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商場,如果不是為了消費,為什么不可以貸1萬美元或者更多一點錢呢?把貸來的錢用于投資你看準了的項目,一年或二年之后,當你還清本息,你的銀行賬戶上還可以留有一大筆錢。當然,你必須首先還清本息,并且貸款利息要高得很。然而,你還是賺了錢,這筆錢是如何賺來的呢?因為貸款的利息是一筆驚人的財富,它是督促你加緊干的最有力的動力。如果你不使資金周轉起來并創造利息,你可能連貸款的利息都還不上。
愛默生說過:“我最需要的就是讓別人來強迫我做那些我自己能做,并且該做的事情。換句話說,就是需要一種壓力。”貸一筆款,給了你一種自然而然的壓力。因為這種壓力,使你不得不放棄首先消費的打算,同時,也改掉你懶散的壞習氣,你手里的資金很快周轉起來,自覺和不自覺地投入到生意的繁忙之中。
成功的經營者們常常這樣說:“借債就是一把雙刃的劍,你若小心運用會使你致富,你若不小心,會適得其反?!苯鑲衅洳焕囊幻?,但關鍵要看是什么債。若是消費性借貸,那的確應極力避免。但“投資性借貸”又是另一種情況。事實上,很少有白手起家的富翁不借債的。富人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們深知借錢、貸款的力量。一個人可能撬起他雙手根本無法承擔的重量,提起這個原理,令我們不由想起科學家阿基米德說的話;“給我一個支點,我便可以撬起地球?!?
杠桿原理便是利用借貸的款來使一個人的小耕耘變成大收獲。杠桿原理和下面四個字有關——別人的錢。不愿借貸別人的錢,不愿負債,那么,只能“保守”地守著攤子,世界上就有這么一個人。
據有關資料刊載: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的前任董事長伍德拉是位極保守的金融家。他一生最厭惡負債,經濟蕭條前夕,他剛好償清公司的全部貸款。一次,公司里一位財務負責人要以9.75%的利息去借一億美元的資金來興建新建筑時,他馬上回答說:“撤了他,可口可樂永遠不借錢!”他的謹慎戰略使可口可樂公司在經濟大蕭條中免遭滅頂之災,但也因此產生副作用,使這個公司長期得不到發展,不能進入美國大公司之林。
后來,戈蘇塔擔任了公司董事長的職務,一改前任的作風,看準方向,大舉借款。他接手時,可口可樂公司資本中不到2%是長期債務,從那以后,戈蘇塔把長期債務猛增到資本的18%,這種舉動使同行們大驚失色。戈蘇塔用這些資金來改建可口可樂公司的瓶裝設備,并大膽投資于哥倫比亞影片公司。他說:“要是看準了兼并對象,我并不怕增加公司的債務負擔。“這種不怕負債的勇氣將可口可樂公司從困境中解救出來,公司的利潤一下子增長20%,股票也開始上漲?!?
戈蘇塔不怕負債的勇氣是來自于看準方向的基礎之上的決斷。他不是濫借貸款,加重公司負擔,而是將債款用到生產的關鍵環節)上。這樣,暫時的負債會贏得長時間的盈利,最終債務也會徹底清償。如果畏首畏尾,不敢冒借債的風險,那么企業就會永遠失去發展的機會,最終會在公司競爭中失敗。對一個公司來說如此,對經營者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
事實證明,天才的賺錢者了解并能充分利用借貸。世界上許多巨大的財富起始之初都是建立在借貸上的??拷栀J發家是白手起家的經營者的明智之舉。記得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在他的劇本《金錢問題》中說過這樣一句話:“商業,這是十分簡單的事。它就是借用別人的資金!”
