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S倍速學習力(SUPER STUDY)(4)

這項試驗說明,心情能夠影響讀書效果。換言之,誰能夠有效地控制住自己的心情,始終保持愉快輕松的狀態,誰就能讀得事半功倍。

適當調整原來的學習計劃,把心中介意的小事盡快處理完,這是進行自我調節的重要方法:

如果你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因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而一時無法解脫,就不能再用“自我感受”法。在“盡量想開一些”的同時,最好的辦法是適當地調整原來的讀書計劃和進展。

比如,到讀法文時,可改做你所喜歡的數學題;原打算看完10頁書再喝咖啡,可改為只看8頁。總之,若一味地勉強自己按原計劃去做,特別是做你不愛做的事,只會使你的心情更壞,收效更差。

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原想按擬定計劃讀書的,卻因許多意外的事情而分心。鄰居家小狗的叫聲,本來并不介意,現在卻感到非常刺耳;桌上那怪模怪樣的泥娃娃以前看著好可愛,如今卻越看越不順眼;鋼筆沒水了,書本放歪了;就連風也來湊熱鬧,把紙片吹得到處亂飛;更不用說明天還要迎接讓人頭痛的法文考試……真是越想越惱,越看越煩。注意力越來越難以集中,心情也越變越壞。唉!不要小看這些事情,哪怕極細微極瑣碎,有時也會嚴重地干擾你。書是讀不進去了,怎么辦?有兩個辦法:一是心中介意的事情(尤其在心情不好時)哪怕再細小也要盡快處理完,以免引起情緒上更大的波動。另外一個便是放任不理。如對門小狗的叫聲、明天那場將來臨的考試等等,與其去想它們,不如充耳不聞,熟視無睹或另外去想一些愉快的事情。

我們要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不隨便改變我們的情緒。一開始認定的好與壞,并不一定是十分客觀的。要知道蘋果好不好吃,不能單憑主觀印象,而應耐著性子細細品嘗,嘗出了味道,你就會覺得很好吃。

讀書也一樣,背記法文單詞,你會覺得枯燥無味,但是堅持下去,當你能試著把課本上的法語翻譯成英語,或結結巴巴地用法語同外國人對話時,你對它就會有興趣了。這里所說的展開學習有兩層意思。一是縱向,即在本學科內深入學習(或多看些課外讀物),一是橫向,即把各科的知識有機地聯系起來,比如用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物理、化學題等。

能在學習中找到或培養出興趣來,將是一件無與倫比的樂事,會讓你在學習中一直保持愉快的心情。這樣的做法,猶如“先苦后甜”一樣,有助于提高讀書的興趣。逃避不喜歡的功課,專做喜歡的功課,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之通病。但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你的學習。為了提高讀書的興趣,可將不喜歡的書排在前面,用“自我獎勵”法予以暗示:只有在讀完這些書,并做好自我小測驗,確實證明學到了東西以后,才可去讀自己喜歡讀的書。這種倒吃甘蔗,漸入佳境的學習方法能有效地提高你的學習興趣。

在實行這種學習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巧妙的控制好自己。剛剛開始時可能會感到不適應,過些日子后就會發現有了奇特的轉變。這種方法可稱之為“酬式學習法”。若能充分運用此法,必可得到雙倍的成果。

許多考生因為壓力及科目繁多容易產生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面對眾多的學科而不知先學哪一門,造成時間的白白浪費。若能采取抽簽方式,抽到哪一科便先看哪一科的書,即可省去許多無謂的煩惱。目標已抽定就會產生一定要完成的意愿,在心理學上稱之為“達成動機”,而對學習重新產生興趣。

你經常會有這樣的感受:解題順利,心情就愉快,興趣自然會增加,反之則興趣索然。前面學過的知識比較熟悉,重解起來當然要比后面所學的容易。所以,重新復習,不僅能加深印象,得到鞏固,還可從中獲得啟示,為解決后面遇到的難題打開一條思路;既可以增強信心,也可以提高學習興趣。我們常把復習功課安排在預習功課的前面,就是這個道理。

攻克困境

讀書讀到一定的程度,就會感到疲倦、消沉,進度減慢,效果變差,不管如何努力,都感到力不從心,處于一種停滯的狀態。這種狀態在心理學上稱為“學習的高原時期”,或稱為“學習消沉期”,這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在這個階段里,往往容易失去信心和興趣,甚至在情緒上產生大幅度的波動。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不必大驚小怪,而可采用滿不在乎的態度,仍以平常姿態繼續努力。要相信,再高的山也有下坡的時候,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有轉機的。

