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柴米油鹽
- 兩個人的上海(郭京飛、王珞丹主演《兩個人的世界》原著)
- 周藝飛
- 2816字
- 2020-12-02 15:22:31
文嘉是被從窗口透進來的陽光照醒的,太陽已經(jīng)升得老高,整個房間在陽光下一覽無余,金色的陽光下有細碎的灰塵在漂浮,地上鋪的實木地板也反射出柔和的光,顯得很是古樸。文嘉重新打量整個房間,各種家具雖然有些舊但是還算整潔,只要重新布局一下,稍作裝飾就能挺溫馨,一束陽光投在床上,給被子上制造出一小塊溫暖來,陽光讓她的心情也變得明朗起來,確實,不管有沒有準(zhǔn)備好,新生活開始了。
東陽在梳妝臺上留了銀行卡、密碼便條和鑰匙,文嘉起床來洗刷過,先把被芯和毯子拿出去曬,窗外,一個很大的長方形鐵框固定在外墻上,上面擱著竹竿,衣服被子就可以晾在竹竿上,這也算上海民居特色,空間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曬好了被子,文嘉開始收拾房間,這一收拾就是整整一早上,房子是東陽在年前和一個同事合租的,兩室一廳的老公房,一千五百塊一個月,付三押一,雖然據(jù)房東說已經(jīng)打掃過,但是家具上還是落了不少灰,廚房里不管是廚具還是碗柜都厚厚地積著油,擦也擦不干凈,好在原來的住戶留了一瓶快見底的洗滌劑,文嘉用舊毛巾沾著洗滌劑,將廚房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狠狠擦洗了一番,衛(wèi)生間的地板也拖了兩遍,直搞得自己灰頭土臉地,屋里看起來便整齊了許多,文嘉看著那個禽類標(biāo)本還是覺得瘆得慌,想著等東陽回來一定讓他拿去丟掉。
中午文嘉的快遞也到了,很大很沉的一個箱子,快遞在樓下打電話讓下去拿,文嘉請他送上來卻被斷然拒絕,一個中年男人在電話里不耐煩地嚷嚷:“儂要不要啦要不要啦,不要我拉走。”文嘉沒辦法,只好讓他暫時送去小區(qū)門崗那里放著,好等東陽回來一起搬上來,這是她來上海后第一次與本地人打交道,算是吃了個不大不小的下馬威。
幸虧門崗還算客氣,只是強調(diào)寄放可以,丟失是不負責(zé)的,文嘉已經(jīng)是感激不盡了,陪著笑臉道謝。
午飯是在小區(qū)樓下的沙縣小吃吃的,三元一碗的飄香拌面。從現(xiàn)在開始,文嘉決定一切開銷都要精打細算了,她現(xiàn)在還沒有工作,靠東陽一個月稅后的兩千多塊錢,單房租就要八百塊,文嘉之前工作的一年也有幾千塊錢積蓄,但是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剛開始住下來要置辦一堆生活用品,七七八八肯定不少,再有平時的水電煤,稍一算算,簡直是睜眼就花錢。文嘉找工作要借助網(wǎng)絡(luò),那么他們就需要一臺電腦,然后還要裝寬帶,那樣的話五千塊就花掉了,本來文嘉說電腦可以不買,她可以去網(wǎng)吧投簡歷,但東陽說網(wǎng)吧也不便宜,而且兩個人落定下來,電腦對于年輕人來說算很重要的固定資產(chǎn),長期也是要用的。
所以文嘉買日用品的時候是比較了又比較,附近最大的超市是世紀聯(lián)華,里面用品很全,但是也貴,一只水壺就要好幾十塊,文嘉看了半天,挑了最便宜的,那也要四十五塊了,還有鍋碗瓢盆、油鹽醬醋、米、面、熱水瓶、洗衣粉、肥皂、洗滌劑、電飯鍋、菜刀、菜板……這么一算,要買齊這所有東西,肯定會遠遠超出了預(yù)算,考慮再三,文嘉覺得暫時只買非買不可的,其他一些留著以后再說,比如菜刀需要,菜板暫時就不買了,隨便什么東西墊一下就可以,油和鹽要買,醋和辣椒、雞精什么的先不買,電飯鍋也可以省了,試驗一下沒準(zhǔn)湯鍋也可以煮飯呢,文嘉早上收拾廚房的時候發(fā)現(xiàn)之前的房客留下的一個搪瓷鍋,洗洗應(yīng)該還能用,以此類推,需要買的東西就少了很多。
可是轉(zhuǎn)了一圈,文嘉發(fā)現(xiàn)盡管壓縮了種類,但還是不行,拿飯碗來說,在家的時候,文嘉記得媽媽買的碗頂多一塊錢,可是放眼看這貨架上,各種各樣的碗是有,價格卻是幾十甚至成百上千,什么骨瓷的、雕花的、彩陶的,她只是想買兩只盛飯的碗而已,越便宜越好,花十幾塊錢去買一只碗實在太造孽了;還有菜刀,居然就沒有三十塊以下的,他們都不大會做飯,平時也不會切什么復(fù)雜的東西,根本不需要什么超薄不銹鋼刀刃。
轉(zhuǎn)了半天,文嘉購物筐里只有一個水壺和一只鋼絲清潔球,文嘉看著那一塊錢的單只裝清潔球,想了想,最后還是把它丟回了貨架上,用抹布就好了,能省則省吧。
可是有些東西畢竟省不了,比如熱水瓶,否則難道一要用熱水就去燒,那豈不是更浪費煤氣?文嘉出了超市的大門便開始犯愁。
這時前面一個老阿姨手上的東西吸引了她的注意,那是一個搓衣板,很老式的那種,木頭做的,釘著鐵釘,她確定剛才在超市沒有看到這么古老的東西,腦子里一個激靈,不及多想,趕上前去攔住那老阿姨,幾乎有點失禮地問:“這個,你從哪里買的?”
