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碼青春期,養育十幾歲孩子的教育心理學
- 劉華清 章程編著
- 1149字
- 2020-11-21 17:26:42
序三
讀完整本書,讓我想起了一個寓言故事:
一把沉重的鐵鎖掛在大門上。一個人走過來,拿一根鐵棒連撬帶砸,不管用怎樣的力氣,都打不開鎖。另一個人走過來,拿出一把小小的鑰匙,放進鎖孔輕輕一轉,“咔嚓”一聲,鎖開了。
等兩個人走了,迷惑不解的大鐵棒問小鑰匙:“為什么我用那么大力氣都打不開鎖,你卻輕輕一下就可以打開呢?”
小鑰匙回答說:“因為我能深入它的內心。”
青春期的孩子心上有一把鎖,這把鎖可能源自父母的某一句指責,可能是看到自己考試成績時深深的失望,也可能是朋友之間一次難以解釋的誤會……本書就是深入孩子內心的那把“小鑰匙”!
這把“小鑰匙”能打開孩子內心的“情緒之鎖”。青春期的孩子們經常性地遭受情緒創傷,就如同蹣跚學步的孩子經常會跌跌撞撞一樣。一旦負面情緒排山倒海而來,不僅孩子很痛苦,爸爸媽媽也萬分迷茫,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有了這本書,家長就有了一個參考,書里面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幫助家長明白孩子內心的情緒是怎么來的,然后在此基礎上找到幫助孩子面對情緒的正確方法。所以,當遇到情緒問題時,翻翻這本書,也許有你需要的答案。
這把“小鑰匙”能打開孩子內心的“個性之鎖”。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個體既是繪畫作品,又是藝術家。他是創造自己個性的藝術家。”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孩子自己的觀點以及如何做決定了他特有的獨一無二性。也許這些獨一無二的個性在青春期之前還不明顯,但到了青春期,孩子內心的矛盾和不平衡感會讓他們的性格特點變得尤為突出,許多家長會很明顯地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和以前不一樣了,他們開始叛逆、任性、逃避、挑剔……如何面對這樣的孩子?翻翻這本書,也許有你需要的答案。
這把“小鑰匙”能打開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心結。親子關系是人際關系的原點,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系應該是最親密的一種關系,但很多爸爸媽媽和孩子的關系很緊張,或者親近不起來,問題出在哪里?是邊界不清,還是太強勢?是控制不住情緒還是不懂傾聽?……孩子需要成長,家長更需要學習如何處理好親子關系,父母最重要的任務是等待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個體,從自己的生命中分離出去,而做到這一點的基礎就是父母能夠節制住自己,給孩子提供一個允許他體驗、表達、成長的環境,父母要像“容器”一樣接納孩子,承載孩子的一切。那么,具體如何做呢?翻翻這本書,也許有你需要的答案。
在青春期,孩子們的身體和心靈都正在經歷一場“劇烈的風暴”,這時候看上去像個“大人”的孩子,其實內心需要父母更多的關心和愛。爸爸媽媽只要認真讀一讀,多多少少會發現一些適用于自己家庭的東西,如果能把這些東西運用到實際生活,可能一點點小小的改變就能引起“蝴蝶效應”,讓孩子發生“質”的改變,自信地面對學校生活,面對朋友,甚至一切事情。
李玖菊
北京回龍觀醫院 兒童心理病房心理治療師
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