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出征平叛
- 娥姁傳
- 周虹
- 2064字
- 2020-10-31 23:30:00
第162章:出征平叛
廢嫡風云結束,劉季開始替戚姬母子做打算。
他把三皇子劉如意,分封到了最富庶的趙國當趙王,僅次于庶長子劉肥管轄且人口眾多的齊國。劉季又任命特別耿直的周昌做了趙國丞相,臨行前,一再叮囑周昌好好保護愛子劉如意,大有托孤之意。
他怕只冊封劉如意,會引起其他皇子不滿,因為四皇子劉恒和劉如意相差無幾,也一并冊封為代王,掌管臨近匈奴的趙國。其他皇子尚小,劉季暫時沒有冊封他們。
正當劉季想要松一口氣時,淮南王英布卻反了。
一直不愿意放棄廢嫡的戚姬,見機會來了,一直進言,讓太子領兵去平叛亂,在戰場上歷練一下。劉季想著劉盈確實是有點太懦弱了,就采納了戚姬的建議,提議讓劉盈帶兵平叛。
娥姁聽到這個消息,心再一次懸了起來。
她比誰都清楚,戚姬不甘于臣服于她這個嫡妻,一心想要廢嫡改立。讓太子平叛怕是又是這個女人的一個毒計,目的,讓劉盈死在戰場上,好讓如意有機可乘。劉季估摸著,也是站到了戚姬那邊,才讓年僅十四的劉盈帶兵平叛。
娥姁遣審食其去了一趟建成侯府,征求商山四皓的意見。人走了許久,還沒有回來。正當娥姁焦躁不已的時候,審食其氣喘吁吁地回來了。
娥姁迎上去,焦急地,“怎么說?”
審食其躬身回稟,“不能讓太子出征。”頓了一下,復又道,“四位高人說了,不支持太子出征。平叛凱旋,太子依舊是太子,沒有進益。若失敗了,怕會面臨廢嫡風險。既然百害無一離,何苦要出征?”
娥姁心知四位高人言之有理,卻苦于不知該怎么阻攔這事兒。
她把求救的目光,投到審食其身上,“辟陽侯,該如何阻止這件事兒呢?”
審食其躬身,不卑不亢地,“皇后娘娘賢德這么多年,也該撒潑哭鬧一次了。倘若,皇上堅持讓太子出征,怕是要皇后娘娘哭一哭鬧一鬧,才能阻止得了。”
娥姁似乎明白了其中玄妙,斂起一雙鳳目,“戚姬會哭,孤家也會哭。適時地哭一次,把孤家這些年的辛苦表一表,興許能保住盈兒!”
思及此,娥姁轉身出了長樂宮。
她來到未央宮外,噗通一聲跪在殿外廊檐下,哭著道,“皇上,太子才十四歲,還是個沒成年的孩子。皇上怎么舍得,讓他羊入虎口?皇上親自帶出來的那幫功臣,哪個是省油的燈?他們連皇上都不忌憚,他們會臣服于太子?會聽太子調遣嗎?太子平叛成功,功勞全是那幫老臣的。要是失敗,罪過可都是太子的。皇上,你想過這個問題沒有?難道說,你是想讓盈兒去送死?要死,也讓他死在宮里,死在孤家面前。總強似,死在戰場上,連個囫圇尸首都沒有。皇上,你就算不念孤家在劉家吃苦受罪,你想想我父親。他老人家可是傾盡家業,也要成就你的帝王大業。你不能讓我父親是不瞑目啊!皇上,你不能讓他老人家覺得自己看走眼了啊!”
劉季從未央宮里走出來,攙扶起娥姁,“朕就是想歷練一下太子,沒有考慮其他的。皇后既然覺得那幫功臣難纏,出征的事兒,就別讓太子去了。還是朕親自出馬,御駕親征吧!”
既然打定主意,不再廢嫡。
他讓劉盈去平叛,確實有點欠考慮,萬一儲君有個好歹,他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商山四皓都愿意輔佐太子,說明劉盈也沒有自己想象中那么懦弱無能。打仗的事兒,還是他去比較合適。就算他在戰場上出什么事兒,大漢基業也不至于一夜間傾塌。
娥姁在劉家,確實沒少吃苦。
呂文對他的幫扶資助之恩,他也不能全然忘了。
賢良仁善的娥姁,從來沒有這么哭鬧過。這次,想必是真的焦慮極了。要不然,以她顧大局的性子,也不會不顧個人形象,來未央宮哭鬧。
娥姁不敢置信地瞧著劉季,“皇上真的不讓盈兒平叛了?”
劉季嘆息一聲,“他是你兒子,也是朕的兒子。皇后心疼,朕豈有不心疼之理?回去吧,把心放在肚子里。別胡思亂想,該干什么干什么!”
娥姁應了一聲,跟著尾隨而來的石榴回了長樂宮。
她見審食其躲在一邊聽動靜,遂輕聲道,“有辟陽侯籌謀,太子不用帶兵平叛了。”
審食其點點頭,“臣聽到了。恭喜娘娘,賀喜娘娘,這一關,終于過去了。”
娥姁嘆息一聲,“是,總算是有驚無險。”
審食其瞧了瞧戚姬居住的殿宇,輕聲提醒,“娘娘還是要留點神兒,只怕是一計不成,還會另起波瀾。在儲君登基之前,看護好太子,比什么都重要。”
娥姁贊同地點點頭,“孤家明白。”
劉季出征時,帶上了戚姬。
臨行前,劉季讓周昌帶著如意去了趙國當國君。
宮里少了這對母子,娥姁的日子過得舒暢了很多。
偶爾,她會傳審食其來長樂宮敘話,假公濟私地看他一眼。盡管兩個人都不敢越雷池一步,只是說些日常的閑話。可那種無需言說的情意,依舊悄悄地滋生蔓延。
這一日,娥姁又傳來審食其下棋。
兩人一邊手執黑白在棋盤上布局,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著。
“這英布一平,異姓王也就所剩不多了。剩下一個盧綰,又是皇上的發小。估摸著,這次平叛回來,朝堂上會消停一段日子。”
“發小,畢竟不是親兄弟。在皇上眼里,只要是異姓王,怕是都在誅殺之列。這些事兒,不是孤家所需要考慮的。孤家只想守著盈兒,一直到他繼承大漢基業,君臨天下。”
“娘娘耐心等著吧,這一天,總會到來的。”
一個小內監,慌慌張張地跑進來。
他瞧見娥姁,噗通一聲跪在地上,慌慌張張地回稟,“娘娘大事不好了,太子,太子出事兒了。”見娥姁不說話,遂又磕頭不止,“都怪奴才該死,都怪奴才該死。是奴才沒有照顧好太子,是奴才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