事實上講,大多數初出茅廬的創業者并沒多少錢,如果要拿幾萬幾十萬去搞一點事業,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一個白手創業者如果真是身無分文,要想起家那就機會渺茫了。做任何生意、辦任何實業都以最基本的本錢為起點,所以,對于現在的大多數仍處于白手起家的朋友來說,頭一件要緊事就是通過各種途徑去籌集創業所需的基本資金。當然籌資的方法不一而足,但還是奉勸創業者,大膽借貸是籌資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美國億萬猶太富翁馬克·哈羅德森說:“別人的錢是我成功的鑰匙。把別人的錢和別人的努力結合起來,再加上你自己的夢想和一套奇特而行之有效的方法,然后,你再走上舞臺,盡情地指揮你那奇妙的經濟管弦樂隊。其結果是,在你自己的眼里,富人會認為不過是雕蟲小技,或者說不過是借別人的雞下了個蛋,然而,世人卻認為你出奇制勝,大獲成功。因為,人們根本沒有想到,竟能用別人的錢為自己做買賣賺錢。”
市場經濟中,敢于借貸、善于用貸、巧于用貸、會通過別人的錢來發財的創業者,才是高明的經營者。不要讓“既無內債,又無外債” 的小本經營的思想理念左右了自己。
猶太商人的變錢之道值得借鑒,“必要的情況下,要敢于借貸、善于用貸,走一條借錢生錢的發財路?!?
(第三節)空手發大財
《塔木德》指出:“蠢人總是向親人提出要求,而聰明人總是向銀行提出要求?!边@句話的意思是說,懂得資本重要的人總是會借助銀行的錢來從事商業,而愚蠢的人只會請求親戚朋友的憐憫。當然,借用銀行的錢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對于白手創業的人來說,要在短時間內在銀行或私人投資者心目中樹立較好的信用,自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此,有些人巧用妙策,大獲成功。
白手起家的猶太富豪阿克森,原是一位律師。有一天,他突發奇想,覺得借用銀行的錢可以賺大錢。他很快找到一家銀行的借貸部經理,說要借一筆錢修繕律師事務所。由于他在銀行里人頭熟、關系廣,因此,當他走出銀行大門的時候,手里已經有了1萬美元的支票。
阿克森一走出這家銀行,緊接著又進了另一家銀行。在那里,他存進了剛才借到手的1萬美元。這一切總共才花費了1個小時??纯刺焐€早,阿克森又走進了兩家銀行,重復了剛才發生的那一幕。這兩筆共2萬美元的借款利息,用他的存款利息充項,大體上也差不了多少。過了幾個月以后,阿克森就把存款取出來還債。此后,阿克森在更多的銀行玩弄這種短期借貸和提前還債的把戲,而且數額越來越大。不到一年光景,阿克森的銀行信用已經“十足可靠”,憑他的一張簽條,就能借出10萬美元以上,他用貸來的錢買下了費城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幾年之后,阿克森成了費城一家出版公司的大老板,擁有1.5億美元的資產。
對于絕大多數成功的猶太商人而言,他們屬于赤手空拳闖天下。畢竟象猶太巨擘洛克菲勒一般含著金湯匙長大的人少之又少。一般人要想在商場中出人頭地是非常困難的,他們缺少資金,缺少背景,一切的一切都非常地不利,但很多貧困中出生的猶太商人卻在激烈的商場中爭得了一席之地,這不能不叫人佩服。這其中猶太富豪孔菲德就是一例。
孔菲德具有非凡的商業才華。別的人做生意都是從小到大,本利一步步往前滾,最后在自己從事的商業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孔菲德則是一個例外。
他不光白手起家,而且是空手道,一分本錢不掏,就成了大富翁。
除了敬業精神之外,他惟一依靠的是經商智慧,這使他從美國殺到歐洲,以股票征服歐洲后又來一個回馬槍,殺回美國,入主華爾街。
美國股?!翱帐值馈贝髱熆追频聫男〖揖池毢?,父親早亡,只能靠勤奮學習去改變現狀。
大學畢業后,他漂泊不定地換了很多次工作,他顯然是對于人生方面猶豫不決。
1954年,孔菲德告別了費城,只身漂泊到了紐約,找了一份“互助基金”推銷員的工作。
互助基金一般由股東提供,股東將這筆資金集中起來,然后投資于股票,這比自己玩股票要保險得多。就個人來說,誰能看透變化莫測、瞬息萬變的股市呢?
