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那年往事(中)
- 天下大謀
- 一怒諸侯懼
- 2507字
- 2020-11-01 06:46:06
“一晃這么多年過去了,你當真如你的名字那般,遲遲未至……是不是已經將我給徹底忘了。”李煙柳俯視青樓,底下,人來人往,觥籌交錯,歡聲笑語,言笑晏晏。人非人,樓非樓,早已換了牌匾,更名為煙柳閣。
此時的李煙柳已是這座青樓的鴇兒,她不再招攬自己的入幕之賓,平日里只收留一些流離失所的孤苦女兒家,她們若是愿意便就地謀生,若是不愿也絕不強留。
大多是歌舞之伎,雖也攬些花柳之事。戰亂之時局,豈容她事事都按著美好的臆想去抉擇呢?
她所能做的,僅是獨身而為,自己漸漸淡出了風月紅塵。大事自己出面,小事瑣碎都交給下人打理了。
但是,李煙柳的絕跡風塵在此城之中仍舊使人難以忘懷,甚至成了他們酒飯中的笑談話資。傳遍了大街小巷。
江湖上有言,一日江湖,終身江湖。
此時說,一步風塵,滿路風塵,也是不為過的。
今日就有好幾個花花公子不識趣地招惹她,就算挨了護衛板子還對他眉飛色舞。
好一點的就巧言相討,差點的便直接污言穢語,說她過往云云,如今自恃清高,不過是豬鼻子里插蔥——裝大象。
無論如何,背后總有些人指指點點,閑言碎語。
按理來說這么多年過去了,她已經習慣了才對。
可每每想到心中那個小子的身影,便不由得慍怒起來,跟那些下三濫的人赤臉評理,容不得別人半點涂抹自己。每每讓她聽到些難聽的話語,她從來都不會選擇善罷甘休的。
她本可以直接策馬回到草原去,全身而退。不再溺于聲色犬馬,不再沾染是是非非。像她所說的,看綠野藍天,此生知足,別無所求。
只是,聽聞各處各地都是戰火紛亂,刀兵不休,百姓流離無處安生。雖說憑些銀子打點打點,應該就能平安又順利地過關,而且現在她也不差這點銀子。
但是,無論說什么,她總不能說服自己就此草草離去。
自己當真能做到別無所求嗎?好像不能!
她在等待一個人,守候一個十六歲時匆匆許下的誓言,久久都不能釋懷放下。
有人說過,十六歲的年紀,豆蔻年華,那時候遇到的人奇怪的很,明明只是過眼云煙,卻往往就是整個人生韶華都會刻骨銘心的存在。斯人誠不我欺也。
李煙柳拿著一盞燈,一步一步,無言地登上了閣樓中的最高層處。
月如鉤,云殘淺,梧桐鎖清秋,人煙熙攘嚷。
她又往底下緩緩看去,只見城中星星火火連綿成河,大河小河又交相匯聚,川流不息。
看著燈火繁華,她忽然想起一個俠客曾在樓中飲酒大醉后所說的一句話,“這個年紀了,誰沒殺過幾個人?沒上過幾次青樓?又沒死過幾回呢?”
往事如煙,讓她的柳眉緊蹙而起。是啊,這個年紀了,光是日日相思就已斷腸如死,輪回不休,不下千次百回了吧。青樓是一直呆著的。就只差殺人了。
想著想著。
像十六歲那年,獨自倚靠在闌干上,放下手中的燈火,側看歲月沉靜如水鏡。許久,許久。
一陣急促踩塔樓梯的聲音傳來,樓道里走出一名蒙了面的紅衣女子,“樓主,他……又敗了。”
“在哪里敗的?”
