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你思考了嗎(3)
- 超級思考力訓練
- (美)艾伯特·L·戴維
- 4477字
- 2014-04-16 13:43:10
恩斯特·迪姆尼說過:“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搞不懂什么是宗教、道德、政治或藝術等等。即使是對許多日常事務,我們也遠遠不是很清楚的。我們以為其他人很懂得他們對后代的教育;很懂得他們自己的事業;很懂得自己對這些問題也有十分明確的認識。事實上并非如此。其他人跟我們一樣,生活在模糊的觀念之中。當大家僅僅是在動腦筋如何開始思考時,卻愚蠢地認為自己已經在思考那些重要問題了。”怎樣解決這種難題呢?迪姆尼認為,思考不僅僅是想,最好拿出一張紙來,把想法記錄下來。這樣一來,你就能看出自己實際上是否在思考,思考得怎么樣。這個辦法很簡單,而且也很有效。你將發現記錄思緒能幫助你更集中地進行思考。
迪姆尼提出的這個辦法,許多研究思維問題的權威人士都曾提出過,叫作“隨想錄”方法。它的要點是:集中注意力于一個問題,充分進行聯想;無論想到什么都寫下來;不要停頓下來檢驗或評價那些想法,否則會過早地切斷你的思緒。這種“隨想錄”是自己用的,不給別人看。它的目的不是產生正規的作品,不是為了同別人交流思想,而是用來刺激思維。所以,它可以而且應當是非正式的、粗略的和高度試探性的,沒有必要寫得工整得體,即使充滿各種語法錯誤也沒關系。別人看不到你的“大作”,所以不必擔心別人說你太笨。如果你后來覺得某個想法太俗氣,可以涂掉而不至于使你丟臉。
(第四節) 思考為什么
對于某種新奇的現象,給他一種解釋之后,許多人便接受了,但有思想的人卻不滿足,他們認為一定還有可研究的地方。
——約里奧·居里
當一個人或一個組織掌握思考力之后,會有一種勢不可擋、摧枯拉朽般甚至令自己都感到吃驚的神奇力量——思考力陡然而生。
就像愛因斯坦說過的“與其說是我為科學研究指示了方向,到不如說是思考為我指明了方向”。在這個多彩的世界里,人必須和各種各樣的人物打交道,必須去認識這個世界上的許多事物,發現和掌握事物的發展規律,并利用規律來為人類服務。然而,絕大多數的人和事都不可能全部表現出來。因此,我們就要對諸多的人和事進行思考。我們不僅要對眼前的事物的客觀性進行思考,還要對事物的發展方向和前景進行思考。
思考是為了更好地選擇。在我們這個信息過剩的時代,如何把經過篩選的信息再經過科學處理,為市場決策提供可靠依據,是企業制勝的惟一通道。
蘭德公司的分析員從墨西哥一座大火山噴發的信息中,敏銳地作出由于大量火山灰升空,必然導致氣候異常會使糧食減產的判斷,蘭德公司提請聯邦政府作出減少谷物出口的決策,結果在全球谷價一路上揚中,聯邦政府囤積大量糧食,在全球市場上大賺了一筆。
思考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那些性情懦弱、缺乏自信的人,往往缺乏主動思考的自覺性,他們總希望依賴他人的結論,尤其喜愛按照早已即成事實的輿論、傳統、習慣、先例、規定等輕易地作出判斷。因為,這樣做無需冒風險,不會給自己帶來損害,并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推卸責任的借口。
人隨時在思考,所以成就了人類的文明,并能不斷思考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但是,到底什么叫做思考,思考通常有哪些組成要素,思考的運作機制是怎樣的,思考是天生的稟賦還是后天形成的?如何運用我們的思考力?這些問題你都明確嗎?