推銷員的傭金是從投資人資金中提取的,因而孔菲德在受訓時,他的推銷員老師告訴他不管股票行情如何變化,即便是顧客們賠錢,對于推銷員來說也并沒有什么大關系,只要你多爭取一份傭金,這是顯而易見的。
孔菲德最初的老板是紐約一家投資者計劃公司(后來這家公司為孔菲德所有的公司所收購),孔菲德并不想長期做推銷員生意。
孔菲德起初是為投資者公司推銷股票,然而野心勃勃的他并不甘心于只做一名小小推銷員。因此,工作之余,他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基金的財務組織和管理。
不久他就發現:互助基金猶如一座“金字塔”,金字塔的最底層是基層推銷員,往上是推銷主任,再往上是地區和全國性的高級推銷員,而高高在上的當然是互助基金的經理們。凡上面的一層都有從其屬下的傭金中提成的權力。
孔菲德因此看到了推銷員這一領域外更廣闊的“天地”。他覺得自己羽翼漸豐,應該沖破現有環境的束縛,到更廣闊的天地去闖一闖。
1955年,經公司允許,孔菲德自費去了巴黎,當時歐洲許多國家政府禁止本國公民購買美國的互助基金股票,以免本國資本以這種方式流向美國。看來向歐洲公民推銷股票這條路已行不通了。
經過觀察,孔菲德發現了歐洲這個禁區中的“新大陸”——外國的僑民市場。
當時的歐洲各國到處都有美國的駐軍、外交人員和商人,他們大部分都在此已居留相當長的時間,因此,都是攜眷前往。他們都漸漸地進入了歐洲的經濟圈子。這些美僑有很多余錢,他們中有很多人都讀到關于華爾街空前缺少資金的報道,而投資于美國股票市場。
而今,孔菲德的出現,正好與僑民的愿望不謀而合,真乃天賜良機??追频陆涍^廣泛游說,賣了很多投資者計劃公司的股票,為公司和他本人贏得了巨額利潤。
孔菲德贏得了聲譽,向他投資的人漸漸增多,他想這足以證明在海外存在著一個廣大而富足的市場。當然,這種市場就目前而言,還是潛在的,還需要去開拓。至此,孔菲德野心勃勃,他現在已不再滿足于從前的投資者計劃公司了。
孔菲德注意到了一家新的公司——垂法斯基金公司。這家公司當時的基金股票銷路很好,比投資者計劃公司擁有更廣闊的市場。于是他毅然作出決定,脫離投資者計劃公司,加入更有名氣的垂法斯公司。
隨后,孔菲德寫信給垂法斯基金公司,談論了他發現的歐洲市場情況,并提出了一個快速開發統計報告,要求垂法斯委派他擔任歐洲總代理。
這一建議很快送到了垂法斯的高層決策群中,他們反復研究討論之后,一致認為這項計劃對垂法斯的發展非常有利,如果成功就可以擴大經營范圍,打開國際市場的局面。于是孔菲德的要求很快就被答應了。
不久,孔菲德成立了自己的銷售公司,并給它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投資者海外服務公司(簡稱IOS)。
開始時他自己一個人推銷垂法斯股票,然后他招聘了許多推銷員,這種安排是互助基金的標準組織方式:孔菲德可以從每一個推銷員的每筆交易中提取1/5的傭金。
隨著推銷員隊伍的繼續壯大,孔菲德從傭金提成的收入頗高,他已無須親自去推銷了,開始專心于訓練新的推銷員,健全他的代理機構并開拓更廣闊的基金市場。
IOS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著。到50年代末,它已擁有100個推銷員,他們的足跡踏遍世界各大洲的許多國家。它的推銷員隊伍壯大到孔菲德一人難以控制的地步。
于是他就一層層地增加中間機構,原來他的推銷員被提升為推銷主任,他們就有權擁有自己的推銷員并從傭金中提成。而當推銷主任的推銷員太多時,他又設立了次一級的中間機構,自己的地位也上升了一級。