許多人對學習感到不愉快,甚至感到壓力重重,一點也無法體會學習的樂趣。有些壓力的產生是因為不當的時間安排所致,比如上課的時間是7點半,從起床到到達目地需要30分鐘,卻拖到7點15分才起床,那一天的開始就充滿了緊張。如果因此而忘了帶該攜帶的東西或課本,又延遲了下一個行程或課程,一整天更是焦慮重重。像這種壓力就是自己的壞習慣造成的,通常只要在行程前提早10分鐘準備好,就可以讓自己的一天從容地度過。筆者在許多演講中指出此點后,得到不少回應說,你只要稍加提前準備行程,不但可使思考更為周到,也減少了不必要的遲到與耽擱,一天下來,學習的效果大幅增加。更重要的是,你不會感到壓力重重了,這時你對學習將持一種愉快的心情。

另外,有些學習的壓力則來自心理的沖擊,例如一時的挫折,或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能力不足注定要失敗等。研究焦慮與壓力的心理學家沙理曼的研究顯示,增加學習者自信與樂觀的心理,會降低心理上的壓力。壓力過重的學生在接受其規劃的課程后,近六成的學生走出心理壓力的漩渦。一般而言,多研讀勵志的書籍或名人成功傳記,多接近達觀上進的朋友或師長,均有助于提升樂觀進取的力量。

壓力經常與緊張同時出現?!熬o張感”的出現,說明你已完成了應付緊急情況的生理和心理準備?!熬o張”是奮力拼搏的總動量,能使你爆發出巨大的能量,從這個意義上講,緊張并非壞事。

在緊迫的情況下(尤其是生死關頭),即使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也能爆發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這就是壓迫感的作用。有的學生常埋怨被大小考試壓得喘不過氣來。其實,考試多也不完全是壞事。有了壓力(或稱為壓迫感),實力才能真正發揮。明確了這一點,就不會背上壓力的包袱,心情自然也就輕松愉快了。

前面提到,在緊迫的情況下,實力才能夠真正發揮。這說明,“緊張感”的出現表示心靈的作用已經開始。

你一定會有這樣的體會:遇到危險時血壓上升,呼吸急促,肌肉繃得緊緊的(膽小者還會渾身顫栗,四肢抽筋),全身都處于緊張狀態。這表明,“緊張”能使人體產生痙攣化。而身體上的變化也會給心理狀態做好警告工作,這就是心理學上常講的“興奮”。在“興奮”的作用下,全身開始“總動員”,做好了準備,以應付緊急情況。于是,緊張反而成了“為奮力拼搏,完成重大任務而賦予的一種生理和心理上的準備(即總動員)”。

不要懼怕這種緊張心理,更不要因懼怕緊張而失去自控,走向反面。緊張的出現,告訴你心靈作用已經開始,只要你能正確對待,你的實力將由此得到真正的發揮。所以,它并不完全是件壞事,你應該正確對待。

煩躁不安時,左顧右盼、搔頭、抖腿、搓手……這都是人們用以緩和情緒的無意識動作。

在過度緊張時,尤其是在考場上遇到了難題而慌張時,要告誡自己:大家都一樣慌張,我并不是最懦弱的。用這種居于“優勢”的感覺,給自己打“強心針”。另外,做一些簡單的動作,如伸伸懶腰,握握拳頭,搖頭晃腦,展臂舒腿或深呼吸等。只要能放松繃緊的肌肉,情緒就會自然緩解,慌亂不安的精神狀態就能無形化解,你的心情也會愉快起來。

一般說來,面對著各種考試,只有兩種人才不會感到不安:

功課很好,非常自信的人;

非常遲鈍或破罐子破摔的人。

比較他們在考試前后的成績,無論是好還是差,進步都不明顯。

進步比較明顯的,往往是那些臨考前在一定程度上懷有不安感的人。這種不安感,實際上也是一種壓迫感,促使你努力學習,刻苦鉆研,用心記憶,成績迅速提高。成績佼佼者在名列前茅的地位受到威脅時是會感到不安的,也會因此而奮發努力。從上可見,不安感是進步的動力。我們知道適度的不安能有效地刺激腦部活動,使頭腦更加靈活。而過分的不安,則不能控制住人的情緒進而妨礙人的思維。這時,深呼吸能幫助你鎮靜下來。具體做法如下:

用腹式深呼吸法,慢慢地吸氣,使腹部鼓脹起來,再慢慢地呼氣,使腹部還原至原狀,如此周而復始,反復多次有助于智力和神經活動,使之逐漸趨向正常。更由于心臟負擔減緩,使全身能迅速進入鎮靜狀態。這種“減少呼吸次數調息法”,尤其對疲于應付考試,或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讀完限定的書而感到頭昏腦脹、心神不安的人,十分有效。