人們經常需要對周圍的事物進行思考,但無需對早已明了的事物重復思考。只有對那些我們還不太了解它是什么或將會怎樣的事物才有進行思考的必要。
根據教育委員會的研究,我們大致可以把思考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記憶性思考:個人對過去學習得到的知識的回想、重現與掌握;
想像性思考:在知識或藝術表現方面,衍生新型態的能力;
歸類性思考:系依據某一特質對事物加以歸類或分類的能力;
概化性思考:系依據某一特定規則或標準,衡量鑒別某一或某些事物是否具有相同特質的能力;
比較性思考:辨識此個體或群體不同于彼個體或群體之思考能力;
評鑒性思考:系指個人區分辨別某事物或某些事物是否具有一特定規則或標準的認知能力;
分析性思考:例如從雜亂無章的資料中理出頭緒或規則,以與其他相關之規則相比較之歷程;
綜合性思考:歷程包含歸納、概括、比較和評鑒等思考或其中若干項,具有想像與創造性特質;
演繹性思考:由原則推論到事實或新理論的發現;
推論性思考:是辨識某事物為它事物例子之一的能力。
(第五節) 思考的魅力
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愛因斯坦
我們正生活在一個瞬息萬變、紛繁復雜的社會之中。呈現在每個人面前的是一個絢爛多彩的世界。因此,我們就要對許多事物現象進行思考。叱咤風云的政治家需要思考國內國際形勢,需要考查政敵的實力和動向;企業經營管理者需要思考企業產品的市場前景;軍事指揮家需要思考敵人的軍事部署和戰斗實力。可以說,人人都需要思考;事事都需要思考;時時都需要思考;處處都需要思考。
特別是當今時代,科技信息飛速發展,事物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變化著,這就對人的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快、更準的要求。更高是指事物變化發展過程中,科技信息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我們要認識世界的真面目,就必須要有高起點和較高的科技文化素質;更快是指在信息時代,事物都在飛速地發展變化,如果我們以傳統的思維方式去認識世界,必然要落后于時代,把握不了事物變化的最新特點;更準是指在科技時代,我們的思考必須更認真、細致,才能夠做到更準確;如果發生偏差或失誤,將會給自己和社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
機會總是青睞那些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人。
有位司機駕駛著一輛載重的汽車經過一座天橋下,由于車上的貨物剛好擦著了橋頂一點點而無法通過,正當司機準備卸下貨物重裝時,旁邊的一位中學生出了個主意:何不將車胎里的氣放掉一些,慢速行駛?這種反常的辦法卻省了許多麻煩。
發明大王愛迪生曾熱衷于發明電話。他在研制時發現圓筒中常常傳出一陣嗡嗡的雜音,經過仔細觀察發現雜音的產生是由于金屬絲與旋轉的圓筒接觸所致。一般的技術人員撥開金屬絲,使雜音消失也就大功告成。而愛迪生卻從中得到啟發——發明了留聲機。今日輝煌的唱片文化、錄音文化,皆源于愛迪生的這一偉大發明。
能否從不利因素中受到啟發化弊為利——雖然只有毫厘之差,但這卻是能否對人類的幸福作出巨大貢獻的分水嶺。
電影是愛迪生贈給人類的另一珍貴禮物。過去,人們在賽馬時,常為勝負的裁決以及馬的奔跑姿勢發生爭吵。為此,人們把照相機排成一列,順序拍攝。再把照片疊在一起,快速撥動時,馬就像奔跑起來一樣。愛迪生從這個偶然的事情中得到啟發,發明了電影。
測測你的思考力:
1.利普俱樂部的成員包括兩類,一類是誠實的人,有著令人稱道的好習慣,總是老老實實地回答別人提出的任何問題;另一類是喜歡撒謊的人,他們不由自主地就要騙人,你最好什么事也別去問他們。當我第一次來到這個俱樂部的時候,它的成員們(其中沒有一個女人)正圍坐的飯桌旁吃早飯。既然從外表上要想辨別老實人和撒謊者是絕對不可能的,我就按順序問每個俱樂部的成員,他是哪一類人。我得到的回答不能完全令人置信,因為俱樂部的每個成員都竭力要我相信,他是誠實的人。我決心再進行一次嘗試,這回我要問第一個人,坐在他旁邊的人,是誠實的,還是愛撒謊的。使我非常吃驚的是,俱樂部的全體成員都異口同聲地說,自己左邊的鄰座是愛撒謊的人。
回到家里,打開在俱樂部所作的記錄,我才發現,忘了記下當時在座的人數是多少。給俱樂部的總管打了個電話,我才知道俱樂部的成員總共是37人。放下了話筒,我猛然又想到,不能輕信這個數目是真的,因為我還不知道,被選為俱樂部總管的這個人,是誠實的人,還是愛撒謊的人。我認真地想了想以后,決定再給俱樂部的秘書打個電話。我記得很清楚,早飯后是他坐在俱樂部總管的身旁。
“再糟不過了,”秘書對我說,“但是我仍然應該告訴你,我們的總管是個最愛撒謊的人。實際上坐在桌子旁的人共有40個。”
我究竟該相信誰呢?總管還是秘書?猛地我恍然大悟了,查明真相原來這么簡單啊!
