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托幼機構科學保教規范管理指南
-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兒童研究院 何磊編著
- 3074字
- 2020-11-18 11:39:25
第三節
發展規劃管理的流程與規范
在規劃制訂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僅僅將發展規劃看成是一個死板的組織管理文本,而更應該把它看成是一個不斷促進組織發展的管理過程,這一管理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一 規劃制訂的流程與規范
規劃的制訂是規劃管理的起始階段。這個階段的工作對整個規劃的管理過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雖然規劃的制訂主要是編寫規劃,但是我們不能把規劃的制訂僅僅理解為召集編寫人員寫規劃,而是要把規劃制訂的本身作為一個管理過程(圖1-2)。

圖1-2 幼兒園發展規劃制訂流程圖
規劃的制訂,應該是以全體員工的參與為基礎的。所以,幼兒園在制訂規劃之前,首先應該對全體員工進行規劃動員。尤其是對規劃的意義和任務以及員工參與的途徑與方式應該有明確的告示。規劃動員可以通過大會的形式,也可以通過座談會、暢想會等各種生動活潑的方式進行,其目的在于利用多種形式充分調動員工參與規劃制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調查研究
幼兒園規劃是以幼兒園發展的現實條件為基礎的,所以,規劃制訂之前,開展調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調查研究的目的就是為規劃的制訂收集有關信息資料。調查越充分,信息占有越充分,也就越能準確地找到發展規劃的起點。所以,可以利用座談、觀察、問卷等各種方法向幼兒、員工、家長和有關人士進行規劃調研,了解和把握相關信息。并重點關注員工對于規劃的想法和意見,獲得相關信息后應該及時進行研究,以便為規劃的制訂提供有效的信息和依據。
2.明確規劃的任務
在規劃制訂階段,園長首先應該讓員工明確自己所承擔的任務。如果這項工作沒有做好,幼兒園的規劃編制就會產生混亂,甚至會產生員工游離于規劃編制之外的情況。所以,幼兒園應該通過管理文件的形式,或者是采用告示的方法,將幼兒園對員工參與規劃制訂的任務及時、清晰地傳遞給員工。同時也可以將規劃制訂的相關任務用項目負責制的方法,讓員工直接承擔規劃制訂的有關任務。
3.組織規劃的制訂工作
在整個規劃的制訂過程中,組織工作是大量的,同時也是極其重要的。園長作為規劃的組織者,應該負責對規劃制訂相關的人力資源、時間資源、信息資源和財力資源進行合理的組合和有效的運用。同時,園長還需具體涉及問題的發現與排解、信息的傳遞與反饋、編制工作的進度安排與問題控制等方面。總之,園長對規劃制訂的組織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確立規劃的主題與框架
規劃主題與框架是規劃制訂的關鍵內容,也是理清規劃思路和形成規劃基本結構的重要一環。園長可以在廣泛征詢意見的基礎上,提出規劃的主題與基本框架,并交與各部門進行研討。在確立主題和框架之后,可著手開始規劃編寫的準備工作。
5.擬訂和修改規劃的方案
規劃的擬訂和修改是規劃制訂最具實質性的工作環節。在這里,擬訂與修改是兩個最為重要的工作內容。園長應該加強這兩個環節的管理。為了保證規劃的有效編制,幼兒園可以成立一個規劃的編制小組,專門從事規劃的編制與修訂工作。在規劃文本出臺之后,園長應該利用幼兒園的組織功能,引領員工對所制訂的規劃進行思考和辨析,并予以反復推敲與修改,形成幼兒園規劃的定稿文本。這個環節的工作做得越細化,也就越能夠體現規劃的合理性和園本性。
二 規劃審定的流程與規范
規劃的審定階段主要是通過各級組織對規劃進行論證和審核。當發展規劃定稿文本形成之后,規劃管理就開始進入第二個工作環節。這個環節主要是對規劃文本進行論證和審核,通過論證之后的規劃經過上級領導部門的正式批復之后即可正式實施。在論證的過程中,園長可以采用內部與外部相結合的方式,尤其可以借助外力對規劃進行論證和審核。這項工作需要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來進行。一般來說,應該通過下列形式對規劃進行審定(圖1-3)。