老阿姨倒沒大在意文嘉的冒失,挺熱情地告訴她:“二元店買的。”
“哪里的二元店?”
“前面,往前走,到紅綠燈小拐,走不遠就到。”老阿姨一邊說一邊比劃。
文嘉不確定她說的小拐是往哪里拐,不過看她的指向應(yīng)該是往右拐,高興地道了謝就順著她指點的往前走。
果然不出所料,這二元店里的東西確實便宜,雖然不全是單價二元,但是與超市比起來,確實是半價都不到,而且只要是日常生活用品這里都有,包括一塊錢的飯碗和八塊錢的熱水瓶,看來任何地方都有窮人,有窮人就會派生出適合窮人的市場。文嘉把需要的東西都買齊了,加起來也不過五十多塊,又跟老板砍砍價,五十塊拿下,還蹭了一只圍裙,現(xiàn)在她有點后悔剛剛買了水壺,她在這里看到水壺才十五塊,雖然看起來質(zhì)量確實不如她在超市買的好,但是對于他們目前來說,價格是應(yīng)該第一考慮的因素。
在二元店的旁邊,文嘉還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菜場,她想了想,決定做她唯一拿手的蘿卜燉排骨,那還是在大學(xué)的時候跟輔導(dǎo)員學(xué)的,她買好蘿卜和排骨,然后兩手拎著滿滿的東西打道回府。
到晚上東陽回來的時候,蘿卜排骨湯已經(jīng)在鍋里咕咚咕咚地沸騰著,整個廚房里都是香氣,東陽還帶回來一個男孩子,他叫孫祥,是東陽的同事,他們的室友,于是這套兩室一廳的住房的房客就全部到齊了。
文嘉的蘿卜燉排骨得到了兩位男士的一致好評,東陽說如果能在炒點蔬菜就好了,文嘉就白他一眼:“炒蔬菜,你會不?”
東陽訕笑:“呵呵,不會咱可以學(xué)嘛。”
孫祥就說:“你們以后有的是機會學(xué)了。”
吃完飯東陽幫忙洗碗,孫祥去房間看電視了,文嘉還沉浸在蘿卜排骨湯首“烹”告捷的得意里,沖東陽顯擺:“怎么樣,你老婆厲害吧?看我燒的湯,喝得見底了。”
“是不錯。”東陽說,“不過,這個菜成本花了多少錢啊?”
文嘉算了一下,排骨九塊,蘿卜兩塊多,十一塊多的成本,東陽咂咂嘴,說:“有點貴了,老婆,咱要省錢啊。”
文嘉黯然垂下眼簾,想起白天里精打細算的憋屈,心里禁不住便有些委屈,但到底沒有說什么,只是點點頭。
洗完碗孫祥來參觀他們的房間,贊不絕口地說這一個家有個女主人就是好,看這收拾得真是溫馨啊,夸得文嘉都有點不好意思了。接著孫祥又和東陽一起去門崗把他們的行李搬了回來,看得出他是個熱心人。
這一夜兩人睡得很舒服,被褥白天曬過,帶著太陽的香味,東陽和文嘉團在被窩里相擁著,像大雪封山時在溫暖的草窩里緊緊依偎的一對小老鼠,文嘉給東陽列這白天買東西的經(jīng)過和各項開支,特別顯擺了去二元店的聰明之舉,東陽就表揚說:“恩,不錯,真勇敢。”
“真勇敢”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特有的表揚語言,并不是真的勇敢,而是用這個詞囊括了所有的褒揚,可以是“真聰明”、“真機靈”、“真勤勞”、“真能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