一定要牢記,在愉快的心情中,你的學習效率最高。要善于把壓力和緊張轉化成學習的動力。學習是一件很輕松的事,快樂是由知識帶給我們的禮物。

六、融入學習之中

與學習融為一體

在學習的過程中,你如果能扮演所要學習的角色,將能更深刻體會所學習的事物。比如,學歷史時,將自己融入歷史的背景中。以古羅馬角斗士為例,想想,如果自己參加角斗,需要與哪些動物或勇士角斗,獲勝后有哪些榮譽,是否可以獲得自由,這樣就可以更深入了解角斗士制度對人類文明的限囿與阻礙。學習民主政治,你可以扮演不同的思想家進行相互討論,例如扮演主張“君權神授”者與扮演爭取“天賦人權”者,雙方進行辯論。又例如,討論“地動說”時,有人扮演哥白尼提出“地動說”,有人扮演宗教法庭的代表,再回到歷史場景中相互對話,這樣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科學思想的演進過程及其所遭遇的阻礙。

另外,在學習語言時,只要有對話的教材,就可以扮演不同對話的角色來練習說話,在沒有人的場合,就想象自己是教材中對話的A或B,在有朋友的場合,就直接以A或B的角色與朋友對話。使用這種方法,將會話融入實際的生活情境,大大地增進了學習的效率。各種實例都顯示,融入學習角色對學習有良好的效果。

大部分人都有過一種經驗,即在說話的過程中,忽然腦海一片空白,忘記自己的角色,不知道接下來要說什么,想要在片刻間思索出記憶的信息卻不可得。如何增強記憶力,讓自己思路順暢而不中斷,相信是每個人都想要擁有的能力。

湯尼·布桑(Tony Buzan)教授根據人類大腦儲存信息的方式,發明了心靈藍圖(Mind Map),教導人們學習以接近大腦記憶的方式來儲存信息,將記憶的結構用放射狀的方式繪出,其法如下:

將探討的主題以符號或圖形等方式列于一張白紙中間;

把有關該主題的所有相關信息以分枝的方式畫在主題四周,每一個分枝形成一個副主題;

將相關聯的重點加入同一個副主題中;

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相關的主題;

盡量利用符號或圖片表示;

之后,隨時補充新的要點。

使用心靈藍圖來歸納整理信息,能使我們精確而快速地抓住重點,從而增進記憶,加速學習的腳步。

但是,我們融入學習之中,除了記住需要記住的東西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我們學習的效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理時鐘,不同的時段有著不同的學習效果。如果學校將考試移至深夜,那對夜貓子型學習者(喜歡夜間學習的人)必定較有利,因為白天讀書的學習者,在深夜時可能昏昏欲睡;相反,夜貓子型的學習者此刻正是精神奕奕。不少關于學習的研究報告都顯示,在不同的時段測驗學生有著不同的測驗成績。許多學習者因為不清楚生理學習時鐘影響著學習效率,學習的習慣依自己的高興而為之,也因此經常不能發揮最佳的學習效果。

所以,要讓學習的效果最佳化,應先找出不同的時段的學習效率,然后將時間作最佳的學習分配。比如,不同時段的學習效率可分成A、B、C、D四個等級,那較不容易懂且較難學習的課程應于A等級的時段學習,較易懂較易學習的內容應于D等級的時段學習。許多人在頭腦清醒的A時段東摸西摸或是先讀簡單的教材,進行所謂的熱身,等到要學深入的教材時,已經進入B或C時段了。然而,如此一來,整體的學習成效將遠低于將各時段善加利用的學習方式。希望你能善加運用你的效率時間,讓學習時間的使用達到最佳化。你不妨馬上試試!

同一門課程,每個人的學習方法不一樣,學習的重點不一樣。我們要是謙虛請教學習力優異者的學習方法,將有助于學習效果的提升。其次,由于每個人的學習重點不盡相同,借用學生的筆記參考研讀,可以截長補短,有助于不同角度之學習。

配對學習也是另一種提升效率的學習法。華盛頓大學進行過教育的實驗,將一個近300人的大班級分成A、B兩個班,A班將成績高的與成績低的配對學習,B班則依照一般的方式學習上課。實驗的結果顯示出A班學生的平均成績遠高于B班。教育專家認為此結果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成績好的輔導成績差的;其二,相互討論與切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平县| 会东县| 高平市| 韶关市| 洛阳市| 奈曼旗| 泾源县| 喀什市| 保靖县| 洞口县| 九江县| 虞城县| 鄯善县| 宣化县| 桃源县| 称多县| 武宁县| 梓潼县| 佳木斯市| 英吉沙县| 苍溪县| 大名县| 荆州市| 山西省| 建阳市| 广宁县| 嘉峪关市| 永年县| 田东县| 曲靖市| 保山市| 赞皇县| 漳平市| 夏津县| 日照市| 古蔺县| 云林县| 哈密市| 普定县| 清徐县| 什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