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祈澤寺(三)
- 神道獨仙
- 夜踏霜白
- 2582字
- 2020-11-01 06:25:52
華鐘離原路返回,到住處叫起夏清照和解寶,他并不因此番善舉而沾沾自喜,誰想無意中卷入潑天事端,縱有穎脫手,難消不解愁。早知老僧是劫中故人,叵奈有眼不識真師,當面錯過,坐使前因誤、干戈起,他擊拳而嘆,甚是后悔。
既不曉敵人高下,又不知老僧去向,情況當前,莫如先審取舍之分,百般焦躁之心且先按捺下。夏清照和解寶莊嚴侍立,華鐘離大喝一聲,躺倒的小妖這才悠悠轉醒,驚見駭聞,不知所措,急起身鉆穴逾隙,被華鐘離捻著訣,一指釘住大脊,除了口舌,紋絲不動,顰眉促額,哭喪著臉,十分滑稽,口里直討饒,“莫殺我、莫殺我,要活要活!”
解寶嘻嘻一笑,粗手粗腳,徑將小妖扳跪下,如木偶人。說道:“問你話,照實交待。若有一點差錯,隱瞞不報,歪曲真情,定斬不赦?!?
小妖忍痛道:“不敢不敢,若有一句虛言,天誅地滅,神明可鑒!”
華鐘離疾言厲色發話道:“你是何方妖精,為誰指派,來此作甚,找尋何物,祈澤寺的和尚又被你們拿去哪里?須知你的口詞,便是一篇呈堂的畫押供狀?!?
這小妖魂飛膽破,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華鐘離一遍。“我是江漢之間云夢澤吞天大君國里的鼢鼠怪,屬四太子轄下第十一哨的巡兵。我們四太子名叫楊元保,深得大君鐘愛,有求必應,從心所欲。
前些日不知從哪兒得到密報,說祈澤寺藏有一支什么五色生花筆,筆毫五色,筆頭生花,是天上的物件,流落人世,神乎其神。被方士郭景純拾得。他一傳給江文通,再傳給張僧繇,三傳給李太白,后來不知怎的,入了東海寶藏,龍女將它留在寺里。
小的也納悶,按說這文章千古事,秀才進士們稀罕,我家四太子平常既不舞文弄墨,也不考試求官,一個儒門,一個修煉,兩不相干,要它何用!四太子卻講‘肉眼凡夫不識廬山真面目,豈知仙家神通妙用’,我也不懂。
今晚縱一把火,打算搶了寶貝,把方圓五里燒成白地,神不知鬼不覺,廟里和尚多已殺死,不曉得留沒留活口?!?
華鐘離聞言冷笑了一聲,臉上帶些殺氣,道:“作死的孽畜,好大膽,視人命如草芥,這等歹毒!他和你們大君都是什么妖怪?從實道來!”
小妖談虎色變,噤若寒蟬,被解寶踢了一孤拐,才忍著痛,不得不說:“我們大君和太子不是凡間妖,是吞天沃日之狍鸮,神通廣大,無所不能,占了八百里洞天,稱孤道寡?!?
華鐘離全然無懼,追問道:“不要緊,不要緊,沒甚大事,他手段再高,不講理,怕他怎的。我問你,今晚事后,你家四太子哪里落腳?”
小妖見說,只得回答:“城西白都觀的道長與我家大君有舊,四太子曾說,若沒找著東西,則去觀里暫住,我想應該是了。我所言句句屬實,還求開恩,放我生去!”
華鐘離聽后,切記在心,把小妖嗔叱,又吩咐拿鉛絲來,施咒穿了肩胛骨,鎖在床下。對夏清照和解寶道:“兵貴神速,我現在就去探個虛實,好歹盡力而為。”
解寶連忙叫:“老爺,也帶我們一起去,見見外面的妖怪什么樣!”
夏清照也說:“是啊,我倆打下手,給老爺瞭高把風,動起手來也好幫襯著?!?
華鐘離道:“我此去打探第一,爭斗為虛,現在敵我不明,祈澤寺的和尚下落難尋,一個方便行事,人多了反礙手。等將來臨軍對壘,少不了你們上陣?!?
夏清照只得勸道:“老爺好去。也不是我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兵書上說,所謂寡固不可以敵眾,老爺還需三思后行,見機行事,萬萬不能心急魯莽?!?