就這樣,孔菲德也建立了金字塔般的組織,這回他已距離“金字塔”的塔尖不遠了。他一層層地從每一個下屬身上提取他應得的那部分傭金。到1960年,孔菲德已凈賺100萬美元,而他自己從未投入一分一厘的資金,實際上他不是“一本萬利”,而是“無本萬利”的空手道高手。
孔菲德手中擁有了雄厚的資本,加之公司的聲譽越來越高,他成立了他自己的互助基金公司??追频碌牡谝患一ブ?,名叫國際投資信托公司(簡稱IIT)。
長期以來,孔菲德對他只能向美國公民推銷的限制,一直感到氣惱。20世紀50年代末期,有幾個國家的政府抱怨IOS的推銷員(也許并未得到孔菲德的支持)私下違背這個規定,而大批地將垂法斯的股票,通過銀行和以貨幣交換的方式,賣給非美國公民??追频卢F在決定要設法使這一限制一國一國地解除。
他去見每一個國家的財政當局,說:“你們現在擔心資金流出貴國,對不對?好吧,我告訴你我的做法。我的新基金IIT,將投入一部分資金,購買貴國企業股票,但你們要準許我向貴國人民推銷基金股票,作為交換條件。”
他一國接一國地說服了對手。他就是這樣一步步地使自己從推銷員、推銷主任、超級推銷員,到了老板的地位,登上了互助基金的“金字塔”塔尖,他的財源滾滾而來。
孔菲德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默默無聞,但到了20世紀60年代,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他脫穎而出,一下子成了美國股票巨星并富裕得令人難以置信。在他走運的那幾年,曾令世人刮目相看,一躍成為全美頭號新聞人物。
誰說白手不能起家?猶太富豪孔菲德以自己傳奇般的經歷向世人展示了自己與眾不同的致富路。
猶太商人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商人,其最讓世界折服的是他們驚人的富有和奇異的賺錢能力。猶太人是個謎一般的民族,他們是世界上的少數人,但是卻掌握了世界上龐大的資產;他們遭受了千年的凌辱,備受打擊,四處流浪,卻驚人富有。他們特立獨行,思考詭秘,讓世人覺得神秘莫測;他們沒有什么資本,但是卻始終處于金錢的頂峰。
猶太人圖德拉原是委內瑞拉的一位自學成才的工程師。他從一位朋友處打聽到阿根廷需要購買2000萬美元的丁烷,并且知道阿根廷的牛肉過剩。
圖德拉靈機一動,他飛到西班牙,那里的造船廠正為沒有訂貨發愁,他告訴西班牙人:“如果你們向我買2000萬美元的牛肉,我就在你們的造船廠定購一艘2000萬美元的超級油輪。”西班牙人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議。這樣,他就把阿根廷的牛肉轉手賣給了西班牙。
此后,圖德拉又找到一家石油公司,以購買對方2000萬美元的丁烷為交換條件,讓石油公司租用他在西班牙建造的超級油輪。
結果,圖德拉不費1美分就做成了這筆生意。
不管是什么投資商或是生意人,總希望投入越少,收益最多。但利益場中的雙方總是矛盾著的,誰也不想平白無故地將利益拱手讓人。這時,倘若你能利用彼此之間的需求去平衡這種矛盾,巧妙地找到了這種需求的結合點后,你便能以最少的投入獲取最大的收益,有時甚至還可以什么都不用付出,就能獲利無窮。由此看來,白手發財絕對不是異想天開,而是屬于情理之中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