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你思考了嗎(2)
- 超級思考力訓練
- (美)艾伯特·L·戴維
- 4200字
- 2014-04-16 13:43:10
三、思考應是一種習慣
常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說法,認為優秀是思想家天生的,而不是后天造就的。這種觀點雖說有一點道理,但總的看來是不可信的。有些人具有較高的思考天賦,有些人學習速度較快,結果這些人就可能年復一年地將自己的思考本領發展到一個較高的水平。但是,有效的思考實際上是后天養成的習慣。研究工作顯示,任何人都可以培養出有效思考的心理素質,任何人都能掌握上述兩個思考階段的技巧。首創性也是可以學會的。更重的一點是,要成為一個有效的思考者,并不需要有特別高的智商。科學家保羅·陶蘭斯指出,70%的發明家和創造者的智商是在135分以下。
改善思考水平的難易,取決于習慣和態度。困難不在于從前你有沒有接受過思考藝術方面的直接訓練,而在于你已經養成了某些不好的習慣和態度。本書將向讀者提供需要掌握的某些原理和技巧,也許還有老師從旁指導,但這些都不夠,你還必須自己提供最重要的動力——上進心和應用所學知識的欲望。
如果你最初感到難以改變自己的習慣和態度,請記住這種感覺很可能是虛假的。有許多事情都是你最初認為干不來但最終掌握了的,例如,游泳、打籃球、開汽車等等。
四、打開思考的錦囊
過去人們認為,人人喜歡同樣的工作機會、工作地點和條件。其實,任何兩個人的需要都不會完全相同。對一個人有利的,對另一個人未必有利。
莫扎特和貝多芬雖然都是偉大的作曲家,但他們工作方式很不同。莫扎特從來不借助筆錄,而是先在心里完成整個交響曲和歌劇序曲,然后,記在紙上。而貝多芬則是在本子上一小段一小段地作曲,常常重來和修改達幾年之久。他的最初稿十分粗糙,能從這樣的初稿中寫出偉大的不朽之作,是許多學者迷惑不解的。
如果莫扎特效仿貝多芬,或者反過來,會出現什么情況,那些偉大作品肯定不會問世了。因為,這些違背他們各自的性情,只能使他們感到極度壓抑,結果最多可以搞一些低劣的創作。
沒有理由不承認,今天有成千上萬的人之所以從來沒有考慮和開發自己的潛力,只是因為他們自然而然地或被迫地采用了別人的習慣。最好還是不要假定現成習慣最適合你的需要,而是要實踐一下,試著找出一種最適合自己的習慣。你所找到的新習慣可能并不很奇特,但即使微小的改進也可能給你帶來持久的好處。那么,應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一)善用時間
在最佳時間工作一小時,往往比平庸的二三個小時獲得更好的結果。你習慣于何時工作,清晨還是夜晚?請在以后一兩周里試一下,并將結果記錄下來。
(二)合適地點
你可能見到過一些學生在奇怪的地方學習,如宿舍、吵鬧的飯廳、小酒巴等等。說不定你也曾出于某種原因偶爾在這種地方讀過書。這當然不是說那種場合有多么好。如果你要高效率地工作,就應當找一個安靜的地點(假如你發現亂轟轟的地方真能激發你的思想火花,那就想盡辦法去那種地方好了)。
(三)促發因素
歷史上,一些思想家有時需要某種奇怪的刺激,例如,詩人席勒思考時要有一張堆滿腐爛的蔬菜水果的桌子,小說家普羅斯特要有一間用軟木板內裝修的工作間,薩繆爾·約翰森博士需要一輛發動起來的小汽車、橙子皮和一杯茶。不過,你最好不要學得依靠什么鬼把戲或稀奇古怪的條件,最好還是養成某些容易辦到的習慣,比如,在工作之前散散步,在校園里跑跑步,洗個熱水澡,邊思考邊彈奏樂器等等。