華鐘離笑嘻嘻回道:“寡不敵眾是孟夫子的話,放心、放心,我也省得?!?
好道人,不做藏頭露尾輩,戴蓮冠穿道袍,結束整齊,清高風度,跌足騰云而起。跳在空中,四顧茫茫,方轉身,以心眼無障,見左下方陰陽精祲,沴氣沖天,青里滲黑,妖邪已甚,即縱云趕去探看,乃是西臨大江的一所道觀。建于半山之中,體制匹宮殿,琉璃瓦、描龍畫風,紅墻高閣白玉堂,儼然神仙氣象。
他望著,不勝慨嘆,便稍降云頭,欲從容巡視,以辨善惡。剛駕云到斜上,天微亮,方駐足,忽看腳下一線瑩白,有聲瀝瀝,妖風起處,落下水光,現出四個彪形大漢,都是粗眉廣頤,身大肢長。華鐘離捏了一把汗,暗道:“若不先到一步,正好撞上?!?
他屏息斂氣,下面四個既會水遁,必非泛泛之輩,若不小心,貽誤時機。華鐘離拿出十二分的仔細,將身子藏在云里。只見那四個化形的妖,從江灘上岸,其中一名白衣秀士打扮,其他皆做武將模樣,狀貌非常猙獰。
文士搖一把流蘇穗的扇子,武夫腰間各挎口腰刀,有拿槍使斧扛金錘。他們腳步如飛,一跨便是兩三丈,起初還拘謹著,后來見四下無人,齊化一陣狂風,徑到山上。
欞星門前早有道士迎候,更不打話,熟門熟路,過鐘鼓樓,穿靈官殿,進西跨院,又入兩扇門,才登上一座戒備森嚴的小樓。
華鐘離使了個隱身術,落在山門外,但見這方上觀華麗如天宮一般,是天下一等一的道門,匾上題著“白都觀”三個大金字。一陣風吹過,香氣陣陣,唄唱悠悠,使人慕仙向道,翹首天外,區區塵俗何以困其心哉!
正是:石髓金丹久染熏,真言妙理已遙聞。何期遮眼煙霞色,不是仙云是賊氛。
華鐘離嘆其虛有其表、華而不實,怨道:“當朝人盡皆瞎眼,偌大的妖氣置若罔聞,任它藏污納垢、佛口蛇心。養虎為患,這道理誰人不知,如何縱逸不禁,以至于此。有朝一日,發作起來,豈止荼毒生靈,國已不國?!?
轉念悟道:“也難怪,廟堂之上盡講新學,怪力亂神斥為無稽之談,移風易俗,不過三代,天下皆變?!?
忽然觀內一聲怒吼,聲徹云霄,擾得枝搖葉落,驚得鳥雀亂飛,華鐘離不禁生疑。急穿墻而入,潛行暗探,只見之前四妖之一,不知為何,攝身乘風而起,許久乃下。他雖知虎穴狼巢,彼眾我寡,終究年少氣盛,又自恃藝高人膽大,不愁脫身無門。
他也不上大道,沿小徑走,或躥房越脊,或蹬樹踏水,避開早起的道人,一間接一間尋找,看有無祈澤寺的幸存者。一路所遇人等,有道有俗,有凡有異,本事不在自己之下的,散仙地仙神仙也有二三,他怕打草驚蛇,則遠遠躲開,內心嗤之以鼻,道德之士,竟與邪怪為伍,同流合污,一錯百錯,曠失大矣!
他路經祖師殿,指著白仲都像道:“后代不肖至此,腆顏就列,羞也要羞死!”話音剛落,金像有靈,憑空炸裂,只剩半截泥胎,黯然銷魂。果真舉頭三尺有神明,教子無方當罪名,不自擔責誰擔責,自清門戶怎論定!
這聲響也驚動了多人,華鐘離將臉一抹,變成掃地雜役,就聽議論紛紛,茫然無解,看樣子既不像人為破壞,可神像自爆又從何說起。動靜越鬧越大,傳到三清殿上開講的老道耳中,穿著法衣,帶了幾十個弟子散眾,就來問詢。
華鐘離恐怕露餡,揮一把破掃帚,低著頭,連聲說道:“借光、借光,讓一讓,好過?!睌D開人群,順甬道往西跨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