤。
西晉末葉,中原大亂,五胡紛擾,前趙主劉曜方微時,攻讀于管涔山,以琴書為樂,嘗夜燕居,管涔山神奉謁,將此劍獻上。無奈劉曜不德,稱帝未滿一紀,被后趙石勒俘殺,轉賜于石季龍。神劍不屈于暴君荒主,化五色光而去。
殘唐五季,李亞子于指頭上得天下,賴得此劍多力,可嘆運去窮途末路,七尺軀與樂器付之一炬,神劍從此湮沒無聞。不知何年何月,何地何人,帶進三仙島,由玄容真人收藏。
華鐘離一載重煉,五次現世,他嘆道:“我輕易不造殺孽,今日試霜刃,汝等好吃開荒劍,向天闕。”
他正待轉回,神識示警,千鈞一發,躥入龍堂拉起昏死小妖,從另一面破墻突火而出。身后喀拉一聲房塌,轟隆一聲地震,有重物從天而降,壓覆全寺,華鐘離不忘側目視之,乃是一顆響當當、光閃閃絕大的金印,一擊未中,即翻轉縮小而上,飛入半空中一只手里。
華鐘離一看便知,必是對方大頭目到了,不禁拿出十二分小心,又怕敵人重施故伎,貿然起迎,正中下懷。他也不露底,只把龍丹的晶光顯出,渾身上下,好似玉樹映日,一點破綻也無。
那頭目雖然出其不備,但勞而無功,先機已失,急切之間,難獲全勝,到底是做賊心虛。偏偏遷延過時,遠處已有燈光照來,被天象驚動的皇城司高手,也陸續趕上,在外圍又清除了些許小妖,槍聲喊殺聲混成一片。
頭目起初以為華鐘離恥于受襲,反擊必速,豈料他以不變應萬變,天時對地利,故意形成僵持。及至從者云集,一時刀光劍影破空而至,華鐘離好整以暇,引而不發。那頭目明知不是事,流水落花逃去也,就要踩云急遁。
華鐘離見機不可失,喝斥道:“妖怪哪里跑,好做過一場,再走不遲!”鈌云劍光芒暴漲,飛起十丈高,只一切,半空掉下一物,俯視之,乃是半根兩尺長的爪子。華鐘離扯下半幅襕衫,包起納入袖中。
心想:“這趟無頭案子,不能不管,端的是什么妖怪,何以負恃,敢這般肆無忌憚,明火執杖,公然作亂京師,無非利欲熏心,所求甚大。”
華鐘離納劍入體,于紫府中溫養,一手倒提小妖,看著漫天火勢,想道:“若再不走,我也要陷住,雖見義勇為,其他還好說,這生俘勢必上繳,假使不交,耳根不凈,有大情面來,與理難拒。所以留在此地,無益添亂,最好不事聲張,走為上計。”
好個少年道人,真仁義,騰起云頭,徑到天上,定住了兩百里地風勢,他看見天邊黑影竄逃,十幾束光華窮追,也不去湊這個熱鬧。
他將四面八方的云頭壓低,直墜在大火涂炭場上。真是三千丈叆叇之云,一方天洪霖之雨,霎時暴雨滂沱,勢如懸瀑,天河水一泄如注,片晌功夫,下了三尺三寸雨,任是天火也滅了,何況這區區凡焰,半個街區,里里外外,泡在水里。
華鐘離遂止雨散云,只見剎那,明月入懷,青天放眼。這正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火雖猛勇,不及甘霖仁恕也。看那救火的消防員,勾肩搭背,喜極而泣,滿世界叫奇跡,卻不知是有人故意為之。
華鐘離將余水導入溝渠,順暗道排入大江。看一切歸好,也不遲疑,及時抽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