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朝廷密使(下)
- 巴山舊事
- 曹宗國
- 2984字
- 2014-04-14 14:21:30
010
此刻,那吳學士正邀約故交學友唐秀才上船來品茗清談。吳學士向他打聽此地風土民情、奇聞異事,那唐秀才想了想,便說:
“兄臺讀萬卷、行萬里.,想必見多識廣。如今欣逢國朝盛世,唯獨這一片巴方故土,仍在土司野蠻治下,其所作所為,可以說是天怒人怨,不過早已上達圣聽,兄臺已有所聞。其司治大逆不道,我不敢多言,僅就土司王府野蠻淫行、奪人妻女、霸占初夜一樁,也足以令人發指。
只是這山野之中,民生雖苦,卻鐘林毓秀、代有雄杰,也不乏偉男超女,敢作敢為;他們雖飽受王府摧殘,而男歡女愛卻依然生死纏綿,猶如野火山風、轟轟烈烈;其別樣風流,迥異于平原人的矯揉造作;不妨說兩樁與兄臺下酒?”
吳學士赫赫笑道:“愿聞其祥?!?
唐秀才便咪了一口茶,娓娓而侃:“你聽那市集之中,不時傳來絲弦之聲,可知此地早年曾出了一個唱絲弦的名角覃云山嗎?”吳學士點頭:“聽說過?!碧菩悴疟阏f:
“此人后來娶得鳳凰山上一絕色美女為妻,那可真是羞月閉花、沉魚落雁羅!于是就罷唱賦閑,終日在家里守著那美人。結果好景不長,那美人不知為何想不開,居然拋卻郎君愛女,撒手走了峒婚,豈不可嗟可嘆!”
吳學士聽罷略表噓噓,說:“沒想到這蠻夷之地,也有性情中人。紅顏固然命薄,只是苦了那絲弦之人。啊,此其一,那么其二呢?”
唐秀才道:“其二嘛,可是你們吳家的事?!?
吳學士停住茶盞一驚。
唐秀才便問道:“那漁洋關的吳家,可是你們同宗?”
吳學士說:“江西填湖廣的時候,倒是去過一支墾荒的,后來就不知下落?!碧菩悴疟銍@道:
“那吳家倒是在那一方立住了根基,只是傳了三代,就沒有了子嗣,只有兩個女兒,本想留家招婿。沒料到漁洋關的都爺前來逼婚,那大女兒就跟一個相好的獵人跑了,都爺就將二女兒強搶而去,半路又被一伙山花子救下。那二女兒竟投身草莽,做了壓寨夫人。”講到這里,他便湊近低聲說:
“聽說那不是普通山花子,而是巴方舞者,所以都爺的兵馬也無奈?!?
然后他又大聲講道:“不知兩個女兒流落到何方,從此閉門絕戶?!?
吳學士長嘆一聲:“真是家門不幸啊!”
那唐秀才卻說:“不過,不幸之中卻有萬幸?!?
吳學士問:“此話怎講?”
唐秀才便舉起杯來,兩人同飲一席,讓后捻著胡須講道:
“那美人走了峒婚,卻留下一女,由覃云山撫養成人。而你們吳家的那個大女兒,跟獵人在山上躲了幾年,便改名換姓田氏下山落戶,還抱養了一個兒子,這一兒一女......”
011
二人正講到興頭上,突然,那坐在船頭觀夜景的船老板低聲向艙中喊道:
“客官快看,巴方舞者來了!”
兩人忽聽外面喊“巴方舞者”,都大吃一驚。當時人們一般都把鄂西山區的土著人都叫“山巴老”,這“山巴老”并不是對山里人的辱稱,而是包含著他們和古代巴人的民族關系;而對“山巴老”中的叫花子,則稱之為“山花子”?!吧交ㄗ印敝?,又有一群特別神秘的人物,傳說他們是古代巴國武士的遺存,所以譽之為今世的“巴方舞者”。
要說,把古代的巴人稱之為“巴方舞者”也是有來歷的,典故出自甲骨文和《尚書》?!鞍头健倍殖鲎约坠俏?,意思是巴地方國,這是古籍中對巴人的最早歷史記載。而著乎《尚書》的周武王伐紂,就有“實得巴、蜀之師,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的記載,所以又有“舞者”之謂。這些特別的山花子享有“巴方舞者”名號,因而顯得非常神秘,世人聞之色變。
當時吳學士和唐秀才急忙抬頭往窗口一看,但見他們的模樣彪悍古怪、行動矯健敏捷,確實不同一般的山花子,很可能就是傳說中的那些神秘人物??墒且鼓恢?,這群人影如同閃電一般,一晃就倏地不見了。
當時民間盛傳,巴方舞者現世、此地必有大事。那么,如果他們真是那些令土司兵丁聞風喪膽的人物,他們為何出現在這里?他們會干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來?