這里應當提出一個值得注意的告誡:不要把你所喜歡的東西同最適合你的東西相混淆。例如,你可能喜歡早晨呆在宿舍里看電視或聽音樂,但這樣做可能妨礙你思考或寫作的效果。同樣,酒精和麻醉品可能使你感覺飄然欲仙(至少暫時如此),但它們無疑是有害無益。盡管認為這些物質能增強創造力的觀念很頑固,科學家們幾乎完全一致地斷定了它們具有相反的效應:它們使人頭腦遲鈍,注意力分散。
(四)巧用感覺
在對思維缺乏科學認識時,人們特別看重感覺的作用。那時最引人注目的說法是“干你自己想干的事”,“跟著感覺走”和“時刻跟感覺保持聯系”。這是片面的,感覺不應該和思考割裂開來,而且還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感覺可以對解決問題和決策產生難以計數的積極作用。它不僅能產生某種導致答案的預感、印象和直覺,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還能提供迎接嚴峻挑戰和堅持不懈解決問題的熱情。愛因斯坦花了7年時間埋頭苦干,搞出了他的“相對論”;愛迪生用了13年時間,使電唱機得以完善;哥白尼為證明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中心,花費了30余年心血。還有成千上萬的人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為的是實現極為困難的目標——戰勝疾病、貧窮、無知和野蠻。如果不是對他們各自工作的重要性有著深刻而持久的感情,他們就不會堅忍不拔地干下去。
那種認為只有藝術家靠感覺,而科學家和其他實干家則像計算機那樣解決問題的流行觀念,早就受到了學者們的批駁。愛因斯坦本人就曾明確肯定直覺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他說:“發現復雜的科學定律,是沒有邏輯途徑可循的;只有直覺的途徑可以利用。科學發現要借助于對表面現象背后的秩序的感覺。”亞瑟·科斯特勒研究過很多著名科學家的生平,他認為:“在普通人的想像中,這些大師們好像是冷冰冰的邏輯機器,是安裝在木頭棍子上的電子頭腦。其實,如果讓一個人看看這些人的信件和自傳選集,然后讓他猜一猜這些人的職業,他最可能的回答是:一群天真爛漫的詩人或音樂家。”
當然,并非所有的感覺都是好的。有些感覺會引導我們走上歧途。有時候,即使是性情溫和的人也會產生粗暴待人的沖動。理智要求我們不要做感覺的奴隸,而是應當冷靜地檢驗自己的感覺,去虛存實,去偽存真。
(五)思維聚焦
許多人認為,集中注意力意味著一種持續不斷的思考。他們以為科學家、作家、發明家和哲學家是緊繃繃地毫無松懈地完成思考任務。這種觀點不正確。集中注意力與其說是避免精力分散,不如說是當出現精力分散和外部干擾時克服它們。集中注意力意味著當思想分散時重新集中起來。
集中注意力很像駕駛汽車。如果駕駛員很老練,他的雙手不會像捆在方向盤上那樣一動不動。他會輕微地左右搖動方向盤,以保持汽車平穩運行。即使是在筆直的道路上,汽車也只能在很短時間內沿直線前行,司機必須不斷進行微調,這種微調幾乎是察覺不出來的。老練的司機并不比新手更有天才,他無非是學會了及時微調。
同樣,有效的思考者之所以有效,秘密不在于他們較少分散注意力,而在于他們學會了較快地和更有效地對付精力分散問題。
波比是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的教室旁邊有一個大花園。上課的時候他總是喜歡扭著頭欣賞窗外的世界,那里有蝴蝶、燕子在飛,陽光暖暖地撫摸著草坪,偶爾還傳來婉轉的鳥鳴,有時候他覺得自己都飛起來了。一學期下來,他的成績糟糕極了。他很著急,這幾乎就意味著他圣誕節的禮物要貶值了。怎么才能阻止自己上課跑神呢?后來,他想了一個辦法——用白紙把窗戶給遮上了,這樣,每當他無意識地把頭扭向窗外時,白紙就成了一個警示:要專心聽課。這個方法果然奏效,他越來越發現老師講的東西有趣了,成績也好了起來。