圖1-3 幼兒園發展規劃審定流程圖
1.由幼兒園內部組織審核
規劃形成文本之后,園長首先應該提交給幼兒園內部有關組織進行論證。幼兒園員工對規劃具有參與權、知曉權和表決權。只有經過幼兒園內部組織通過的規劃文本,才可以說是幼兒園真正的發展規劃。
2.由上級領導部門審核
幼兒園規劃文本形成之后,園長應該代表幼兒園將規劃文本正式提交上級領導部門,并向上級部門提出審核請求,從而獲得規劃方案的實施權限。當領導部門對幼兒園制訂或修訂的規劃進行審核,予以報批,并給予回復后,幼兒園才可以正式立項實施。上級部門所批復的規劃應該成為幼兒園規劃完成之后進行管理評估的對照文本與檢測依據。
3.由上級督導部門審核
為了加強對幼兒園規劃實施過程的監控和指導,園長還應該將幼兒園的規劃提交上級督導部門審核與備案。在規劃正式實施之前,可以由相關領導與督學專家參與規劃的審核,讓他們從專業的角度對規劃方案進行論證,這樣可以確保規劃的合理性與可行性,同時也為規劃的實施及后續指導奠定基礎。
總之,幼兒園的管理者應該明確,只有通過各級組織論證和審定的規劃,才有可能成為有效的規劃。但是,論證不是這個階段的主要目的,論證的本意還在于對已經形成的規劃文本進行再次修改和完善,并以此將規劃的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三 規劃執行的流程與規范
在完成規劃的制訂與審定的前期工作之后,就進入了規劃執行的關鍵環節。規劃執行階段是將幼兒園規劃的美好憧憬轉為現實的階段,也是規劃目標與實際過程達成一致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來實現規劃執行的有效進行。
1.落實內容分解目標
為了保證規劃的執行是在有效地實現規劃目標這一基本前提的下進行,規劃必須在目標進行演繹和分解的基礎上形成多項具體的工作任務。例如在三年規劃的過程中,首先可以將三年規劃的總體目標分解為學年的階段目標。按照一般的做法,第一年學習準備、初步開展; 第二年實施積累;第三年收集整理,形成成果。這樣一來,分解目標清晰,步驟明確,成果可檢。也為后續的規劃執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執行措施的調整
在規劃的執行過程中,通常會出現一些不可預計的矛盾和問題,所以,對規劃執行的措施需要及時做出調整。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建立相應的規劃修訂小組,根據幼兒園發展的現狀梳理現有的規劃目標與措施,提出在執行過程中需要調整和修訂的問題,進一步充實和完善規劃。在規劃執行措施的調整方面,一般而言包含以下三種形式。
(1)擴充項目。在規劃實施的過程中,園所應該十分關注規劃實施的問題與矛盾,應通過建立各種責任項目,以項目來彌補和解決規劃的不足之處。
(2)修訂目標。在規劃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發現規劃很容易變成空話和套話,規劃的內容也很容易成為無具體措施、無法操作的空洞指令。尤其是規劃目標,更容易搞成抽象的口號。所以,在規劃的實施過程中,管理者特別應該關注規劃目標的修訂與完善,應該及時地反饋規劃目標的不足和問題。
(3)完善措施。在規劃實施過程中,幼兒園的發展變化是很快的,有些在規劃中涉及的措施已經在現實中落實完成了,有些規劃中未提及的做法在現實的工作執行中無法實現。這就需要我們對照規劃制訂的多項措施,對照幼兒園的發展實踐,提煉在實踐中的有效措施,去充實與完善調整后的規劃措施。
3.執行的監控與反饋評估
在規劃進入正式實施之后,應該關注規劃執行過程的管理。對規劃實施的過程實施監控,主要是通過對規劃執行信息的收集處理與反饋的管理方式,全面把握規劃實施過程中的運行情況,及時解決執行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從而確保規劃執行的有效運行。
對規劃的實施進行反饋與評估是幼兒園規劃管理不可缺失的重要內容。在規劃執行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規劃的不完整性和不合適性。這就需要通過對規劃執行過程中的信息反饋與執行評估來發現問題,并進行適當的調整。通過對規劃執行成效的評估來提升規劃的管理成效,并體現規劃管理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