兩人大為驚疑。吳學士便說:
“久聞巴方舞者之名,此地乃是他們的出處,唐兄可知他們的真實來歷?”唐秀才沉思片刻,便回道:
“巴方舞者的來歷,始于巴土民族的起源,相當古老,猶如我們足下的這條清江。千百年來,這清江就如同我們族血一樣奔流,它流過了漫長的原始蠻荒,流過了遠古的人類薪火。盤古開天,清江河谷里就有敲擊炻器的聲音;炎黃春秋,我們巴土民族的先祖就在眼前這座武落鐘離山上站立起來了。”
吳學士聽他要縱論古往,便凝望著窗外的高山流水、問:“此說可有根據?”唐秀才道:
“兄臺諳熟經史,想必記得《后漢書》和《水經注》等典籍上的記載,《后漢書》上有一篇《巴郡南郡蠻傳》,那上面就記載了發生于此地的事情。其實,在巴土民間也一直流傳同樣的故事。”
他抬頭凝望著高聳在夜空中的武落鐘離山,娓娓道來,講述廩君擲劍為王,戰鹽神、創夷城、建巴國的歷史傳說。
吳學士聽他所言既有正史為據,又為方志野史所載,倒也并非杜撰,遂饒有興味。唐秀才便侃侃而談:
“而山花子中的巴方舞者,據說他們是當年巴國被秦兵打敗之后,一些失散的武士回到武落鐘離山區,隱藏在一個神秘的山洞里,得以生存下來而遺存的后裔。
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但他們講的道理卻很真確,他們說,土司王爺不能代表廩君相王的正宗,只有土家奴隸、土民才真正傳承了巴人的血脈和精神,我們就是巴方舞者!土家百姓都是巴方舞者!
他們絕不是野人,也不是綠林,更不是劍客。他們只是不服土司的管轄,按照巴人的古老習俗生活,賣藝行乞,喜歡打抱不平,出沒于山林村寨間,來無影、去無蹤,顯得非常神秘。
這些人后來遭到容美土司的追剿捕殺,無法生存,他們就被迫游走到川東去了。不過,巴方舞者特別虔誠地信奉廩君,因為廩君名務相,土家人稱為相王。他們每年都會潛回武落鐘離山朝拜務相,進行神秘的祭祀活動,瞻仰巴人的祖山神祗。
可是,他們祭祖往年都在清明之際,卻不知今年為何提前到來。明日就是正月十五,他們于前夜出現,是否跟元宵歌舞龍燈大會有些干系?”
他轉而低聲說道:“最近容美土司到處都有土民鬧事,要求歸順朝廷,改土歸流,而周圍的官兵又已經逼上門來,情勢非常危急??蛇@都鎮土司王爺特別頑固,繼續為非作歹。我看巴方舞者的到來,多半跟這有干系......”
唐秀才最后斷言:“總而言之,最近此方必有大事,驚天動地的大事!”
012
吳學士聽罷,遂長嘆一聲,仰望窗外,但見山高月小、江流如練,更覺古風幽然。
此學士乃是博古通今之才,他之所以深得三朝元老張廷玉的賞識,并非因為投靠鉆營,而是對國家治亂興衰確有真知灼見,而且崇尚士節、不茍權貴黨爭。他曾在策對里說,孔子自然、孟子事實,孔子之大體、孟子之骨氣,必須兼而有之,否則儒即走肉、士即市儈也!當時他便感慨道:
“我看這巴方舞者,其實無所謂某世某人,乃是一股英銳正氣,起于巴方,振于華夏,悠游于蒼穹,不絕于萬世。此氣源于族血,定于人心,致力于進取,伸張于正義,是以主沉浮正滄桑者也??鬃油泻踔芏Y、隱寓《春秋》,孟子謂之“浩然”、教以士節,太史公秉筆于《史記》、彪炳永恒。故爾古今賢達明主,無不敬畏順應之。此方生民厄于土司,已歷數百余年,所幸族脈尚在,正氣猶存,讓它吹拂一通也好!”
唐秀才拊掌贊道:“兄臺高論、高論!”
兩人就一邊品茶一邊議論,從這巴方古國的歷史淵源到容美土司的興衰變遷以及山川人物、風土人情談到民間奇人奇事。那文友把土司治下的種種惡行和土人的愛恨情仇盡興道出,吳學士不僅嘆為人間奇聞,感慨不止。他斷定此地近日必有大變,就想留待幾日看個究竟。文友急忙附和,便邀他上岸到家中款待。
二人直飲到五更,但見月落星稀、東方既白。吳學士便交代船老板,與唐秀才執手上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