(六)對陣思維障礙
所有用腦的人都面臨著共同的挫折:混亂、心理障礙、出發點不對頭、失敗。但是,一個好的思考者學會了對付挫折的策略,而差一些的思考者僅僅搖首嘆息,在挫折面前氣餒了。有人研究了學生解題的過程,發現這兩者之間存在一些重大的差別。例如:
成績好的解題者 成績差的解題者
a.研究問題并決定如何開始 a. 難以入題
解決它
b.解題過程中自如地運用現有知識 b.斷定自己缺乏充分知識(即使實際上具備那些知識)
c.按部就班地解題——例如:簡化問題 c.雜亂無章地從問題的一方面跳到另一方面
找出關鍵,或將問題解為若干方面 試圖以最初判斷代替檢驗
d.傾向于確信自己的推理 d.對自己的推理缺乏信心
e.在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中, e.缺乏批評精神,并且假定過多
保持一種批評態度
所有這些差別都是習慣上的差別。如果你現在還缺乏一個好的思考習慣的話,那就實踐吧,早晚你將會養成這些好習慣的。
現在我們向你提供一點兒提示,再幫你增強一些自信心。當你開始做練習題、應用題遇到思維障礙時,請這樣做:
第一,再讀一遍題目,念出聲來,眼睛和耳朵并用,確定問題的含義(兩器官并用總比只用一個好些)。
第二,不要被動地坐在那兒看題目,要開動腦筋去解決它(如果你剛好碰到公路因故不能通行了,你不會坐在小汽車里傻盯著中斷的標志,而是掉轉車頭另尋他途。)
讓我們看一個具體問題,看看第二條提示怎么用。假定你有3個容量不同的玻璃杯:3盎司、5盎司和8盎司,最大的杯子是盛滿液體的。你的任務是設法使兩個較大的杯子各裝4盎司液體。
假定你看了這道題之后感到有些不解。按照第一個提示,你應重新讀一遍題目,要念出聲音來。你明白了這道題的意思,但還是不知道怎樣入手解決。如何使你的頭腦開動起來呢?你可以找來3個實物。按題目的要求把大杯盛滿水,試著向另外兩個杯子里倒換一下,以便找到難點所在。更簡單的辦法是先在紙上粗略畫一張圖。下一步怎么辦呢?要把水倒入一只空杯子,選哪只杯子呢?乍一看隨便選一只就行;沿著這條思路走下去。如果你搞錯了,做不下去了,要問一個為什么。你總可以換個辦法再試一試。這樣一來,你便開始了對問題的思考,不再單純碰運氣了。如果你愿意考慮這道題目,現在就試試吧。
當然,并不是每一個問題都能夠很容易地畫出圖來(有的問題難以完全憑直觀作圖)。后面幾章,我們將學習其他一些方法。
(七)“隨想錄”的好處
當然,不表達思路也可以思考,但是,把自己的思路表述出來會更有效果。表述有助于思考;思考也有助于表述。兩者相互促進。讀者肯定有過這樣的經歷:先是認為自己腦子里有了清楚的想法,于是想動筆將想法寫出來,結果發現思路還不夠清晰。這種情況相當普遍,它表明,我們周圍的事物要比我們自己的認識復雜得多。
我的一個親屬F.格雷小姐是位數學老師,在校長50壽辰之際,她被責成撰寫一篇祝詞。她失望地對我說:“我不行,” 我回答她說:“我沒有任何想法”。對未來教師所作的心理學試驗表明,他們都有很高的創造性想象力,她作為杰出的老師,肯定很有才華,她應認真地試一試。
過了一段時間,她告訴我說她的那篇題為“獻給敬愛的校長”的祝詞獲得了很高的評價。我問她這篇賀詞是怎樣寫的,她對我說:“那天晚上見到你之后,我就竭盡全力地想找到一些華麗的詞句。我把這些詞句記在一張紙上,然后便去睡覺。夜里,我又有了其他的一些想法,于是我便急忙把這些詞句記下了來。早上,我非常驚奇地發現,我寫出了許多優美動聽的詞句。第二天,我獨自寫完了這篇賀詞。”從那以后,格雷小姐就不再懷疑自己的思考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