“那個探子說,敗在常清河和甚遠江的將將交匯處,他沒有死守,而是開關迎敵了。”
“落月城……”李煙柳喃喃后勃然大怒,“這個小子是呈什么能,挑的什么地方迎戰,打仗都不會了么?我個女子家都知道落月若是失守,后方都定接連人心失守,分崩離析,多年苦心經營的成果必將盡毀于一旦。”
這些年成為了鴇兒,管理的事情太多太多,面對的人也是牛馬蛇神,各色各樣。
很多方面都需要變得強硬起來,就像大海中航飛的船帆,風一吹它,就必須得有自己方向,鼓動自己的身軀。
她早已不再像以往那般賢淑馴順,不知道他知道后會不會喜歡自己,會不會為此失落。而他身為了將軍,此時又變成了什么樣子呢?
披上戰鎧,拿著刀,騎著馬,一定威風凜凜吧?
這也是他在自己夢中的英姿形象。
“只怕更糟糕。”紅衣女子一句話打斷了李煙柳的遐想,“軍中兵敗后,他們姜國的滋英皇后一派隱隱出現了兵變,可嘆,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他如今已經內外交困,腹背受敵。”
“滋英皇后……”那個女人,宋遲至的女人。
那天他逃出煙柳閣后,拿著手上李煙柳給的銀子,便報了仇后,逃到北地招兵買馬去了,乞求亂世之中某定一番事業。
聽聞他起初如魚得水,將軍隊搞得風生水起,占下不少中小城池。
不過漸漸的,卻開始受到了更大勢力的打壓,難以獨自招架。
他不得已轉身而投靠到了另一只更大的割據勢力中去。
繼而借著著那個主公的力量,他繼續戰無不勝,攻城略池,猶如探囊取物。北地人人皆知他的英名。
再后來,那個主公有感威壓,功高震主,但又不能將他直接驅逐攆走。
兵家政士總是這般處處擔心受怕。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于是便采取了聯姻方式,將他與自己女兒滋英牽連到了一起,結成連理,互為親家。這樣便就解決后顧之憂了。
那個宋遲至呆頭呆瓜的雖然時常犯傻,卻也深知此事是萬萬不能拒絕的。
此時他自己手下那些兄弟們,成百上千的,都還被主公死死控制著呢!一旦說不,后果不堪設想。這絕不亞于一場鴻門宴。
而且自己雖然已有些名氣,卻并無實權,全身而退已是難上加難,何談獨立其身而謀求天下大事?
如今就算他心里還裝著那個青樓女子,卻不能不硬著頭皮應下這門婚事。
不過,久而久之,聽聞夫妻二人日久生情,相親相愛,相敬如賓,生了三個大胖小子。主公十分開心,也從此開始放下了對宋遲至的戒心。
然而,當主公死后,老謀深算的他還是不相信女婿,手下各處勢力盡轉歸自己的女兒滋英所掌控。營中人心雖在宋遲至,實權卻都緊緊捏在了滋英之手。
而那宋遲至天生就非池中魚,囊中物,如何能甘心屈寄于人下?
老丈人一死,便猶如五指山被掙脫而開,試問世間還有何物能困囿他呢?而且別忘了,他的內心還藏有一個模糊但終散不去的倩影。
他們二人的分歧似乎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吧?
明爭暗斗中,他們二人勉強掃蕩了北地,建立大姜,轉而繼續南下,眼看著就要攻到昔日的青樓所在的大城,卻被南國聯軍逼退回去,反咬一口。其中細細的緣由就不能盡知了。
只道是,內部勾心斗角,方寸大亂,豈能不敗?
在落月城被敗后,各種矛盾終于爆發而出,又分裂形成了兩派相互討伐。方才形成了如今這等危機重重的局面。
“將我所剩那些積蓄都拿去招兵買馬吧,都暗中引到他的麾下,記住我一直以來的規矩。”李煙柳幽幽道。
“是,絕不透露是閣主您的幫助。”紅衣女子做揖一拜后疾步退了下去。
李煙柳看了一眼窗外。
天空沉沉,月已隱沒,竟然下起了淋淋細雨,雨水順著風浸入樓窗中,打濕了半卷簾子。秉持上來的燈燭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