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學原來這么有趣:顛覆傳統教學的18堂美學課
- 王樹生
- 1960字
- 2020-11-20 15:55:50
美學的研究方法
老師看著認真聽課的學生們,感到很欣慰,他說:“同學們,我想問問大家對于美學的研究方法有什么想法呢?或者也可以講講你認為應該如何學習美學。請同學們各抒己見。”
同學們剛剛聽了老師講美學的定義和研究對象,都很用心,心里也有了一些對于美學的初步理解,聽到老師問這個問題,他們都非常踴躍地回答。
陳學碩最近對于美學的興趣越來越濃了,他首先站起來回答這個問題:“老師,我認為學習美學首先應該培養對于美學的興趣。就比如說我,最初我對美學是一無所知的,但是經過在選修課上的幾次學習,老師的引導和同學們的投入都讓我認識到了美學的魅力。其實美學真的是進入其中之后就會感覺非常玄妙的一門學科。”
王超然一向喜歡哲學,所以他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也將這個問題與哲學聯系在了一起:“我認為既然美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那么就應該能夠用哲學的方法來研究和學習美學。所以在學習美學的時候,我們既要學習美學的理論知識,也要注重審美活動、藝術活動之類的實踐,要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對美學進行充分的學習和研究。”
別的同學也對美學的學習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認為任何一門學科都應該成系統、成體系地學習,僅在這兩三節選修課上學到的內容實在是很有限的。我們應該堅持聽完所有的課,在不同老師的啟發和指導之下,對美學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只有將美學在腦海內形成一種體系之后,我們才能真正了解到美學的美。”
“我很同意剛才王超然同學說的要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但是我覺得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可以更加生活化一些。其實并不是每個人的生活中都能夠接觸到藝術作品或是審美活動,但是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有這樣的思維和想法。比如說近年來非常流行的‘生活美學’,涉及的內容可能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美食、美景、家居設計等,當我們將這些簡單的情景用一種美的態度去看待時,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就都變得很美了。我覺得將美融入生活,才是對美最好的應用。”
老師笑著說:“非常開心聽到大家對于學習和研究美學的一些認識,看來經過今天對于美學學科的認識,大家都有了不少的收獲和見解了。最后我再給大家講一點點我自己的研究方法吧,希望能夠對大家今后的學習有所幫助。”
“首先,對于剛才同學們都談到的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的觀點,我也是贊同的。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絕對不能忽視的一個問題。因為美學的來源就是這些現實中的審美活動和藝術作品,在這些基礎上研究和分析,才形成了今天的美學理論。所以我們在學習美學理論的時候,一定不能忽視了理論的來源。此外,在學習了理論之后,也不能只把知識停留在理論層面,還應該適當地運用。剛才那位同學說的‘生活美學’,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要給大家的建議是,平常應該創造條件多接觸藝術,多去博物館、美術館看展覽,多讀文學名著,多聽音樂,多看戲劇,這些都會令你們的藝術修養有所提升,你們會在欣賞文藝的過程中體會到課堂上講授的這些美學知識其實都是有用的。只有這樣,將美學的理論和實踐納入一個循環系統當中,你們的理論和實踐才會得到進步。同時,我更希望看到有興趣和有天賦的同學能夠好好利用自己在這方面的特長,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能力,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對美學的發展做出貢獻。
馮延明老師評注
當代生活和藝術正在發生一種審美泛化的變化。一方面是生活的藝術化,特別是日常生活審美化;另一方面則是藝術的生活化,它凸顯為藝術與生活界限的日漸模糊。當代藝術也以“反美學”的姿態正走向觀念、走向行為、走向環境,也就是走向了“審美日常生活化”。
“其次,我希望大家能夠認識到歷史意識與當代意識是需要有所統一的。也就是大家既應該學習現代的美學理論,也應該多了解美學史。其實我覺得學校開設的這門美學選修課就非常好,能夠讓你們在課堂上見到很多歷史上的美學家,這樣你們能夠用歷史的眼光看待美學問題。而且,美學是一門非常古老的學科,從古希臘開始就有很多學者對此感興趣,很多古老的思想都具有深刻的內涵,希望大家能在學習中重視這些知識,這對于大家的學習和研究都是有所幫助的。

“此外,大家還要重視美學與其他學科和領域之間的關系。美學和其他現代學科一樣,都是越來越具有綜合性的,和現象學、符號學、語言分析學、闡釋學、考古學、文化人類學、工藝學、教育學等學科都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所以大家在學習美學的時候,一定不能太過片面和抽離,要善于將美學與其他學科的知識結合在一起,這樣也許還能發現美學中更深層的原因和更寬闊的領域。
“好了,各位同學,今天的課就講到這里了,希望大家有時間多學習和討論美學。再見!”
同學們都對今天的這位老師心懷感激,目送老師離開,大家才慢慢離開教室。
鮑姆嘉通老師推薦的參考書
《美學》 鮑姆嘉通著。這本書的出版標志著美學學科的正式產生。在書中,作者詳細說明了對美學的看法和認識,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