根據得到的全部材料,怎樣確定坐在桌子旁吃飯的人數呢?
2.德國數學家高斯10歲的時候,老師叫同學們把從1到100的所有自然數加起來,求出總和。
教師剛讀完題,高斯就算出來了,結果是5050。你知道他是怎么算出來的嗎?
3.有一對勤勞的夫妻在山坡上開墾了幾塊田地,種了小麥,可貪財的農場主看見了,總想把地占為己有,便生出一條詭計,每天把家里的雞全趕到農夫的地里。農夫看到自己的莊稼被糟踏,非常心痛。他惹不起農場主,只能忍氣去趕雞,可是這山趕跑,那山又來。他愁眉不展地回到家中與妻子商量。妻子聽完農夫的講述,說:“明天,你只要到地里做個動作,要讓地主看見,又不要讓他看清,他就不會再放雞了。”第二天,農夫一試,果然有效。請你猜猜,農夫做了個什么動作?
4.炮火隆隆的戰場,槍林彈雨,殺聲震天。 一輛輛炮車,牽引著增援的大炮,開往前線。炮車行進中,路遇一座橋梁。橋頭的標志牌上寫著:最大載重量25噸。然而,每輛炮車重10噸,大炮重20噸,明顯超過了橋的載重量,這可怎么辦?奉命負責運送大炮的團參謀長是軍事學院的畢業生,他急中生智,設計了一個方案,使大炮安然過橋。請問,參謀長的妙計是什么?
5.法國有個國王,瘸了一條腿,瞎了一只眼睛。他想得到一張稱心如意的畫像,便召來3位著名的畫家為他作畫。一位畫家把國王畫得儀表堂堂,氣概非凡,特別是把兩只眼睛畫得炯炯有神,把兩條腿畫得健壯有力。國王一看,很不滿意,氣憤地說:“睜著眼睛胡畫,肯定是個拍馬逢迎的騙子。”
第二位畫家把國王畫得惟妙惟肖,簡直像國王本人一樣,瞎眼瘸腿一目了然。國王看過大發雷霆,把畫像踩在腳下吼叫起來。
第三位畫家十分從容地畫好了,發怒的國王一見到這張畫像,頓時轉怒為喜,連聲稱贊畫得好。
第三位畫家是怎樣畫的呢?
思考題答案:
1.既然坐在桌子旁的人們,或者是誠實的人,或者是愛撒謊的人,并且每個人都斷言,坐在自己左邊的人是愛撒謊的人,那么總人數應該是一個偶數,而且愛撒謊的人和誠實的人座位是一一間隔開的。如果總人數是奇數,那么無論人們的座位是怎樣安排的,總是至少可以找出一個人來,他將聲稱,自己左邊的鄰座是個誠實的人。這樣看來,總管說在俱樂部的名冊上登記著37人,顯然是在說謊。由此得出結論,坐在總管旁邊的秘書是一個誠實的人。所以,他所說的俱樂部成員的數目與實際人數相符。
這樣就得出了利普俱樂部共有成員40人的答案。
2.因為高斯發現頭尾相距的每一對數(如1+100,2+99,3+98,4+97,5+96……)加起來的和都是101。這樣的數共有50對(100÷2=50)所以可以用101×50=5050來計算,因此結果為5050。
3.農夫的妻子針對地主貪財的心理想了個辦法:農夫把一籃雞蛋悄悄放在地里,當地主放了雞過來時,他提起籃子,做了揀起最后一個蛋的動作,然后匆匆地往家走去。地主雖未看清,但估計是自己的雞在那里下了蛋,非常后悔,再也不把雞趕到農夫的地里去了。
4.用比橋面長的鋼索,系在炮車與大炮之間,這樣二者就不會同時壓在橋上,便可以順利地用炮車將大炮拖過橋去。
5.第三位畫家是這樣畫的:畫國王正在打獵。國王端著獵槍,瘸腳踩在石頭上,瞎眼緊閉著向獵物瞄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